中新经纬9月10日电 (李晓萱 常涛 9月10日,阿里巴巴迎来成立26周年纪念日。这天,阿里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
2025-09-10 0
9月9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主办的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落下帷幕。
这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年度海洋盛会,是国家批准山东保留举办的3个省部级论坛之一,每年一届,今年是第二届。
今年论坛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秘书处正式落户青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蓝色经济发展联盟、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等一系列平台的成立,不断放大论坛对青岛的拉动作用。
另外,自然资源部连续两年将《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等成果放在论坛发布,提高山东省和青岛市在全国海洋发展中的能见度。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青岛在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中的龙头担当,也为全球沿海城市深化海洋合作提供了“青岛方案”。一系列平台的成立和成果的发布,也为青岛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了更广阔的资源、更多的机遇、更大的市场。
01
引进平台,建立联盟
引进平台,建立联盟,是青岛放大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成效的重要方式。
在2025年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维达尔·海尔格森宣布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秘书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首个城市合作平台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
长期以来,城市管理者和海洋科学家各自为阵,很少合作。该平台作为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的核心计划之一,将致力于通过全球海滨城市的合作推动海洋生态保护、蓝色经济发展与海洋治理创新,为全球沿海城市参与海洋治理提供制度化协作城市实践样本。
9月8日下午,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举行。
这两年,青岛以会为媒,加大力度吸引集聚涉海国际组织机构,提升海洋合作发展能级。
在去年举行的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举行了“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首批共建国际机构启用仪式,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西太区域办公室、中国-PEMSEA海岸带可持续管理合作中心、国际欧亚科学院(海洋学部)等6家涉海国际组织入驻青岛。
平台之外,青岛还通过建立联盟的方式,连接国内外海洋伙伴。
今年论坛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蓝色经济发展联盟正式启动。
该联盟由中国—东盟中心、“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联合发起,将在中国驻东盟使团支持下,整合中国与东盟(“10+1”“10+3”合作机制)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在蓝色经济领域的优势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和投资等方面的沟通协作,构建区域“政策对话—技术转移—产业对接—金融支持”全链条合作平台,推动蓝色经济标准体系与最佳实践的区域互认,共推共享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也在今年论坛上成立。
该联盟以促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落地为目标,旨在发挥联盟成员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要素整合、人才培养、场景应用等方面的互补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该联盟目前共有成员单位约70家,不仅包括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青岛)等省内单位,而且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加快“入海”单位。通过集聚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技术等方面资源,青岛深入推进海洋产业和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02
展示成果,凝聚共识
在青岛举办的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已经成为一个展示成果、凝聚共识的重要国际舞台。
一系列重量级报告,无疑是本届论坛最主要的成果。
其中,《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是对一定时期我国海洋领域经济民生、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开放水平、综合管理六个方面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估。它就像是给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了一次“全面体检”,不单测“经济体重”,更监测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状态,力争全面客观反映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在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发布,提高了山东省和青岛市在全国海洋发展中的能见度,成为展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
《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指出,202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比上年增长2.9%,海洋发展稳中提质,海洋强国建设扎实推进。该报告进一步阐释了我国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等方面的发展亮点。
《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发布现场。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青岛海洋发展的成效。2024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稳居中国沿海城市第三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5.2%,助力我国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而在论坛上发布的多个倡议,则体现了全球海洋工作者凝聚的共识。
在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海洋青年人才青岛倡议书》《全球蓝色伙伴关系青岛倡议》《2025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青岛共识》发布,青岛以会为媒,呼吁全球伙伴深化合作,凝聚集体智慧与经验,携手开创海洋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这些倡议涉及的领域,都可谓是当今海洋前沿课题。拿青年海洋人才为例,青岛深知青年人才在发展海洋事业中的重要性:在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的2.31万名注册参与者中,青年科学家占比近三分之一。
青岛牵头实施的“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OSF)”大科学计划,已有50多个国家、80多家涉海研究机构和5个国际机构参加,其中大部分参与者是年轻科学家。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勉励学校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当前,全球海洋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青岛正通过《海洋青年人才青岛倡议书》等方式,呼吁鼓舞青年人才共赴“蔚蓝未来”。
03
协同攻关,合作项目
当前,海洋科技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国在海洋观测探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积极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为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
推进协同攻关、开展项目合作、深化成果共享,是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特色之一。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总投资656亿元30个重点海洋项目签约,涉及海洋渔业、海洋装备、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文旅、海洋新能源等领域,助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全球蓝色循环行动启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建设“蓝色循环”项目,为海洋“减塑”。
在今年论坛上,青岛深度对接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发展促进会、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和商协会,开展5场经贸洽谈、3场专题招商推介,在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领域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吸引众多国内外嘉宾到场。
论坛上,由青岛主办的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发布了优胜项目,由青岛成立的“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也发布了首批资助项目名单,包括比利时项目在内的13个优胜项目代表在现场进行路演展示。
青岛正以项目的方式,支持和推动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球蓝色伙伴关系网络越织越密,海洋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取得新成效。青岛正将论坛打造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海洋合作枢纽,共谋海洋繁荣,促进共赢发展,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记者 勋祥 摄影 韩星 制作 宋尉嘉)
相关文章
中新经纬9月10日电 (李晓萱 常涛 9月10日,阿里巴巴迎来成立26周年纪念日。这天,阿里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
2025-09-10 0
9月5日至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中国通号受邀参加博览会及开幕式。本届博览会以人...
2025-09-10 0
在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智能云网调度运营中心互联网技术工程师林实践的办公室里,全国劳动模范、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见证着他二十余载的匠心与担当。林实践参...
2025-09-10 0
本报9月9日讯(记者 许凯 近日,2025年济南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第二批 发布并征集解决方案。据悉,第二批场景需求共100个,涵盖工业建筑业、生...
2025-09-10 0
编者按 | 从黄河之滨到黄浦江畔,二十五载豫沪携手,一条跨越千里的合作纽带历久弥新。当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走向纵深,当中原腹地与长三角的对话超越产业承...
2025-09-10 0
【来源:厦门日报】周伯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火炎 摄)厦门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供应链”的创新成果有望在此加...
2025-09-10 0
往年教师节,学生递上的多是鲜花、贺卡,情意真挚却难免囿于形式;今年,一批AI生成的作品、一项AI赋能的服务,成了教师节最特别的“礼物”——教育部上线“...
2025-09-10 0
檀林/文尤瓦尔·赫拉利的警示言犹在耳:未来最危险的不是AI超越人类,而是人类主动让渡思考的权利。在这个算法能预制人生剧本的时代,一场“思考退位”的集体...
2025-09-1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