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外骨骼机器人转向消费级市场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08日 14:01 1 admin
外骨骼机器人转向消费级市场外骨骼机器人转向消费级市场

“今年外骨骼机器人市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向国产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傲鲨智能创始人兼CEO徐振华提出这一问题。徐振华回应记者称:“最明显的趋势就是整体从工业级市场转向消费级市场,工业级应用的产品一套约在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而消费级外骨骼的价格门槛已降到六七千元。”

就在8月6日,傲鲨智能多款外骨骼产品在北京阜成城心社区——大家保险旗下“大家的家”医养社区正式落地。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外骨骼机器人的适用群体包括两类:一类是护工,可增强腰部力量以减轻搬运老人及日常照护工作中的负荷;一类是老年群体,通过外骨骼设备形成腿部助力。

外骨骼机器人转向消费级市场

探路高端养老机构落地

谈起外骨骼机器人,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场景成为许多消费者的认知来源。今年“五一”假期,泰山景区因设置外骨骼机器人租赁点而登上社交媒体热榜,外骨骼机器人赛道日益升温。傲鲨智能创立于2018年,除了参与《流浪地球2》拍摄之外,该公司的多款外骨骼机器人还参与过2023年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物流保障。今年5月,傲鲨智能完成了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

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傲鲨智能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覆盖上肢、腰部、下肢、全身等。此前,傲鲨智能的产品主打市场集中在能源矿业、物流仓储等工业级领域,用于辅助工人弯腰、屈膝、负重等工作场景中。今年7月,傲鲨智能推出了首款消费级增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由此正式进入民用外骨骼市场。

记者在大家的家·北京阜成城市社区试穿体验了这款傲鲨VIATRIX产品,当进行走路、跑步、跳高等日常动作时,外骨骼机器人能够结合AI步态算法提供腿部助力,大幅降低体能消耗。据工作人员介绍,在登山、爬楼梯甚至骑自行车场景中,腿部助力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几位老人也在现场试戴体验了外骨骼机器人,他们反馈“超出自己的预期,设备穿在身上并没有笨重的感觉”,“走起路来不费劲”。

一直以来,养老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三大社会性议题之一。按照我国“9037”的养老规划,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傲鲨智能市场合伙人、董事张华指出,傲鲨智能的全系列外骨骼产品旨在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需要——从工业场景的作业辅助,到生活场景的行动支持,而“享老”领域是外骨骼机构落地的重要场景。通过与大家保险集团的合作,张华透露,希望打造出标杆案例,未来将合作模式“复制”到其他品牌的养老机构中。

外骨骼机器人转向消费级市场

从工业级走向民用级消费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高端养老机构仍存在较大的消费门槛。傲鲨智能方面介绍,除了康养机构之外,该公司计划不久后还将在文旅领域做一些市场拓展,以辐射到更大范围的用户群体。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开年轻用户群体的消费市场,傲鲨智能在VIATRIX产品外观设计上提供多种颜色的选择。

徐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骨骼机器人曾在医疗领域使用,后进入到工业级市场,自今年起,傲鲨智能推出了首款消费级产品,正式向民用市场进军。从消费者端来看,以前工业级外骨骼售价在数万元至几十万元之间不等,而现在只需要花费六七千元,跟智能手机的价格趋近。“未来,傲鲨智能将持续推进外骨骼技术的普惠化落地,让它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场景。”徐振华说道。

张华向记者坦言,无论是在养老院、医院,还是在文旅景区,对于外骨骼机器人来说,这些都只是一个体验平台或者入口,未来行业真正爆发的点肯定是从C端开启的,即在普通消费者中间形成购买力。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成熟,以及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应用的不断推广,外骨骼机器人逐步从医疗康复的B端市场拓展到辅助行走领域的C端消费市场。尤其是在2025年,外骨骼机器人赛道呈现出产品性价比提升、登山辅助场景租赁模式兴起、初创企业融资加速等特点,这些因素将推动外骨骼机器人企业量产加速,而2025年也有望成为“消费场景应用爆发元年”。

来源:《中国经营报》

记者:曲忠芳

编辑:张靖超

校对:颜京宁

审核:李正豪

外骨骼机器人转向消费级市场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