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特斯拉放弃自研AI芯片 未来将依靠三星和英伟达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08日 14:01 1 admin
特斯拉放弃自研AI芯片 未来将依靠三星和英伟达

特斯拉放弃Dojo超算项目和自研AI芯片项目的决定,标志着全球智能汽车产业技术路线的重大分野。这一决策并非简单的供应链调整,而是基于三个维度的战略考量:英伟达在AI加速器设计领域的绝对优势(其H100芯片的FP8算力已达4000TFLOPS)、三星在5nm以下先进制程的量产能力(得州工厂月产能可达5万片晶圆)、以及特斯拉积累的300亿英里真实道路数据。这种"专业分工+数据垄断"的模式,正在重构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壁垒。

英伟达的技术赋能分析

计算架构层面:特斯拉将深度整合英伟达的CUDA生态,其新一代FSD系统已适配Hopper架构的DPX指令集,可实现4倍于前代的矩阵运算效率。

硬件协同方面:双方联合开发的定制版H20芯片(专供特斯拉型号)采用chiplet设计,将AI推理延迟控制在3毫秒以内,较通用型号提升40%。

战略互补性:英伟达提供的基础设施可支持特斯拉建立业界首个EB级自动驾驶训练集群,而特斯拉的真实道路数据反哺英伟达改进物理引擎。

三星的制造突围

工艺突破:三星的GAAFET 3nm工艺使AI6芯片功耗降低35%,其专设的"特斯拉产线"实现98%的良率。

供应链创新:采用"凤凰城-奥斯汀"双枢纽模式,晶圆制造在韩国完成,先进封装在得州工厂实施,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产能保障:165亿美元合约中包含产能对赌条款,确保特斯拉获得三星20%的3nm产能优先分配权。

隐忧与挑战

技术依赖风险:转向第三方芯片后,特斯拉算法团队需重构70%的底层代码,可能延缓FSD迭代速度。

利润挤压:采用英伟达方案将使单颗计算单元成本增加200美元,对年销200万辆的目标构成压力。

数据主权争议:混合架构下核心驾驶数据需在第三方硬件处理,已引发德国监管部门的合规性质询。

产业范式转移

这种"铁三角"合作标志着智能汽车行业进入"垂直解体"时代:车企专注算法和数据,芯片设计交给英伟达等专业公司,制造环节依托三星/台积电。马斯克在财报会上透露的"融合点"理论(Dojo3架构与AI6芯片的异构计算),实则是为完全转向外部供应链铺设技术过渡通道。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模式可能加剧行业马太效应——没有千万级销量的车企,将难以获得头部芯片厂商的定制化支持。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