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马科斯抵达白宫,可谓“诚意满满”,他没想到,给美方的“大礼”,换来的是一份屈辱性协议

热门资讯 2025年07月27日 15:20 1 admin

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带着“全员押注”的内阁团队高调抵达白宫时,他或许幻想着能像日本、澳大利亚那样,用“站队”换来经济利益的丰厚回报。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特朗普单方面宣布的“协议”,不仅让菲律宾的关税降幅聊胜于无,更附加了“全面开放市场、零关税”的苛刻条件。这场被菲方寄予厚望的外交行动,最终沦为一场赤裸裸的“不对等交易”。

1.高调访美:一份“投名状”换来的羞辱

马科斯此行的筹码,可谓“诚意满满”。他不仅提前向美国献上“开放乌卢甘湾海军基地”的大礼,还豪掷120亿美元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这一数字远超菲律宾年均80亿美元的能源进口额。

然而,特朗普的回应却充满轻蔑:美国仅将关税从20%降至19%,降幅仅1个百分点,甚至比7月9日威胁的20%还低了1个百分点。更讽刺的是,菲律宾需对美国全面开放市场并实施零关税,而美国却未作出任何实质性让步。

马科斯抵达白宫,可谓“诚意满满”,他没想到,给美方的“大礼”,换来的是一份屈辱性协议

白宫(资料图)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单方面宣布“达成协议”后,还公开嘲讽马科斯“太强硬”,称“以前更喜欢他(现在不了)”。这种赤裸裸的羞辱,让菲律宾代表团颜面尽失。

2.协议的“屈辱性”:经济与军事的双重陷阱

这份协议对菲律宾的打击是全方位的。

(1)经济:支柱产业遭毁灭性冲击

菲律宾制造业占出口总额60%以上,其中半导体占比35%,是受关税影响最大的产业。19%的关税将直接削弱其电子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导致市场份额流失、企业萎缩。

更致命的是,菲律宾农业(占GDP10%-20%,40%劳动力从事)将以“零关税”直面美国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产品竞争。美国农产品因政府补贴和成本优势,价格远低于菲本土小农经济产品,这将彻底摧毁菲律宾农业,导致粮食安全依赖美国,丧失经济自主权。

(2)军事:“共同防御”沦为“炮灰工具”

尽管美防长与国务卿高调承诺《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但协议未提及任何具体军事援助或技术转让,仅泛泛强调“推进菲武装部队现代化”。马科斯期望的“安全绑定”彻底落空,所谓“威慑之盾”不过是空头支票。

马科斯抵达白宫,可谓“诚意满满”,他没想到,给美方的“大礼”,换来的是一份屈辱性协议

马科斯(资料图)

更危险的是,美国防部正评估在菲苏比克湾设立联合弹药生产基地,意图将其变为“亚太战略弹药库”,但核心技术、利润分配均由美方主导。这种“我用人、你出钱”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菲律宾的“工具属性”。

3.美国的算计:将菲律宾变为“战略代理人”

美国的“既要又要”策略在谈判中暴露无遗:

•经济上:通过高关税和零关税要求榨取经济利益,将菲律宾变为美国商品的倾销市场。

•军事上:利用菲律宾的南海挑衅“搅乱局势,阻挠中国-东盟合作”,但明确表示“不会为菲律宾与中国开战”。

•政治上:通过“微调关税”制造“让步”假象,迫使菲律宾接受不对等条件,类似操作已在印尼上演(关税从32%降至19%,换取印尼购买240亿美元美国商品)。

4.菲律宾的困境:从“跪舔”到“觉醒”

马科斯的“投名状”换不来尊重,反而沦为交易桌上的牺牲品。这一结果给菲律宾敲响了警钟:

马科斯抵达白宫,可谓“诚意满满”,他没想到,给美方的“大礼”,换来的是一份屈辱性协议

马科斯(资料图)

•高估筹码的代价:菲律

宾误以为可以用南海挑衅和安全合作换取经济利益,却忽视了美国“战略模糊”的本质——美国从未真正支持菲律宾对抗中国,只将其作为牵制中国的工具。

•失去独立议价能力的危机:菲律宾对美依赖度过高(贸易逆差49亿美元),导致其在谈判中毫无话语权。

出路何在?菲律宾或许该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从未将菲律宾视为“棋子”,而是倡导共同发展的“邻居”。当“跪舔”换不来利益时,或许该考虑在中美间寻求动态平衡,而非单向押注。

结语

马科斯离开白宫时,或许终于明白:在美国的霸权逻辑中,没有平等的伙伴,只有计算的棋子。菲律宾的出路不在华盛顿的“施舍”,而在东盟的团结与自主外交的觉醒。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