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首个可以自主换电的机器人发布。这款机器人,双臂可以凭借亚毫米定位的精度和柔顺控制算法,将电池和仓体精准对准。当电池总电量降到20%以下,无需...
2025-07-28 0
昨天,上海——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合作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等共同发布了全球首个专为科技伦理审查打造的AI智能体系统——“一鉴”。
“一鉴”(英文名 Mirror)寓意以科技之“镜”,洞见潜在风险,为科技创新守住伦理底线,守护人类尊严。
“一鉴”由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等多家院系和科研机构协同研发,并获得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进入“AI for Science”时代,人工智能加速科研创新与知识突破,同时也对伦理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伦理审查是确保负责任创新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对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伦理审查任务也随之激增,审查的效率与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能否反哺伦理治理,从而促成“科技与伦理治理”的携手共进,这已然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议题。“一鉴”,为我国科技伦理治理提供高效、规范、可信赖的智能辅助系统。
“一鉴”的大脑是基于高质量伦理审查数据微调的专用大模型,深度掌握各类伦理规范与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一鉴”集成了规则更新器、规则图构建器、规则匹配器和规则审查器四大核心模块。系统能够定期自动抓取、提炼最新政策法规,构建分层分领域的伦理规则知识图谱,并针对待审查的项目资料高效精准匹配相关规则。依托检索增强生成技术,“一鉴”可智能切分文档内容、分析合规性,自动标注伦理风险等级,提供详细解释与原文定位,最终生成专业伦理审查报告,为伦理专家提供有力决策支持。
目前,“一鉴”系统已在复旦大学及附属中山医院试点应用,获得伦理专家的高度评价,成为可信赖的伦理审查智能助手。
面向未来,项目团队将不断提升“一鉴”的跨域泛化能力和动态响应水平,推动智能伦理审查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高伦理风险领域的深度应用,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服务人类福祉。
相关文章
近日,全球首个可以自主换电的机器人发布。这款机器人,双臂可以凭借亚毫米定位的精度和柔顺控制算法,将电池和仓体精准对准。当电池总电量降到20%以下,无需...
2025-07-28 0
2024年,辽宁一重的厂房里开出个"大家伙"——3037吨重,70多米长,光"腰围"就有6米多。这堆钢铁被装上特制运输车时,288个轮胎同时转动才勉强...
2025-07-28 0
这是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拍摄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高 静 摄日前,由国际电信联盟主办的2025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在瑞士日内...
2025-07-28 0
半导体加工的难度之大是出了名的。它是现代工程中最复杂的成就之一,因为即便是制造一枚芯片,也需要极高的精度,涉及蚀刻、分层等数百个步骤。GaN HEMT...
2025-07-28 0
科技媒体Sfchronicle.com报道,美国在全球生物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通过国家战略投资和系统性布局正快速缩小与美国的...
2025-07-28 0
说到华为,大家都很熟悉。这是一家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公司,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华为是一家大公司,拥有很多的产品。例如华为的手机、电脑还有汽车,经常在...
2025-07-28 0
当人们还在抱怨笔记本性能瓶颈、台式机又笨又吵的时候,极摩客悄悄地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Evo-X2迷你电脑主机。一般人对迷你电脑这玩意儿没什么期待:一...
2025-07-28 0
AI将颠覆中医行业?AI将全面取代中医?你不可错过的深度解析!原创 夜雨 杏林新视野 “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结合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工程...
2025-07-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