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多地出现病例!镇江疾控特别提醒

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27日 10:23 1 admin

7月15日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一起

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最新的通报

截至7月24日

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

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

目前,广州、阳江、湛江等地

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25日警告

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

已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

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多地出现病例!镇江疾控特别提醒

张文宏最新发声

针对我国近期南方部分地区突然增多并出现外溢的基孔肯雅热病例,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首次发声。

“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

不过即便如此,他认为,如果及时采取有效迅速的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区应该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感染风暴的进一步形成并阻止病毒向周边区域扩张。

张文宏表示,人也是该病毒的传染源,会帮助病毒的传播,从人到蚊,再传播给人,而现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让疾病出现跳跃性的传播——该病毒可以通过人员来往,将病毒带到新的蚊媒生活区域,进而拓展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区域。

“后续的重点还是要不遗余力地扑灭蚊子孳生地;同时周边地区必须对疑似病人进行密切监测。”张文宏表示,“此外,在疫情过后必须立即展开当地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从而明确此次感染覆盖的人群有多大,下次再出现新传染风暴的风险有多大。”

他还表示,目前来看,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主要是轻症,对症治疗即可。

镇江疾控特别提醒

▷近期计划出境游人员

出行前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出境前健康体检,及时查看旅游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旅游提醒,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学习相关预防知识,做好防蚊、灭蚊的防护准备。

▷归国和即将回国人员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为1-12天,归国人员在入境后12天内需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12天境外旅居史。入境前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并告知海关检疫工作人员近期旅行史及在当地有无蚊虫叮咬史,配合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隔离治疗。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它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最早在非洲坦桑尼亚发现。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

多地出现病例!镇江疾控特别提醒

感染了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为3-7天。患者会突然出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

发热会持续1-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

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①清除蚊子“老巢”

▷翻盆倒罐:对于房前屋后、阳台或窗台等露天场地的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水桶、花盆托盘等各种能形成积水的容器,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防止积水。

▷植物换水: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电器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填平坑洼:填塞竹筒、树洞,废弃轮胎打孔或遮盖防积水。

②做好个人防护

▷在家时安装纱窗纱门,阻挡蚊子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

▷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蚊香、灭蚊片等卫生杀虫剂、电蚊拍等灭蚊。

▷在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长裤预防蚊虫叮咬,也可涂抹驱蚊剂,以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也没有针对性疫苗

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如使用退烧药缓解高烧

用止痛药减轻关节疼痛

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

综合:中国新闻网、江苏疾控、镇江疾控

来源: 最镇江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