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邬贺铨院士 AI正向AI Agent和Agentic AI演进,互联网进入智能体时代

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24日 06:11 1 admin
邬贺铨院士 AI正向AI Agent和Agentic AI演进,互联网进入智能体时代

互联网正站在一个历史性转折点上。在202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正从生成式大模型向AI Agent和Agentic AI演进,互联网即将进入智能体时代。这一预判不仅基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更反映了当前互联网生态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当前互联网流量的统计数据揭示了这种变革的深度。近一半的互联网流量增长来自人工智能应用,而多模态AI的融合使单位流量的价值密度显著提升,单次交互的数据量比传统模式增加了5到8倍。更令人瞩目的是用户采用速度的激增:从2024年底的2.49亿AI用户,到2025年5月的5.7亿用户,仅半年时间就实现了翻倍增长。同时,中国的token日消耗量在2025年初达到10万亿,相比2024年初增长了100倍

技术架构的根本性重构

智能体技术的核心在于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执行的转变。与传统生成式AI"问答模式"不同,智能体通过"大模型+记忆系统+工具调用+规划能力"形成的闭环系统,不仅能够执行复杂任务,还具备反思能力和主动发起任务的能力。这种架构使AI从简单的助手工具进化为具备系统性生产力的自主协作伙伴

这一技术演进的商业意义不可忽视。业界分析认为,如果大模型企业停留在生成式AI阶段,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向智能体和群智协同发力,利用新场景突破形成商业闭环,已成为行业共识。德勤预测,到2025年将有25%的企业部署生成式AI驱动的智能代理,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升至50%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体技术正在推动互联网基础架构的全面升级。接入网需要提供更大带宽、更大上行能力和更低时延,边缘计算能力也需要相应强化。这种基础设施的变革反映了智能体时代对计算资源分布和网络性能的全新要求

产业应用的多元化突破

智能体技术的应用正在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实践。在企业级应用中,"智能体即服务"模式通过标准接口连接外部智能体,解析代码需求,实现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模化。而"嵌入式智能体"则深度融入具体业务流程,在药物研发、医疗诊断、城市管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消费级市场,Agentic AI正在推动手机功能的深度升级。从支持复杂任务代理到实现多设备协同,再到结合AR/VR等技术扩展感知与交互能力,智能体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方式。这种转变的核心是从"用户主导操作"向"智能体自主执行+人类监督决策"的模式转换

最新的行业报告显示,AI Agent在工业生产中能够让产能调度速度提升数倍,在金融服务中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个性化客户服务,在教育领域能够提供适应性学习路径规划。这些应用案例表明,智能体技术已经从技术概念转向实际价值创造

生态重构与发展前景

Gartner的最新预测显示,到2028年33%的企业将嵌入Agentic AI,约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gent自主完成。这一预测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商业生态的重构:从单点效率工具向系统性生产力平台的转变,从工具辅助向自主协作的升级

然而,当前智能体技术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尽管在技术能力上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商业模式创新、技术标准化、安全可靠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多智能体协同、跨域知识整合、伦理决策等复杂场景中,现有技术还面临诸多挑战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中美两国在智能体技术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路径选择。美国更注重底层技术创新和开放生态构建,而中国则更侧重于应用场景的快速落地和产业化推进。这种差异化竞争有望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展望未来,智能体技术的发展将经历从单智能体向多智能体协同的演进,最终形成"智能体互联网"的新生态。这一演进过程不仅将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探路,更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正如邬贺铨所言,未来十年将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体技术的突破将决定这一轮技术革命的最终走向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