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有多少人,被“睡眠评分”绑架了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17日 05:01 1 admin
有多少人,被“睡眠评分”绑架了


凌晨1点,韩阳终于放下手机。她把智能手环调成睡眠模式,接着闭上眼睛,依次对身体各部位说放松”——眼睛、鼻子、嘴巴、肩膀……一直到脚趾,像一场自我催眠。


39分钟后,她终于睡着了。这是手环告诉她的。这一夜她睡了8个多小时,得到87分,四星半,超过了98%的用户。


但韩阳对这个成绩并不十分满意。手环显示,她的浅睡比例依然偏高,达到55%。她试图回想睡前的每一个细节:是不是刷短视频时间太久了?是不是白天运动量不够?还是说,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还没消化?


自从戴上智能手环,韩阳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分”。渐渐的,她察觉到这个由智能手环给出的睡眠评分成了自己每天早上的情绪开关——分数一旦出现偏差,就像生活哪里出了岔子。


社交媒体上,像韩阳这样被睡眠评分“绑架”的人并不少。最初,大多数人戴上智能设备监测睡眠只是出于好奇。但随着睡眠一再被数据和图表量化,一切开始变得像考试:入睡用时像答题速度,深度睡眠时长像主观题得分,清醒次数则是无法申辩的扣分项。


原本为了帮助人们改善睡眠的智能设备,逐渐演化成考核深度睡眠KPI”的追踪器,反而成了不少人焦虑的来源。一位网友无奈自嘲,搞得像没睡出高分,起床都不配高兴。



被分数支配的睡眠



抬起手腕,轻轻上滑,智能手环上就会出现一个分数,下面是一行行睡眠参数:浅睡比例、深睡比例、快速眼动比例、深睡连续性、清醒次数、睡眠心率……每一行数据后面都标着绿色或红色的字,显示“正常”、“偏高”或“偏低”。

“就像医院的体检报告一样。”韩阳说,偶尔睡出90分,她就会忍不住截图发给好友炫耀;但如果哪天只有70分,她的心情也会瞬间跌落谷底:“怎么又没睡好?”


韩阳今年25岁,研究生在读。睡眠问题从高三那年开始一直困扰着她。


“我入睡很困难,总会在睡前想很多事情——已经发生的或者之后可能会发生的,越想越睡不着。”韩阳说,高考那两天,她几乎整夜整夜地失眠,导致白天会出现心脏阵痛。考完试去医院检查,医生认为她是压力过大导致的“植物神经紊乱”,建议她吃点谷维素——一种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可她担心副作用,一直不敢吃。


后来她试过用各种方式让自己快速入睡:戴耳塞和眼罩、听助眠音乐,她甚至琢磨出一套用意念“扔脑子”的方法,“把大脑想象成一个正在开派对的房间,一点点把里面的灯光和音响关掉。”


但这些努力,效果都有限。


大学时住宿舍,只要室友的台灯还亮着,韩阳就睡不着。久而久之,她甚至对睡眠产生了恐惧,“怕自己睡不着”。更糟糕的是,情绪和睡眠的关系就如同一个莫比乌斯环,她越焦虑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焦虑,如此循环反复,直到把自己耗到“油尽灯枯”。


几年前,朋友送给韩阳一个智能手环。起初她主要用来看消息、设闹钟,后来发现还有睡眠监测的功能,只要睡前戴上手环,第二天醒来就能收到一份睡眠监测报告,告诉她,她是什么时候入睡的,又是什么时候醒来的,睡得够不够沉。


睡眠被具象化成了数字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