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9月3日丨盛天网络(300494.SZ 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智能客服功能正处于持续探索、测试与优化的过程中,其核心定位是服务于公司自身业务场景下...
2025-09-03 0
九三阅兵,中国火箭军再次震撼世界——东风-61重型车载洲际弹道导弹与东风-31BJ地下发射井型号首次同台亮相,标志着中国陆基战略打击体系完成代际跃迁。
这不仅是一次装备展示,更是中国核威慑力量从“机动突防”向“全域生存、多维打击”转型的战略宣示。
【东风-61:东风-41的进化体,还是全新代际跨越?】
东风-61虽被广泛视为东风-41的改进型,但从其外形与命名逻辑看,实为新一代重型陆基洲际导弹。
其运载平台为8轴超重型运输-起竖-发射(TEL)车,车身更长、轴距更大,导弹筒直径明显超过东风-41,暗示其可能采用更先进的固体燃料配方与轻量化壳体材料,实现更大射程与载荷。
据推测,东风-61射程超过1.5万公里,可覆盖全球目标;携带10枚以上分导式多弹头(MIRV),并集成末端机动飞行器(MARV)与诱饵释放系统,具备极强突防能力。
更关键的是,它可能首次应用“钱学森弹道”或“乘波体”滑翔技术,在再入大气层后进行高超音速变轨,令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
值得注意的是,其命名“61”打破了中国弹道导弹的传统编号规则:以往第一位数字代表火箭级数(如东风-31为三级火箭),第二位为序列号。
而“61”显然不符此律——这恰恰说明,东风-61并非简单改型,而是划代之作,其“6”或象征“第六代战略导弹”,“1”代表首型,寓意技术代际的跃升。
【东风-31BJ:中国首型固体燃料井基洲际导弹】
更令人瞩目的是东风-31BJ的出现。作为东风-31系列的最新成员,“J”代表“井基”(Jingji)。该型号外形与东风-31A相似,但发射筒更粗、底盘加固,适配地下发射井结构。
长期以来,中国陆基洲际导弹以机动发射为主,强调生存能力;而美俄均拥有庞大的井基导弹群,具备快速反应与高精度打击优势。
东风-31BJ的列装,意味着中国构建“井基+机动”双轨并行的陆基核力量体系:
井基部署(东风-31BJ/东风-5C):反应速度快、维护成本低、战备值班率高,适合承担第一波核反击任务;
机动部署(东风-41/东风-61):生存能力强、隐蔽性好,用于二次核打击。
这种“动静结合”的模式,极大提升了中国核威慑的可信度与灵活性。
东风-31BJ可能采用新型高比冲固体燃料与全惯性+星光复合制导,圆概率误差(CEP)进入百米级,足以精确打击加固指挥所、导弹井等高价值目标。
【老骥伏枥、新锐登场:东风-5C多弹头分导超重型导弹】
同时一起整体亮相的,还有东风-5C。这是中国首款具备多弹头分导(MIRV)能力的井基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5C是中国战略核力量中承前启后的关键型号,作为早在1980年就亮相的东风-5液体燃料洲际导弹的终极改进型,最大突破在于成功集成多弹头分导再入(MIRV)技术,可携带6至10枚独立制导的核弹头,实现对多个目标的精确打击,极大压缩敌方反导系统的拦截窗口。
尽管采用液体燃料需战前加注,反应时间较长,但其发射井深度加固、位置隐蔽,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和运载火箭同出一体的超重型吨位,确保了极大的投掷重量。
固定井基部署模式确保快速响应与高可靠性,配合深埋加固发射井,具备极强生存能力。尤其适合作为二次核反击的“压舱石”。
相较于新型固体燃料井基导弹(如东风-31BJ),东风-5C射程可覆盖全球、投掷质量更大,仍是目前中国井基力量中突防能力最强、打击效能最高的型号之一。
它的持续服役,不仅延长了东风-5系列的战略价值,更与新型固体井基、机动导弹形成“高低搭配、动静结合”的陆基核威慑体系,确保中国在复杂安全环境下始终掌握可靠、可信、可持续的战略反击能力。
作为中国战略核力量的“压舱石”,东风-5C与新型固体井基导弹形成“老骥伏枥、新锐登场”的互补格局,持续支撑国家战略威慑体系。
【战略意义:三位一体打击链全面升级】
此次亮相的不仅是两款导弹,更是中国战略打击体系的重构:
东风-61代表陆基机动力量的巅峰,是“打得出、突得破”的终极铁拳;
东风-31BJ填补井基固体发射导弹空白,实现“随时能打、打得准”的快速响应;
配合同期亮相的巨浪-3潜射导弹与轰-6N空射平台+惊雷-1型(JL-1)空基弹道导弹,中国真正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全域核打击网络。
其部署节奏之快,印证了中国“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军工铁律——当世界还在分析东风-41时,东风-61早已服役。
【结语:沉默的威慑,进化的利剑】
东风-61与东风-31BJ的登场,不是炫耀武力,而是对“核战争不可控”现实的冷静回应。
它们以更远的射程、更高的精度、更强的突防能力,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战略屏障。正如那句老话:“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这一次,中国用沉默的巨车与深埋地下的利剑,告诉世界:和平,从来只属于有足够力量守护它的人。
相关文章
格隆汇9月3日丨盛天网络(300494.SZ 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智能客服功能正处于持续探索、测试与优化的过程中,其核心定位是服务于公司自身业务场景下...
2025-09-03 0
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几点思考 苟护生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迎来新的发展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2025-09-03 0
据光明网消息,因与莫迪关系降温,特朗普或取消秋季访印及出席“四方安全对话”计划,这一变动背后藏着美印、中印关系的多重博弈。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期间,二十多...
2025-09-03 0
深圳街头最近多了两位新“城管”——机器人“城城”和“管管”。它们背着工作包巡逻,循环播放劝导语音,会比画手势,还会亮出表情包,让严肃的执法多了几分轻松...
2025-09-03 0
九三阅兵,中国火箭军再次震撼世界——东风-61重型车载洲际弹道导弹与东风-31BJ地下发射井型号首次同台亮相,标志着中国陆基战略打击体系完成代际跃迁。...
2025-09-03 1
【CNMO科技消息】9月3日,安兔兔发布了8月安卓平板性能榜。榜单显示,红米REDMI K Pad以2765612分的成绩排名榜单第四名。REDMI...
2025-09-03 1
基于点点数据预估,我们统计了2025年8月份全球移动端游戏收入TOP50榜单(iOS+Google Play)。TOP50产品8月份总收入约为166....
2025-09-03 1
\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三星电子晶圆代工部门近期在2纳米制程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良率从初期的不足30%大幅提升至年底目标的70%,...
2025-09-03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