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意法半导体:为服务中国市场,我们这样做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8日 15:22 1 admin

“意法半导体最近在推动“在中国,为中国”策略的落地。这个策略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还付诸在实际行动当中。”近日,在意法半导体上海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媒体开放日活动期间,意法半导体公司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志平对包括与非网在内的行业媒体表示。

意法半导体:为服务中国市场,我们这样做

意法半导体公司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志平

中国生态曹志平介绍,这些实际行动围绕三条主线,包括: 中国设计。意法半导体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芯片产品为中国市场而打造,并在中国本地进行设计。 中国创新。比如在上海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曹志平提到,“通过这样的创新中心把芯片技术和实际应用场景做更好的结合,向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方案设计,包括如何用好芯片来做更多的开发。” 中国制造。包括中国本地落地的前端晶圆和后端封装测试的生产制造环节。具体部署方面,意法半导体和三安光电在重庆设立了8英寸碳化硅晶圆合资制造工厂(安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意法半导体在深圳的封装测试厂是和中国本土的赛格集团合作 (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意法半导体还与国内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华虹合作,委托华虹在中国代工40nm节点的STM32微控制器(MCU)等产品,实现STM32的本地化。 “除此以外,我们也与更多的在中国本地具有影响力的前端制造厂合作。在后端封装测试方面,我们也和国内的包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三大封装测试厂开展合作。”曹志平如是说。 这些行动背后是意法半导体希望更加贴近中国市场和客户的努力,是对中国生态和本土供应链的全面打造,也让意法半导体正在形成海外和本土的双供应链体系,可以帮助客户增强供应链弹性。曹志平介绍,“我们其实看到客户一方面对成本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供应链弹性也有相当高的要求。不仅仅是汽车客户,还有很多工业甚至消费类客户,他们主要的市场布局在中国和海外。对于很多客户来讲,我们知道中国市场是相当内卷的,很多客户在中国的业务销售量很大,利润却不见得很高。所以,客户希望通过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来改善整个公司层面的业务以及利润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意法半导体正在打造的双供应链体系就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灵活选择相应的供应链方式。中国客户也许要求在中国生产,国外客户可能要求在国外生产,而我们是目前业界唯一能够做到这些要求的芯片制造商。所以,我们会用好双供应链体系带来的价值,平衡好客户对成本性价比的要求。”以点带面,从芯片到解决方案全面赋能中国汽车技术创新具体到汽车市场,因为汽车业务在意法半导体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达到46%,是最大的一个业务板块,而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的活跃度和成长性,可以说是芯片供应商的必争之地。要在越来越卷的汽车市场赢得更多的客户,各家芯片企业的竞争点无外乎以下几点: 顺应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的产品创新力,这也是芯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汽车市场,这种技术发展趋势包括电动化和数字化,也是意法半导体重点发力的两大方向。代表性的产品包括针对汽车市场的Stellar MCU系列产品以及STi2Fuse系列产品,“现在的大趋势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在改变,控制器从原来的分布式架构,一个车上可能有70个、100个控制器,现在做集中。集中后带来的问题是MCU需要承载的功能要越来越多。”意法半导体中国区汽车市场及应用总监、上海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付志凯表示,“在工业领域,我们基于ARM架构的STM32是非常有名的,现在我们也在把STM32转入到汽车领域,将其认证为汽车级STM32A系列MCU产品;同时我们同步开发Stellar系列MCU提供给汽车客户,主要针对动力域及区域控制器产品。我们承诺,在未来的三年里,会持续推出大概70多款车规MCU产品。”

意法半导体:为服务中国市场,我们这样做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汽车市场及应用总监、上海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付志凯

据介绍,这一针对汽车市场的Stellar MCU产品系列具备四大特性,包括:全球首款基于ARM架构、28nm工艺开发的车规级MCU;采用先进的NVM存储器,基于意法半导体特有的PCM技术,在相等面积内,把存储容量提高一倍多。可扩展容量让客户用一款MCU就能支持多个项目开发或满足不断变化的项目需求;支持环网架构,帮助OEM升级到以太网架构,带来的好处包括整车线束长度和重量的降低,让布线/连接器成本更低,具备原生容错能力,同时在环路上添加新ECU也更容易;具备AI能力,可通过MCU内置的NPU模块实现虚拟传感器的功能。 配合本土新能源汽车不断加速的产品开发周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加速产品上市的能力。付志凯强调,“我们给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达到A样的水平,可以加速客户的产品上市时间。因为现在中国的汽车架构的演变非常快,和我们欧洲的客户相比快了很多,如果客户有特殊的需求,我们可以给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在中国持续不断地培养本地化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支持客户。” 据悉,针对中国汽车市场和客户,自2019年之后,意法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已陆续上线了34套解决方案,覆盖电动化和数字化两大技术发展方向。 其他软性的客户支持和附加值也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意法半导体位于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承载的部分职能,包括这里可为中国客户提供全面的实验和测试能力,付志凯介绍,“从系统角度,我们可以提供针对电动化的电机测试平台,包括数字电源OBC、DC-DC的测试平台,HAVC空调测试平台,以及高精度导航测试平台;此外针对芯片产品,我们开发了很多定制化的芯片,比如针对PMIC (电源管理芯片) 我们有相应的负载EVM测试平台,也可以进行ISO脉冲和ESD等实验,包括环境测试、性能测试等等。” 谈到中国客户产品开发周期不断加速对供应商提出的响应速度的挑战和要求,曹志平提到,“客户目前对响应速度、特别是质量方面的响应速度相比以前的要求是高很多。”而从意法半导体的角度看,要做好几点,“首先,要务必保证在提供产品设计的可靠度、耐用性的前提下,始终保证品质方面不妥协。因为我们更多听到的是客户对响应速度要求高,但他从来没有告诉你质量上可以打折,从来没有告诉你产品可靠性可以打折扣,都是在要求满足可靠性、产品耐久性等质量要求,以及在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的前提下,提供快速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在确保产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同时,为应对这种挑战,我们持续增强本地芯片方案和应用开发团队的能力,包括技术深度、响应速度和团队规模。” “我们不仅倾听客户的单一需求,更要注重全面理解客户的多维度需求,并分析这些需求在整体业务中的权重,从而更精准地提升响应效率。”曹志平最后强调。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