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2025数博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举行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8日 05:58 1 admin
【2025数博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举行

8月27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数据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测绘学会等单位承办,汇聚了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的多位院士专家与行业代表,共同探讨北斗系统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与产业化前景。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在致辞中强调,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重大空间基础设施,正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精准时空服务进入新纪元,助力低空经济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主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时空智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从PNT到PNTRC”的构想。他指出,北斗系统具备短报文通信、三频高精度定位和高轨卫星全覆盖三大优势,已从室外延伸至室内,成功应用于南宁南站、鄂州顺丰机场等大型枢纽。他提出建设“东方慧眼”智能遥感卫星星座,实现全球5分钟响应,推动低空经济、智慧农业等多个万亿级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则聚焦低空飞行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方案,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成为城市空中交通的核心载体,具备低噪声、环保、低成本等优势。预计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但他也指出,噪声、可靠性、航迹规划等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5数博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举行

会议现场

“北斗是全球唯一集成导航、通信、遥感及搜救功能的卫星系统,预计到2035年我国通航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提到,2019年新疆和田山区通航飞机失联救援案例中,北斗短报文功能发挥了关键作用,体现了其在应急救援中的及时性优势。

“时空信息是低空经济的‘灵魂’,地理空间智能可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空域管理、航线规划等业务的智能化赋能。”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执行主任张继贤介绍了实验室研发的“莫干·玄衍”地理空间大模型,具备多模态处理与智能决策能力。

【2025数博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举行

沙龙环节

新华网副总裁张芮宁提出,低空经济发展需构建“智库赋能、链式布局与可持续运营”一体化生态。她透露,新华网已在南京落地城市级低空经济服务运营平台,实现数字航路动态生成与风险防控,为产业提供从规划到运营的全链条服务。

“北斗2023年产值已超5300亿元,但需从‘免费服务’走向‘商业化服务’。”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邓中亮表示,其团队研发的定位技术已被纳入3GPP国际标准,精度达0.1米,应用于矿山、隧道等场景,为低空经济提供高精度时空底座。

论坛还设置了沙龙对话环节,嘉宾就北斗规模化应用与低空经济产业化路径展开深入讨论。

本次交流活动为推动北斗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顶层设计与实践路径,为贵州乃至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北斗与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将构建“天基支撑低空,低空反馈天基”的良性生态,助力中国在万亿级低空经济新赛道上占据领先地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李雪雪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