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8日 08:38 1 admin

8月21日,俄罗斯传出重磅消息!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总经理切梅佐夫公开表态:"如果有需求,我们准备向中国提供俄罗斯航空发动机。"

要知道在今年6月份,美国暂停向中国商飞供应LEAP-1C发动机,中国发动机产业被卡了脖子,俄罗斯这时候主动示好,可想而知这份报道的含金量!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美国断供,中国大飞机受冲击

2025 年 5 月,美国正式暂停向中国商飞出口 LEAP-1C 发动机及相关航电系统,同时冻结了 C919 客机的适航认证审核。

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中国商飞的发展进程中,毕竟 LEAP-1C 发动机作为 C919 的 “心脏”,更是决定这款国产大飞机能否顺利翱翔蓝天的核心部件。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没有LEAP-1C 发动机,即便 C919 拥有再精良的机身设计、再先进的航电系统,也只能沦为 “趴窝” 的静态展品,正如做菜缺了盐,再好的食材也难以成就美味佳肴。

LEAP-1C 发动机由美国 GE 航空航天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生产,在此之前美国就曾用发动机进行威胁,如今这一威胁终于成为现实。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从短期来看,C919 的量产计划无疑将面临巨大阻碍,目前已交付及待交付的 C919 客机,仍高度依赖这款进口发动机。

对于中国商飞而言,这不仅意味着订单交付周期可能延长,还可能影响市场对 C919 的信心,进而冲击其在全球商用航空市场的布局。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面对美国的断供中国也是早有准备的,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购买美国发动机的同事,也在为 C919 寻找可靠的 “备胎” 。

俄罗斯的PD-14发动机到底怎么样

8月21的时候, ROSTEC集团总经理谢尔盖・切梅佐夫在接受采访时表明,愿依据中方需求,供应俄罗斯研发的航空发动机系统。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切梅佐夫表示俄罗斯拥有一整套航空发动机,包括 PD-14、PD-8,不久还会有最强大的 PD-35。

俄罗斯现在主推的是PD-14发动机,这玩意儿确实有点料。

从参数看PD-14重2870千克,推力14吨,风扇直径1.8米。咱们C919用的LEAP-1C重3935千克,推力也是14吨,但风扇直径1.96米。俄罗斯这款发动机明显轻了不少,这在航空领域可是大优势。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更重要的是,PD-14用了不少最新技术,比如:钛合金风扇叶片、单晶涡轮叶片、数字化控制系统等等。

2020年12月,搭载PD-14发动机的俄罗斯MC-21客机成功首飞。被俄罗斯誉为 “俄版 737”,与我国的 C919 同属窄体干线客机范畴。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但相似不是原版,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是否真的 “皮实耐用”,还需打个问号。

PD-14 发动机涵道比仅 8.5,与西方同类先进产品如 LEAP-1C 的 11 - 12 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直接导致燃油效率相差约 15%。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在大修间隔上PD-14 发动机的大修间隔仅 3600 小时,而西方主流发动机这一数据则要长得多,不足西方的五分之一。

更被说换发动机也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

换发动机没那么简单

换发动机可跟换轮胎不一样,飞机换发动机就像给人换心脏,需要重新做大量适配工作。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发动机怎么安装、电子系统怎么连接、推力怎么匹配,这些都得重新来。最关键的是,换完后还得重新试飞、重新取证,这个过程至少要几年时间。

而且每个国家各个指标的标准都不一样,俄罗斯发动机用的是俄罗斯标准,咱们现在用的是欧美标准,维修保养的方法都不一样。这就像iPhone用户突然要用安卓系统,得重新学习。

不过话又说回来,国际上同一款飞机用不同发动机的例子很多。空客A321就同时用两种发动机:LEAP-1A和PW-1000G。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所以技术上是可行的,就看值不值得了。

但他人的东西都没有自己完全掌握放心,于其被他人掌握命根子,倒不如掌握自己的命运。

咱们自己也搞起了长江1000A号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已经在运-20运输机上测试过了,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始适配C919。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从性能看长江1000A的油耗跟LEAP-1C差不多,推力也是14吨级别的。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在电视节目中透露,长江1000A发动机"大概很快能解决"。这位院士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的专家,他的话自然有十足的分量。

按照计划到2027年,中国要对国产飞机发动机进行大规模升级。也就说说不管有没有俄罗斯的帮助,咱们自己的发动机都在加速推进。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中国也有反制手段

美国制裁中国卡中国“脖子”,中方也不能白吃亏,被动挨打。

中国刚对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没多久,美国F-35战斗机生产线就宣布停工14个月。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稀土不仅是现代科技产品的重要原材料,还是美国高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尤其是F-35战斗机的生产。

F-35作为全球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其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离不开中国生产的稀土材料和精密制造技术。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而一片叶片的制造工艺,堪称世界顶尖,需要经过超过60道复杂的工序,精确的热处理温度高达1330℃,且温差不能超过3℃。

如此精密的技术要求,全球能够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国家并不多。

美国自己就无法在这一关键环节自给自足,为了应对F35战机的停工,部分美国官员甚至提出:先交付不带叶片的发动机,让其他国家直接向中国采购叶片的荒谬方案。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中国对稀土的控制,实则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战略优势,不仅体现在资源的掌控上,更体现在制造能力和技术突破上。

各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一种相互制衡、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别想单方面卡谁的脖子。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中俄航空合作由来已久

中俄在航空领域的合作其实早在2017年,中国航发研究院就跟俄罗斯中央发动机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要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深度合作。

再不怕卡脖子?俄罗斯正式通告全球:愿对华供应顶级航空发动机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俄罗斯的及时援手确实给了我们更多选择。俄罗斯主动提出供应发动机让这个合作更加现实了。

毕竟双方都被西方制裁过,都知道被卡脖子的滋味,自然容易达成共识。


编辑:木米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