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凌晨两点还在改 AI 写的文案,总觉得字都对,但就是没灵魂,客户一句 “不像你写的” 把你打回原形。看到同事用 AI 做数据分析,...
2025-08-27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就在昨天,英伟达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专为机器人打造的全新计算平台,Jetson Thor。
这颗号称机器人领域“最强大脑”的发布,立刻在全球最顶尖的机器人公司中引发了连锁反应。首批宣布采用和评估Thor平台的名单,几乎就是一部当代机器人领域的“名人录”。
这其中,除了有像Figure AI、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这些备受瞩目的美国明星公司以外,中国公司的身影也异常抢眼,从人形机器人的优必选、宇树科技,到做医疗的联影,几乎囊括了所有头部玩家。
然而,在这份星光熠熠的全球名单中,中国企业的“集体”亮相,以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近期对中国市场的密集访问,依然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趋势,也恰恰印证了我一直以为的一个判断:
在全球科技产业的复杂博弈中,“产缘”的力量,往往会超越“地缘”的限制。 换句话说,产业界的互相需要和深度绑定,其能量,要比单纯的地理政治摩擦更为强大和持久。
要理解英伟达的战略,我们得先看清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共同瓶颈,以及中国在其中的特殊位置。
最近全球范围内的机器人大会和比赛都非常热闹,展现出一个清晰的图景:在机器人“身体”层面,也就是硬件和机械结构上,全球的产业生态都在快速发展。
但行业的共同短板也很明显:普遍缺少一颗能与强大“躯体”相匹配的“大脑”——也就是高性能的算力平台和上层的软件智能。
Jetson Thor的核心价值,正是为机器人提供一个能在身体里独立“思考”的大脑,让它们从被动执行程序的“自动化工具”,进化为能理解、推理、与世界互动的“智能体”。
那么,在这盘全球大棋中,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是其“物理AI”战略最重要、最无可替代的一块“试炼场”和“放大器”。
美国公司提供了最前沿的算法和机器人原型,但中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和最丰富、最复杂的应用场景。英伟达需要将自己的“最强大脑”,安装到中国制造的、最多样化的“躯体”里去。只有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迭代最快的应用市场里,Jetson Thor平台才能得到最充分的测试、优化和验证。
英伟达的算盘打得很清楚,那么反过来,中国的机器人公司为何如此迅速地选择“跟注”呢?
因为对于这些中国企业而言,Jetson Thor的出现,解决了他们最核心的痛点。它提供了一个高性能、相对标准化的算力基座,让大家不必在底层硬件上重复造轮子,可以将更多精力聚焦于自己更擅长的硬件设计和上层应用创新。
当然,这背后也存在着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风险。英伟达提供的,远不止是一颗芯片,更是一套包含硬件、软件(Isaac平台)和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的“全家桶”。选择它,意味着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接受其生态的深度绑定。
但这正体现了“产缘”的本质:这是一种互相需要的深度绑定,而非简单的技术倾销或单方面依赖。
中国企业需要英伟达的平台来加速发展,抢占时间窗口;而英伟达同样需要中国企业这个庞大的“超级用户”群体,来帮助它打磨和完善平台,最终巩固其全球领先地位。
所以,这与其说是一场单方面的技术“军备”竞赛,不如说是一场围绕“生态位”的复杂博弈。英伟达无疑抢占了最有利的高性能生态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玩家就完全没有了机会。
实际上,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必然是开放和多元的。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高通(Qualcomm)是英伟达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其机器人平台在低功耗和5G连接性上独具优势。AMD和英特尔(Intel)也在通过各自在可定制化芯片和视觉组件上的积累,悄然布局。
更关键的是,国内一股“国产替代”的力量也正在崛起。以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寒武纪(Cambricon)等为代表的本土芯片公司,正努力在特定领域追赶,并提供更贴近本土需求的服务。
这种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对中国机器人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它意味着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需求,做出更灵活的选择:是拥抱英伟达最完善的生态以求最快发展?还是选择其他方案在特定赛道上寻求差异化?亦或是用更长远的眼光,支持国产平台,构建一个更自主的未来?
这一系列复杂的选择,最终又回到了我们开篇提出的那个核心观点。
Jetson Thor的发布和中国企业的积极采纳,共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尽管地缘政治的寒风不断,但全球科技产业链的内在需求和商业逻辑,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一个像机器人这样复杂的、需要全球协作的产业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美国拥有底层的核心技术,而中国则拥有最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和最广阔的应用市场。这种产业上的深度互补和互相需要,就是“产缘”的力量。
在这场全球科技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新格局中,你认为“产缘”的力量最终能走多远?这种互相需要的关系,能否成为稳定未来科技走向的压舱石?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预测和看法,我们很期待看到大家的思考。
相关文章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凌晨两点还在改 AI 写的文案,总觉得字都对,但就是没灵魂,客户一句 “不像你写的” 把你打回原形。看到同事用 AI 做数据分析,...
2025-08-27 0
【来源:湖南交通频道】8月27日,@浙江长龙航空 发布《关于长龙航空8月27日GJ8737(杭州-深圳)航班的情况通报 》,内容如下:8月27日,长龙...
2025-08-27 0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定位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官方媒体同时披露,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
2025-08-27 0
2025年,手机市场终于听到了小屏用户的声音,一场关于“手感与性能”的完美平衡之战正在上演。今年无疑是小屏手机的爆发之年。主流厂商纷纷推出了重量低于1...
2025-08-27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8-27 0
连日来,成都市成华区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从产业项目到园区配套,再到基础设施建设,桩机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铆足干劲奋战一线,处处奏响抢工期、赶进...
2025-08-27 0
好消息!港深西部铁路安排上了预计铁路开通后深圳前海至香港洪水桥车程仅需15分钟8月26日,深圳市口岸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强做客深圳新闻广播《民心桥》节...
2025-08-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