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1日 10:21 1 admin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中国家电行业两大领军企业的新动向,正释放重要战略信号。

短短一周内,海尔与海信的高管团队相继到访同一目的地——福耀科技大学。跨越1500公里,这场耐人寻味的“校企互动”,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8月20日,海信集团与福耀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等方面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重点项目合作共建为基础,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包括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共建“工业智能联合研究院”“未来工厂与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王树国校长(左)和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右)为“未来工厂与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距离此前海尔集团到访福耀科技大学仅过去六天。

8月14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一行到访福耀科技大学。双方围绕智能制造、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智慧家居、工业互联网、脑健康、新材料、储能材料、家居产品减振降噪、智能康复、生物医药、质量检测等校企合作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

不难看出,“智能制造”“具身智能”成为合作的关键词。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曹德旺理事长(中)、王树国校长(右)、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左)围绕校企合作进行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两家企业与福耀科大首次“牵手”。

2022年,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带队到访福州,与福耀科技大学理事会理事长曹德旺就智慧校园建设展开合作探讨。三年来,海信的智慧建筑、智慧教室解决方案以及全品类智能家电,为福耀科技大学打造世界级现代化智慧校园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在今年3月,福耀全球智造班学员入企参访,首站便是海尔集团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福耀全球智造班参访海尔集团

双向交流的轨迹,贯穿着两个“深”:产业巨头与新兴高校深度对话,产业升级与教育创新深度联动密集合作背后,体现的是新型研究型大学与行业龙头企业对产学研融合的共同追求。

01

“双向奔赴”缘何而起?

福耀科技大学与海尔、海信的深度合作非偶然这场双向奔赴,源于企业对学校办学定位的精准洞察。

这所由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发起的新型大学,筹备阶段便备受瞩目。曹德旺更是明确,学校需培养“解决应用型、研究型人才断档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国内新兴产业急需领域”。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供求比例达1:10。与此同时,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生态企业和智能科技企业,海尔集团和海信集团正全面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落地应用。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科技创新企业的深度介入,正加速实现曹德旺和所有教育者的构想:让学生从“可能有用”走向“确定能用”。福耀科技大学亟需海尔、海信这类拥有丰富产业场景与前沿技术应用经验的企业平台,为学生搭建实践基地与研发载体;对企业而言,与其在学生毕业季被动筛选,不如从培养阶段便深度介入,提前锁定高素质人才储备。

双方资源的高度互补,高端人才的培养逻辑,未来战略的精准契合,让这场产学研合作水到渠成。

公开数据显示,福耀科大首批招收的50名物化类优秀学子,人均培养投入高达1600万元。对这批学子而言,与海尔、海信的合作意味着更早接触产业真实课题,获得“学以致用、无缝衔接”的实践平台——这种校企协同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密切衔接,为职业发展铺设了“双保险”。

02

智造浪潮:从巨头领跑到多元并进

剖析海尔、海信与福耀科大的合作,会发现双方都在聚焦一个“智”字。

在智能制造领域,海尔与海信无疑是最具话语权的行业标杆。作为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两家企业持续加码AI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海信秉承“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在B2B领域已布局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商业显示等硬科技赛道。今年4月,海信网科推出的面向城市交通行业的垂域大模型——“海信通途大模型”,仅通过车载行车记录仪视频,就能对9类105种道路安全隐患进行智能识别,排查准确率超80%,效率提升50%。

此外,海信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正在加快,2024 年获批筹建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还是国家《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的主要参编单位。

海尔则深耕智慧住居领域海尔科技的HomeGPT Edge大模型是一款面向智慧家庭领域的端侧大模型,能够部署在超低功耗和超低算力的智能家居硬件产品上,在断网状态下可流畅提供无间断智能服务。同时,海尔布局洗护、陪伴及医疗机器人多年,持续投入AI研发,专利集中于垂域模型与视觉算法,并自研家电AI芯片提升响应与能效。家庭服务机器人“海娃HIVA”已进入测试阶段,进一步扩展场景共生生态。

不止海尔海信,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了多元并进、集群发展的生态。截至目前,青岛市已有5款大模型成功通过国家级备案。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除“海信通途大模型”外,创新奇智的“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大模型专为制造业打造,面向汽车装备、面板半导体、钢铁冶金、能源电力等多种工业领域;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则在工业场景解析、工业知识问答、工业逻辑推理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自然语义的Euler大模型是山东省首个通过备案的基础大模型,以“高效算力+低资源消耗”为核心优势。

位于崂山的浪潮(山东)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浪潮卓数大模型,近日也顺利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03

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为什么是青岛?

作为“品牌之都”,青岛深厚的制造业底蕴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层层递进的制度供给,彰显了青岛抢占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制高点的决心。

顶层设计层面,青岛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2025-2027年)》《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23-2025)》,明确支持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发展。

区级层面,崂山区立下“三年之约”,力争累计建设25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市南区出台人工智能“13条”,真金白银支持应用落地、平台建设、场景开拓,部署模型算法超市,为企业提供“开箱即用”服务。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产业生态的蓬勃生长,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头雁效应”。当地龙头企业通过自身裂变和开放合作,吸引并孵化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以歌尔股份为例,其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VR/AR等AI相关硬件,不仅自身成为AI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更带动了数百家配套企业集聚青岛,充分释放产业集群效应。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如今,青岛市人工智能集群成功入选2025年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企业超过300家,营业收入突破720亿元。从政策护航到生态培育,从技术攻关到场景落地——这场智能跃升中,海尔、海信与福耀科大的合作既是关键支点,更是全新起点。每一次“牵手”,都在为青岛智造注入新动能。

(大众新闻编辑 吕继萌 叶彤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景毅 策划 单青)

相关阅读:

上新了山东|瓷盘摔不碎、塑料代钢筋,山东这批黑科技究竟有多“硬”?

上新了山东|济南云巴空载试运行!会“思考”的巴士解锁出行新体验

上新了山东|山东黄金首登世界500强!三个关键词看鲁企“主力方阵”突围

上新了山东|一周两访!海尔海信“牵手”福耀科大,共拓智能新赛道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