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从展望到落地,如何把握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1日 10:15 1 admin

近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双双落下帷幕,人形机器人成为两场大会上当之无愧的焦点。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溯元”在仓储情景精准识别、定位并搬运物体,宇树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拳脚功夫惊艳全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清华火神队在足球5v5决赛中力压德国队获得冠军,天工Ultra机器人在100米比赛中以21.5秒的成绩力压群雄……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从工厂到生活,这个产业正从“概念”走向“实用”,背后所蕴藏的投资机会也从“展望”走向“落地”,机器人相关ETF持续受资金关注。其中,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近一个月获23亿元资金净流入,居机器人相关ETF首位。

· 人形机器人呈现“完美答卷”

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呈现“完美答卷”,让“人形机器人”不再是高屋建瓴的抽象概念,而是普罗大众可感可知的生动存在。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功能展示”转向“问题解决”,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家电网展示的具身机器人“天擎”实现输电线路销钉自主补装,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帮助完成高空作业;“溯元”人形机器人在仓储情景精准识别、定位并搬运物体;“百事酷宝”为观众送上可乐、合影互动、主动问好。这些案例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特种作业、物流仓储、客户服务等场景的商业化落地进入加速期。

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刚刚闭幕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进一步展示了人形运动会在智能决策和运动协作等领域的前沿成果,充分体现了“人形”的特征优势。足球5v5决赛中,清华火神队凭借一名球员的“大脚”破门,力压德国队以1:0获得冠军;100米比赛中,唯一采用全自主导航系统的天工Ultra机器人以21.5秒的成绩力压群雄,展现了机器人界的“百米速度”;1500米比赛中,宇树科技的H1机器人以6分34秒的成绩夺冠,已接近普通人类在该项目上的运动能力。

从展望到落地,如何把握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图:人形机器人在进行足球5v5项目决赛

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概念验证”到“迭代量产”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产业持续获得政策加码。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这是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顶层设计文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列入国家未来产业清单,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地均发布相关政策助力具身智能发展。

当前,众多海内外龙头公司不断对人形机器人进行理论研究和产品打磨,人形机器人产业当前已基本完成从“概念验证”到“产品迭代”的跨越,并正在迈向“大量生产”的新阶段。

特斯拉2022年发布的Optimus拉开了人形机器人落地探索的序幕,该机器人近期正在进行第三代的设计优化,有望成为正式量产机型,量产带来的成本下降,或将打开更多的下游应用场景。产品的持续迭代并非个例,除特斯拉外,国内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的产品亦在不断更迭中,并在工厂等场景中进行试点,以验证产品商业化的可行性。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海内外龙头公司持续收到大笔采购订单,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迈向“大量生产”的新阶段。3月,特斯拉CEO马斯克透露,Optimus今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已订购超1万台组件并计划生产5000台Optimus机器人;同期,宇树科技与同济大学达成超800万元的采购协议,相关产品H1-2人形机器人将用于学术科研;7月,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拿到了中国移动1.2亿的采购订单,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已披露中标金额最高的订单;同期,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科技超9000万元的采购项目,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有望提升其工业化场景效率。

此外,龙头公司进入量产新阶段有望推动产品单价下降,7月,宇树科技发布具备较强的灵活运动能力的人形机器人产品Unitree R1,售价3.99万元起。更低的售价有望打开下游更多的应用场景,推动人形机器人真实需求增长。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凭借类人形态与环境的交互能力,将产业定位从“概念验证”过渡到“迭代量产”,其具体应用可覆盖制造业精密装配、高危环境作业等复杂场景,以此助力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把握人形机器人投资机会

龙头公司订单不断,政策持续加码,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指数投资工具,便捷把握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两只机器人指数分别是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和中证机器人指数,前者选样聚焦于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后者则倾向于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以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为参照标准,中证机器人指数的“人形含量”为63.7%,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人形含量”为77.2%、是更纯粹的“人形机器人”指数。

从展望到落地,如何把握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图:机器人指数编制规则比较

虽然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和中证机器人指数都聚焦机器人产业,但两者在编制方法、聚焦机器人领域等方面都有所差异,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的投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数进行布局。

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为例,目前市场上有3只ETF跟踪该指数,其中,规模第一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近一个月持续受资金青睐,获23亿元资金净流入,最新规模49.5亿元。

本文来自和讯财经,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和讯财经”APP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