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5篇)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5日 10:58 1 admin

我国短视频发展现状与出海热点分析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5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副主任、研究员 任晟姝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视频已成为当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短剧和微短剧通常通过鲜明的镜头和故事,让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跨越国境的满足也更容易实现。近年来,我国短视频特别是短剧与微短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快速的传播速度,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还开始规模化地进军海外市场。

艺术作品在出海过程中会面临市场观念、文化背景、传输路径以及接受壁垒等多方面的挑战。出海并非仅仅瞄准对方市场就能成功,有时还需依靠作品自身的魅力、水准以及适应他国文化的能力。此外,出海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特性,又要探究如何适应他国文化,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因此,面对意识形态差异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等挑战,我国短剧以及微短剧需要不断强化“三感”,即紧贴网络受众碎片化认知习惯(适应网感)、打破陈规创造新鲜戏剧冲突(升级剧感)、设计呼应时代心理需求的本土化剧情(巧设心感)。平台方应建立分层审核机制,推动题材类型差异化布局,以创新模式实现文化输出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突破。(选自《人民论坛》2025年第7期)

作者简介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重点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传媒与艺术实验中心”主任,北师大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

任晟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秘书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以计算思维塑造计算时代的安全防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董青岭

置身人工智能时代,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塑造新型竞争优势、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人工智能工具正日益成为安全治理与政治决策的关键技术支点。通过对社交媒体、地理信息、传感器数据及开源情报的深度整合与即时分析,人工智能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感知、精准定位与动态追踪,还能够自动生成事件报告与危机预警,大幅提升应急响应与态势评估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这使得安全研究者与政治决策者得以在事态临界点到来之前精准掌握潜在的冲突爆发点,进而部署前置性的政治沟通、风险化解与预防性外交战略。

作为数据、算法与算力的综合运用,人工智能驱动的安全战略较传统安全战略具有突出的即时信息捕捉、远程监控和深度挖掘能力。算法之下,冲突全貌乃至冲突的每一个细节都一览无余,有助于决策者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精确识别冲突的类型及其特征,进而生成高效且具备较高可行性的危机管控行动和人道救援方案。总体而言,在对外沟通交往、国家安全维护和冲突预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时代已经来临,世界各国正在竞相推进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安全理论创新与实践模式布局。(选自《学术前沿》2025年第9期)

作者简介

董青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安全计算实验室(CLNS)主任、首都经济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控制创新中心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著作有《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复杂社会的政治分析》《复合建构主义:进化冲突与进化合作》等。

走好新时代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之路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曹银忠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频繁深入阜平、西柏坡、古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提供了思想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推进老区乡村振兴要坚持人民至上。老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发展观,不断实现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尊重老区人民的历史首创精神,让老区人民的聪明才智、磅礴力量尽情涌流;让老区人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平等享有发展机会、平等享受发展成果。

推进老区乡村振兴要传承红色文化。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中全面启动红色火种内生动力引擎,打造“红三角”内源式发展新模式。在加大保护修缮力度的前提下,应当深入挖掘、全面激活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以其为核心开拓与发展红色系列产业,打响“红色旅游牌”,在拓展与延伸红色产业链中形成围绕红色资源开发的配套产业集群。

推进老区乡村振兴要坚持绿色发展。要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科学谋划、合理规划、长远计划,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打通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转换渠道,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优化,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园、发展绿色能源、壮大绿色产业,进而实现生态“蜕变”、发展“蝶变”。(选自《国家治理》202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曹银忠,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大学生群体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

人民论坛网评 | 在基层广阔天地“蹲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曾明确指出“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当前,“95后”“00后”青年干部如初升的朝阳,带着蓬勃的朝气和无限的潜力奔赴基层重要岗位。

基层是干部成长的“练兵场”,是磨砺意志、积累经验的绝佳之地。在这里,他们能接触到最真实的民生百态,从处理邻里纠纷的琐碎小事,到推动乡村振兴的宏大工程,每一件具体事务都是对青年干部的重要考验。然而,仅有经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那么再多的经历也只是一场空洞的“旅程”。

“历练”才是基层经历的核心要义。青年干部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迎难而上,不退缩、不逃避。当面临棘手的问题难题,不是抱怨推脱,而是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多方寻求解决方案;当遭遇群众的误解或指责,不是心生委屈、消极怠工,而是耐心沟通,以真诚和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在这样的历练中,青年干部的意志才会更加坚韧,就像钢铁在烈火中淬炼,方能铸就锋芒。

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里,青年干部不能只满足于在基层的经历累积,而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历练之中。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迎接每一个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每一个困难,以虚心好学的精神汲取每一份知识。在基层的“墩苗”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成长和价值提升,用青春的汗水浇灌强国之花,以实干的担当筑牢复兴之基。(作者:文一,选自人民论坛网)

人民论坛网评 | 以拼搏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8月7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世运会不仅是运动员展示风采的竞技舞台,更是“拼搏奋斗”精神的集中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年轻干部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唯有以拼搏精神砥砺前行,才能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回溯中国体育发展史,拼搏精神始终是镌刻在民族血脉中的基因密码。从苏炳添以“亚洲飞人”之姿挺进奥运百米决赛,到全红婵“水花消失术”的惊艳世界,一代代体育健儿用“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精神,将无数“不可能”变为现实。这种永不言弃的拼搏之姿,正是撑起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重要支柱。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年轻干部更需唤醒血脉中的拼搏基因,以体育健儿为镜,破除“舒适圈”的桎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跑出青春风采。

拼搏的核心在于永不言弃、超越自我。年轻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拼”的劲头、“闯”的魄力,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在矛盾风险面前挺起脊梁、迎难而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时刻秉持“工匠精神”,用“干就干最好、争就争一流”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在细节处见真章,在质量上求突破,用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工作质效。敢于直面问题挑战,善于破解发展难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以啃硬骨头的韧劲突破瓶颈,推动党的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者:李亚龙,选自人民论坛网)

(2025年8月13日推荐,阅读全文可至人民论坛网)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