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舟山发布】小布从中铁十四局了解到近日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地下64米深处“甬舟号”盾构机“啃”下了入海第一块“硬骨头”从全断面硬岩地层转入...
2025-07-27 0
2007年,沈飞正处在一个挺尴尬的境地。之前在第四代隐形战斗机的竞标里,沈飞的“雪鸮”方案输给了成飞的歼-20“威龙”,没拿到军方的订单。这对沈飞来说不是小事。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两大巨头之一,沈飞可是造出了歼-8、歼-11、歼-15这些硬货的老牌企业,但这次失利直接让它在技术储备和未来发展上有点被动。
输了竞标,沈飞的日子不好过。当时国内航空工业的资源基本都倾斜给了成飞的歼-20项目,沈飞要是光靠已有订单混日子,技术上肯定会掉队。更麻烦的是,国际市场上隐形战斗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美国的F-35开始大批量出口,日本、韩国这些邻居也都在搞自己的隐形战机,中国航空工业要是没点新东西拿出来,迟早得吃亏。
面对这局面,沈飞没啥退路。领导层和工程师们一合计,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干点大的。于是,他们决定自掏腰包,启动FC31“鹘鹰”项目。这可不是个小决定,研发一款隐形战机得烧多少钱啊?从设计到试飞,再到材料、设备,哪个不得花大价钱?更别提没军方资金撑腰,全靠企业自己扛风险了。但沈飞咬咬牙,还是上了。
为什么这么拼?一方面是技术上的危机感,沈飞不想在隐形战斗机这块彻底掉队;另一方面是市场上的野心,他们瞄准了国际军贸市场,想打造一款能打出去的战机。所以,FC31从一开始就不光是为了自己用,还带着点“走出去”的心思。
FC31“鹘鹰”的研发过程,真可以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从2007年立项到2022年定型,这15年里,沈飞的团队啃下了无数硬骨头,把一款中型双发隐形战机从纸上的概念变成了天上的真家伙。
2007年,FC31项目正式立项。刚开始的时候,沈飞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隐形技术。之前“雪鸮”搞了个三翼面布局,结果证明隐形性能不行,这次得推倒重来。设计团队决定用DSI进气道和流线型机身来降低雷达反射截面,还搞了吸波复合材料来增强隐形效果。这套技术听着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全是坑,一个参数没调好,可能就前功尽弃。
2008年,第一架验证机开始组装。因为没啥外来资金,沈飞的预算紧得要命,设备采购只能挑最关键的买。好不容易熬到2012年10月31日,FC31首飞成功。那一刻对沈飞来说是个里程碑,毕竟从零到飞起来,靠的全是自己的力量。
不过,首飞之后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2014年珠海航展上,FC31飞了一圈,结果发动机喷出的浓烟差点把天遮住,现场观众都看傻了。这说明俄制的RD-93发动机推力不够,隐形性能也受影响,沈飞的路还长着呢。
首飞之后,FC31进入了优化阶段。发动机是头号问题,RD-93实在不给力,沈飞决定换成国产的WS-13E。这款发动机单台推力能到9.5吨,比RD-93强了不少,烟雾问题也改善了。同时,机身设计也大改了一波,变得更扁平,垂尾向两侧后方倾斜,还切了角,这些都是为了让雷达更难发现它。
2016年,第二架原型机亮相,外观和性能都比第一架强了不少。这几年里,沈飞的团队没少在风洞实验室里泡着,反复测试气动布局和隐形效果。每次改动背后都是海量的数据分析和技术验证,硬是把“鹘鹰”从一个粗糙的雏形打磨成了靠谱的模样。
2017年,FC31第一次走出国门,亮相巴黎航展。这次亮相让国际市场开始关注这款中国造的隐形战机。2019年和2021年,它又接连在沙特防务展和迪拜航展上露面,每次亮相都比之前更成熟。
到了2022年,第三版FC31终于定型,装上了改进版的WS-13E发动机,整体性能已经能跟美国的F-35掰掰腕子。座舱盖升级成了一体化气泡式设计,低可视涂装也让它更难被发现。
这几年里,沈飞还得应对外部压力。周边国家陆续装备F-35,FC31的研发节奏被逼得越来越快。团队在航电系统上下了大功夫,确保它在空战和对地攻击上都能扛得住。2022年,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FC31的舰载版(也就是歼-35)开始测试。这款舰载机专门为弹射起飞设计,经过高强度起降测试后,证明自己完全能上舰作战。
15年的努力没白费,FC31“鹘鹰”从一个自筹资金的“赌注”变成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张王牌。它不仅在国内海空军站稳了脚跟,还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局面,影响力越来越大。
2022年FC31定型后,舰载版歼-35成了“福建”号航母的主力战机。这款中型隐形战机的加入,让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上了个大台阶。空军这边也没闲着,计划用歼-35跟歼-20搭档,形成高低搭配的作战体系,逐步替换老旧的歼-7和歼-8。这么一来,中国海空军的隐形战斗机阵容就更齐全了。
FC31在国际市场上也挺有看头。2024年,巴基斯坦空军宣布采购30到40架FC31,成为它的第一个海外客户。这笔订单对沈飞来说是个突破,证明“鹘鹰”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站得住脚。沙特等中东国家也抛出了橄榄枝,甚至想引进生产线。跟美国的F-35比,FC31性价比高、交付周期短,对不少中小国家来说是个实在的选择。
FC31的研发还不光是造了一架飞机那么简单。15年里,沈飞攒下了不少技术家底,比如隐形设计、航电系统、发动机优化,这些经验都用到了其他项目上。研发团队也锻炼出了一批硬核人才,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后劲儿添了砖加瓦。
从2007年自筹资金起步,到2022年定型服役,FC31“鹘鹰”用15年时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款战机让沈飞从竞标的失利中翻了身,也给中国海空军添了新装备,更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了名号。它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沈飞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鹘鹰”的故事,其实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缩影。自主创新从来不是喊口号,背后全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无数个日夜的坚持。未来,FC31会在中国海空军的任务里大干一场,也会为国际客户提供更多选择。这15年的路不好走,但走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新高度。
相关文章
【来源:舟山发布】小布从中铁十四局了解到近日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地下64米深处“甬舟号”盾构机“啃”下了入海第一块“硬骨头”从全断面硬岩地层转入...
2025-07-27 0
在科技潮流的无情冲刷下,每一代新iPhone都如流星划过夜空,留下短暂的辉煌。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极少数几款iPhone如恒星般闪耀,它们的名字被...
2025-07-27 0
荆江潮涌,百舸争流。近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公路斜拉桥——观音寺长江大桥江陵侧首节钢-UHPC组合梁历时12个小时顺...
2025-07-27 0
三峡工程到底回本没有?这个问题总有人问。电费收入算一下,账面上的数字是4000亿元。这数字怎么来的?从2003年发电到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超过...
2025-07-27 0
佩通坦憋着的这口气终于得到了释放。前段时间她因为一通“私下”电话被抓了现行,结果这位刚上任不久的泰国女总理就被停职了。电话对象是谁?柬埔寨前首相洪森,...
2025-07-27 0
财联社7月25日讯(财联社记者 黄路 李拥军)“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新赛道,我们要做的是弯道超车。”7 月 24 日,华锐精密董事长肖旭凯在接受财联...
2025-07-27 0
曾经日本科技领先世界,如今好久没有推出过让人眼前一亮的科技产品了。就连曾是亚洲第一的航空领域,也频频受挫。从领跑全球到存在感越来越低,日本科技为何越混...
2025-07-27 0
金融界2025年7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互联网跨区域流量的结算方法、结算装置和电子设备”的专利,公开...
2025-07-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