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今年暑假酒店热度不及预期?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27日 14:42 1 admin

京东抢滩酒店旅游板块,美团、阿里不甘想让,平台争相布局的酒店旅游暑假热度似乎低于预期。

摩根士丹利研报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2025年暑期第一周(6月29日 - 7月5日),中国酒店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暴跌8%,入住率成了主要的拖累因素。

浙江区域酒店从业者A总更是无奈表示,截至目前下滑幅度达到15 - 25%,而第一周居然已经是整个暑期的巅峰。与此同时,民航暑运第二周出现了经济舱票价同比下降5.3%,但飞机却座无虚席的奇特景象。

这不禁让人发问:游客数量并未减少,为何旅游市场却呈现出这般复杂的态势,是2025年暑假旅游热度不如预期吗?

从酒店行业的角度来看,RevPAR的暴跌与入住率的下滑反映出旅游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往的旅游旺季,酒店往往是供不应求,房价水涨船高。然而今年,即便入住率看似尚可,但房价却难以维持高位,导致RevPAR大幅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游客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能力萎缩与偏好转移。

存款优先于消费: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余额飙升至162万亿元(增幅7.42%),而贷款增速仅1.4%,显示居民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旅游预算普遍缩减。

“性价比至上”行为:游客总量未减(民航旅客量同比增5%),但消费降级明显:酒店从高端转向经济型或民宿,甚至出现“钟点房占比激增至34%”的碎片化需求。

传统高价景区(如上海迪士尼)被免费文商旅综合体(如西安长安十二时辰)替代,后者提供“空调+一站式娱乐”的高性价比体验。自由行取代小包团,租车业务激增;中产家庭转向郊区“民宿躺平”,日均消费仅百元左右。

政策与差旅紧缩也让酒旅行业雪上加霜,一方面“禁酒令”升级截断现金流,政务宴会需求归零,县城酒店宴会厅闲置。

另一方面,企业差旅缩水:蚂蚁集团“职级16以下非必要不出差”、会议茶歇预算砍至“人均一杯红茶”,华东高端酒店订单减少30%。

行业供给端过剩产能引发“内卷式竞争”。截至2024年底,全国酒店数量达34.87万家,民宿超32万家,均超疫情前峰值。行业呈现“一碗饭10个人抢”的局面。

2023年旅游反弹后,大量资本涌入,导致2024年供给激增,但需求增速未同步,RevPAR持续下滑(Q1同比下降5%)。

暑期房价低于平时周末,浙江区域酒店收入下滑15%-25%,云南民宿“住三天送挖菌体验”。五星酒店“摆地摊求生”:郑州永和铂爵推8元凉面,成都五星酒店卖10元炒面,通过“高星品质+地摊价”争夺本地客源。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游客涌向清凉,酒店跪求生存”——2025年暑期标志着旅游业从“规模扩张”转向 “存量深耕” 的拐点。活下来的不是最豪华的,而是最能 “放下身段” 的。

今年暑假酒店热度不及预期?

今年暑假酒店热度不及预期?


再看民航市场,经济舱票价下降但飞机坐满人的情况,进一步印证了游客消费能力的变化。游客数量并未减少,说明旅游的需求依然存在,但他们却选择了更为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这可能暗示着消费者的经济压力增大,在旅游消费上更加谨慎。也许是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收入增长放缓,或者是生活成本上升,导致可支配收入减少。因此,他们在旅游时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2025年暑假旅游热度不如预期呢?答案并非完全肯定。虽然酒店和民航市场的数据显示出一些问题,但旅游热度并不能仅仅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从游客数量来看,市场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活跃度。而且,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也为热度的衡量带来了新的挑战。除了传统的酒店和民航,新兴的旅游形式如自驾游、露营游等也在不断兴起,这些形式可能没有被完全纳入到现有的统计数据中。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酒店和民航市场的变化反映出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和经济压力的影响。旅游行业需要及时调整策略,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例如,酒店可以推出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旅游目的地可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创新力度,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