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8 0
2025年春,日本家电零售业的“半壁江山”——山田电机(Yamada Denki)发布了一份销售报告,没怎么炒作,却在业内砸出一个不小的回响:中国品牌海信、TCL、小米三家彩电的销量,头一回联手超过日本本土品牌,在其渠道占比达到42%。TCL拿下18%,直接把索尼、夏普甩在身后。
你没看错,这个曾经把“日本制造”视为标杆的国家,正在一点点被“中国产”攻下。
而这并不是孤例。Bic Camera等另一批日本大型家电零售商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品牌电视销量占比已经超过三成;在亚马逊日本站、乐天等主流电商平台上,中国品牌占据了电视热销榜前十的七个席位。
4K大屏、QLED、Mini LED……这些原本日本品牌主导的技术产品线,如今越来越多地被中国品牌“承包”。与其说是一场“入侵”,不如说是一场静悄悄的“重新定义”。中国彩电在日本“破防”了。
日本制造的高光时刻,正在成为追忆
时间拨回三四十年前,彼时的全球电视市场,还几乎是一张写着“Japan”的海图。索尼的Trinitron显像管、松下的等离子屏、夏普的液晶技术,不仅填满了欧美家庭的客厅,也成为“高品质家电”的代名词。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电视品牌在全球市占率一度超过七成,是不折不扣的霸主。当年美国电视巨头RCA把业务卖给了松下,Zenith则被韩国LG并购,不是偶然,而是日本品牌在全球的压倒性胜利。
但问题是,技术路线一变,一切归零。
从CRT切换到液晶、再到智能电视时代,日本品牌的技术护城河被慢慢掏空。尤其在面板制造、系统生态这些“后发更有优势”的环节上,他们没能跑赢时间。
从“低价标签”到“性价比担当”,中国品牌是怎么做到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彩电出海靠的都是“便宜”:打价格战,抢市场份额。可现在,这条老路已不是全部。
过去十年,中国品牌从“性价比”逐步向“性能优先”靠拢。海信重投自研画质芯片和图像算法;TCL押注Mini LED和量子点技术;小米则用MIUI系统整合自家IoT生态,试图变身“家居中控”。
Omdia数据显示,2024年海信全球出货量仅次于三星,位列第二;TCL稳居第三。在消费级电视领域,中国品牌第一次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央。而日本,则悄悄滑落出了第一梯队。
最关键的,是产品本身的“可感知差异”越来越小。在日本市场,一台65英寸Mini LED电视,TCL可以比索尼便宜30%;但用户看到的色彩、亮度、响应速度,却不输后者。
2024年东京CEATEC展会,TCL的旗舰电视拿下“最佳画质奖”——这是日本本土评审团首次把奖项给了中国品牌。这不是象征意义上的“破圈”,而是赤裸裸的技术实力,征服了最挑剔的观众。
为什么是日本“掉队”了,而不是中国“追上”了?
这场彩电产业的此消彼长,绝非偶然。
第一,制造成本的极限拉扯。
日本企业一直坚守“国内制造”,即便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也不愿大规模外迁。结果就是,产品贵了,利润薄了,渠道也慢了。而中国品牌早就把工厂铺到了墨西哥、越南、波兰,甚至直接收购日系品牌的海外工厂,一套“品牌+产能”的打法,把效率拉满。
第二,智能化错过了窗口期。
日本电视厂商对“图像调校”和“画质优化”念念不忘,却在智能系统、内容服务这些方面掉了链子。小米、小度、海信、TCL们早就联动了腾讯视频、YouTube、Netflix等平台,配合AI语音控制、家庭物联生态,体验打满。
第三,国内内卷逼出了国际竞争力。
索尼可以靠国内吃老本,但TCL们不行。国内电视均价一降再降,谁都撑不住,不出海就等死。于是你看到,中国品牌在北美、欧洲、东南亚杀得火热,最后连最难啃的日本市场,也开始松动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国制造不再是“代工”了。
你可以看到背后的产业支撑——京东方成了全球最大面板商,TCL华星、海信视觉芯片、鸿鹄画质平台……这些底层能力,让中国彩电不只是“堆料”,更是“懂技术”。
攻入日本市场:只是起点,不是终局
对于中国彩电品牌来说,拿下日本市场,不仅仅是一场出口的胜利,更是品牌层面的一次自我认定。
要知道,日本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极高,退货率极低,对品质要求几乎苛刻。能在这样一个市场“破圈”,背后是对整个产品力的考验。
但路远未止。未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少:
品牌溢价依然不足。 索尼同配置能卖更高价,是几十年品牌积累换来的。中国品牌需要时间来补这一课。
技术领先需加码。 Mini LED之后是什么?Micro LED、OLED双堆、8K高刷、低延迟游戏优化……电视技术还没到“终局”,跑慢了就又得被赶超。
本地化服务仍是短板。 在日本,很多用户反馈中国品牌电视“说明书难懂”、“系统不适配”、“客服响应慢”——这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整个服务体系还没铺完。
但趋势是清晰的。彩电行业正在经历一轮从“硬件对垒”向“内容生态+智能体验”转型的新战役。在这个维度上,中国品牌甚至比日韩更快一步。
相关文章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龙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光伏清扫机器人的控制系...
2025-07-28 0
AI手机与服务体系的重新定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2025年国家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了AI手机概念的重要性。这意味着移动终端和服务体系将经历一次深...
2025-07-28 0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启幕。大会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中科院...
2025-07-28 0
中国青年网延吉7月27日电(记者 高蕾 实习生 李苏玲)在长白林海苍翠欲滴、图们江畔生机盎然的盛夏时节,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核心分论坛——“可持续发展...
2025-07-28 0
作者 | Matt Foster译者 | 明知山一项最新的研究 对 AI 工具能够加速软件开发的普遍认知提出了挑战。METR 的研究人员针对经验丰富的...
2025-07-28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白鸽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3D打印的高精度CBN成型磨砂轮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
2025-07-28 0
7月14日,沧州利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00吨聚烯烃催化剂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信息公示。在现代化的今天,各种人造纤维、人造树脂和塑料制品...
2025-07-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