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800吨/年聚烯烃催化剂扩建项目公示,催化剂重要在哪?

百科大全 2025年07月28日 00:13 1 admin

7月14日,沧州利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00吨聚烯烃催化剂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信息公示。

800吨/年聚烯烃催化剂扩建项目公示,催化剂重要在哪?

在现代化的今天,各种人造纤维、人造树脂和塑料制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更多的高分子材料在陆续被创造出来。

可大家不一定知道,经常用到的各种高分子材料、塑料制品其实离不开高效的催化剂。接下来,小编详细说说800吨聚烯烃催化剂扩建项目以及催化剂重要在哪?

一、具体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年产800吨聚烯烃催化剂扩建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

本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车间仓库、配电室、循环水池等辅助设施,同时新增硅胶融合釜、喷千釜及喷干设备等;

二期建设车间及附属装置。项目建成后,年产800吨聚烯烃催化剂产品。

利和科技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聚烯烃催化剂和聚烯烃树脂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

目前有两个聚烯烃催化剂生产基地:任丘市利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沧州利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成立),具备1800+吨/年的聚烯烃催化剂生产能力。

一个聚烯烃树脂生产基地:利和知信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目前拥有3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生产装置

二、催化剂重要在哪

今天,我们看到聚乙烯、聚丙烯生产好像很简单,没有什么难度,可是化学家们在最早研究烯烃聚合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

最初,烯烃聚合采取的是自由基聚合方式,采用这一机理需要高压反应条件,并且反应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链转移反应,导致大量支化产物的产生。对于聚丙烯,问题尤为严重,无法合成高聚合度的聚丙烯

上世纪50年代,德国化学家卡尔·齐格勒(Karl Ziegler)和意大利化学家居里奥·纳塔(Giulio Natta)发明了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即Ziegler-Natta催化剂(Z-N催化剂),并开拓了定向聚合的新领域,使得合成高规整度的聚烯烃成为可能。

从此,很多塑料的生产不再需要高压,减少了生产成本,并且使得生产者能够对产物结构与性质进行控制。

现代工业80%以上的化学生产过程都需要使用催化剂,催化剂的使用,降低了反应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很多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化学反应成为可能。

科学家们还在研制各种各样的新型催化剂,专门研究催化剂的化学学科,叫催化化学。

三、聚烯烃催化剂的四个分类

聚烯烃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由于原料十分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等性能优势,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建筑和消费品领域。

随着聚烯烃的需求增加,对于烯烃催化聚合研究也变为重中之重。按照聚烯烃催化剂的发展可将其可分为四类: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以及稀土金属催化剂

1)Ziegler-Natta催化剂

上文之中,小编简单介绍了Ziegler-Natta催化剂,下面小编更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可分为五代,第一代Ziegler-Natta催化剂,也就是由Ziegler和Natta提出的催化剂。1959年,Staffer公司将这种催化剂实现工业化。第一代催化剂的特点是,催化活性低,聚丙烯等规组分的质量分数仅有 90%,所得的聚乙烯需要用化学试剂处理,以清除催化剂残留,才能达到使用要求。聚合工艺需要复杂的脱灰,脱无规组分的步骤。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将Lewis 碱引入催化剂体系,形成了第二代Ziegler-Natta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在中国被称为“络合型催化剂”。第二代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催化特点是,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了催化活性和等规度,但是催化活性仍旧较低,仍然需要对聚合物进行脱灰脱无规物工艺等,并且聚合物存在着热氧化稳定性能较弱,不便于加工处理的缺点。

20世纪70 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将钛化合物负载在活化的氯化镁载体上,形成了第三代Ziegler-Natta催化剂。第三代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特点是,催化活性高,不需要脱灰,并且具有高的等规立构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四代Ziegler-Natta催化剂是以邻苯二甲酸酯为内给电子体,烷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为催化体系的球型载体催化剂。此类催化剂的特点是,能够控制载体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并能控制活性中心在载体上的分布,催化效率大大提高,能够生产出不同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分布的聚烯烃,从而制备出形态好,堆密度高的聚烯烃产品。

20世纪90年代初,Himont公司首次报道了以2,2-二烷基-1,3二烷氧基丙烷(1,3-二醚)为内给电子体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该类催化剂活性比二酯催化剂高出一倍,聚合时可以不加外给电子体,被称作第五代Ziegler-Natta催化剂。二醚类催化剂虽然在活性和氢调性能等方面优于二酯类催化剂,但由于其成本较高,且对现有聚丙烯装置的适应性差,仅用于生产某些高端牌号。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的烯烃催化剂不停地涌现,但是,Ziegler-Natta催化剂在工业上的地位仍旧重要。

2)茂金属催化剂

80年代初,Kaminsky和Sinn用甲基铝氧烷(MAO)作助催化剂,以茂锆化合物为主催化剂组成的均相催化体系,应用于乙烯聚合,催化剂表现出极高的活性,由此引发了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热潮。

茂金属催化剂与一般传统的Ziegler-Nata催化剂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如更高的催化活性,活性比传统的聚丙烯催化剂高出1-2个数量级;茂金属催化剂具有单一的活性中心,可以得到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优异的共聚能力,可以催化大多数烯烃与乙烯共聚,可以获得许多新型聚烯烃材料,而且共聚单体在聚合物主链中分布均匀。

除上述特点外,茂金属催化剂的适用范围也更广,除了可以催化常见的α-烯烃外,还可催化降冰片烯等环烯烃

3)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1995年,Brookhart在二亚胺为配体、镍、钯离子为中心金属存在下,催化乙烯聚合获得了较高的催化活性,深入研究发现,许多不含环戊二烯基的其它有机基团和金属原子构成的配合物,也可以催化烯烃聚合,并表现出很高的反应活性。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主催化剂易于合成,性能稳定、价格便宜,容易得到比较稳定的、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配合物;并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受配体空间结构和电性能能响显著,可以通过调节配体结构,实现对聚合速率及聚合物性能的调控。但是后过渡金属也有像亲氧性较差等一些缺点。

4)稀土金属催化剂


稀土配位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单烯烃聚合,二是双烯烃聚合。单烯烃聚合发展得较早,已经有明显的进展,对于活性中心模型有清晰的认识。


对于双烯烃聚合,始于1964年,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我国、苏联、欧、美、日。其中我国学者对催化活性中心有明显进展。稀土元素具有未充满的电子 4f 轨道和镧系收缩等特征,当稀土金属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在催化剂的领域有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而言,关于稀土金属催化方面的理论和实验都比较贫乏,但也给研究者更多的研究空间和新的机遇。


文末


不止沧州利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积极部署催化剂项目,2025年6月18日,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项目在嘉兴市南湖区正式签约落地。


6月6日,浙江星传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10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及中间体创新研发产业基地项目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举行项目工程建设开工仪式。


5月16日,昆冈先进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120吨/年聚丙烯催化剂项目在西固区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石油第一个聚烯烃催化剂落地项目。


还有更多企业在布局催化剂,小编不一一例举,小编相信,随着企业更深入的研究,我国聚烯烃催化剂产业将会迎来飞速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烯烃及高端下游、绿色低碳科普、风光股份以及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而来。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中数据、资料通过公开信息或合法渠道获得,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任何通过本文作出的投资决策与本头条号无关。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