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首个可以自主换电的机器人发布。这款机器人,双臂可以凭借亚毫米定位的精度和柔顺控制算法,将电池和仓体精准对准。当电池总电量降到20%以下,无需...
2025-07-28 0
新华社上海2月13日电(记者吴振东、陈杰)当内部活性锂离子消耗殆尽,锂电池是否只有报废这一条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提供了全新路径,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电池的寿命。北京时间2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科研团队成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青年研究员高悦表示,经过对电池基本原理的深入分析和大量实验验证,团队发现电池衰减和人类生病一样,是某个“核心组件”发生了异常,其他部分仍然完好,“那为什么不选择‘治病’,开发变革性功能材料,对电池进行精准、原位无损的锂离子补充,从而延长其寿命?”基于此,团队提出大胆设想——设计锂载体分子,将其注射进电池,对电池中的锂离子进行单独管控。
据介绍,锂载体分子需具备严格且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这种分子机制此前未见报道先例,无法依靠理论和经验进行设计。为此,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结合化学信息学,将分子结构和性质数字化,引入有机化学、电化学、材料工程技术方面大量关联性质,构建数据库,并通过机器学习进行分子推荐和预测,最终成功获得了锂载体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
合成这种分子后,团队验证了其符合各种严苛的性能要求,且成本低、易合成,和各类电池活性材料、电解液等有良好的兼容性。通过在真实锂电池器件上的实验证明,新技术可使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循环寿命从目前普遍的500至2000圈提升到12000至60000圈。
“无论是实现电池寿命的延长,还是避免大规模报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精准治疗’都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高悦表示,团队正在开展锂载体分子的宏量制备,并与电池企业合作,力争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和商品,助力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引领性发展。
相关文章
近日,全球首个可以自主换电的机器人发布。这款机器人,双臂可以凭借亚毫米定位的精度和柔顺控制算法,将电池和仓体精准对准。当电池总电量降到20%以下,无需...
2025-07-28 0
2024年,辽宁一重的厂房里开出个"大家伙"——3037吨重,70多米长,光"腰围"就有6米多。这堆钢铁被装上特制运输车时,288个轮胎同时转动才勉强...
2025-07-28 0
这是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拍摄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高 静 摄日前,由国际电信联盟主办的2025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在瑞士日内...
2025-07-28 0
半导体加工的难度之大是出了名的。它是现代工程中最复杂的成就之一,因为即便是制造一枚芯片,也需要极高的精度,涉及蚀刻、分层等数百个步骤。GaN HEMT...
2025-07-28 0
科技媒体Sfchronicle.com报道,美国在全球生物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通过国家战略投资和系统性布局正快速缩小与美国的...
2025-07-28 0
说到华为,大家都很熟悉。这是一家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公司,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华为是一家大公司,拥有很多的产品。例如华为的手机、电脑还有汽车,经常在...
2025-07-28 0
当人们还在抱怨笔记本性能瓶颈、台式机又笨又吵的时候,极摩客悄悄地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Evo-X2迷你电脑主机。一般人对迷你电脑这玩意儿没什么期待:一...
2025-07-28 0
AI将颠覆中医行业?AI将全面取代中医?你不可错过的深度解析!原创 夜雨 杏林新视野 “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结合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工程...
2025-07-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