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百余专家学者齐聚青岛西海岸,共话海洋工程创新发展新路径

抖音快讯 2025年09月09日 10:26 1 admin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杨雪 通讯员 叶宗秀

9月8日,作为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特色活动之一的“智汇深蓝——海工研发产业一体化创新发展对接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主办,百余位来自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央国企、高新技术企业家代表等齐聚一堂,聚焦海洋工程领域前沿动态,共同探讨海洋工程研发产业一体化的新内涵、新模式和新应用。

百余专家学者齐聚青岛西海岸,共话海洋工程创新发展新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崂山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院长张建民表示,中国海工院始终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依托“清华大学大工科下海”优势与青岛乃至山东区域海洋科技产业基础和应用场景高效结合,聚焦解决我国海洋工程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强核心、大平台、产业化”的运行模式、着眼于海洋工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着力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海工高端智能装备研发的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重点发展以海洋高端智能装备与无人化技术为特色的研发产业一体化新质能力,以科技创新和数智赋能推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

主题演讲环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高德利聚焦海洋钻井关键技术智能化发展,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智能装备等前沿技术在深海钻探效率提升、作业安全控制和油气采收率优化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与实施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围绕海洋科技创新与跨域协同发展——技术深潜-产业跃迁-人才重塑,探索海洋领域高质量发展路径,深刻论述了如何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的跨域协同,构建海洋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项目交流环节由清华大学团委书记王睿主持。华电集团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黄彪斌首先介绍了“全国首座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展现了绿色能源与海洋工程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胡振中围绕海工数智软件技术国产化研发项目作专题报告,系统阐释了我国海洋工程软件“卡脖子”技术的重要进展和发展方向,及其对推动海洋工程走向“少人化、无人化、远程化”的重要意义。

圆桌对话环节由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校友总会原秘书长郭樑主持,张建民院士、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国金、诚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大伟、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共同围绕“海洋工程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展开深度交流,从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到金融赋能,多维度探讨了海洋工程领域的协同创新机制,就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等关键问题达成多项共识,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施路径。

在成果推介交流环节,张建民院士带领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国海工院创新成果展区,重点展示了海洋新能源与水下能源动力、海工新材料、水下机器人与感知技术、海洋物联网与数智化工程等四大板块的创新成果。其中包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气动式波浪能转换装备、全栈自研的“物质再循环燃料电池技术”、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新型碳源技术,以及双模态水下巡检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本次活动通过主题演讲、项目交流、圆桌对话和成果推介的形式,有效促进了海洋科技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提升,为推动东亚乃至全球海洋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与会专家表示,此类活动为政产学研金服用各方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将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