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以停车为场景入口 松立集团用AI构造智慧城市新基建

热门资讯 2025年09月07日 13:40 1 admin

近日,青岛高新区祥源路、泰通路等10条路段的1400个路内泊位及滨河公园、澜湾艺术公园等9个停车场的707个路外泊位完成智能化改造,泊位数据接入青岛高新区静态交通管理云平台,实现辖区停车资源一网统管。

据悉,由松立集团提供技术服务的青岛高新区静态交通管理云平台,统一泊位数据接入标准,通过鱼眼视频桩等感知采集设备将市政道路、旅游景区、商业园区、住宅社区、酒店等路内、路外停车资源纳入管理平台。车主可通过慧停车App或微信小程序体验车位查询、预约、导航、支付等全流程智慧停车服务。该平台建成后,将极大提升青岛高新区静态交通现代化治理水平及市民游客出行体验。

成立于2014年的松立集团,以停车为场景入口,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抓手,持续拓展服务场景,已落地北京、上海、贵阳、金昌、连云港等全国40多座城市,管理泊位70多万个,服务车辆4000多万,为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智慧停车:“慧停车”为城市级静态交通治理搭载数字大脑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找车位”已成为司机们每次出门都很头疼的一件事。不过,家住青岛高新区中欧国际城的高先生,却不会再为找车位而犯愁。开学前的周末,高先生决定带娃去祥茂河公园露营,他提前打开慧停车App,查询目的地周边的停车场,很快就在公园旁边的祥源路上找到空闲泊位,从容地停下了车。

以停车为场景入口 松立集团用AI构造智慧城市新基建

祥源路上的鱼眼视频桩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

在祥源路上,记者发现路侧的鱼眼视频桩已经完全取代原来的停车收费人员,实现了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的 “无人值守、无感支付” 的智慧化管理。当记者的车辆驶入智慧停车泊位之后,慧停车App会自动推送停车入位成功的信息,入位时间、收费标准一目了然。

“找不到车位、停车难,其实根源在于停车信息的不对称,无法预知附近哪个停车场、哪条路上有空余车位。车主找车位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路上行驶时间。慧停车将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城市停车场景,将路内外停车泊位联网共享,让车主通过一个App、一个平台查询全城车位,在实现有位有序停车的同时,提升泊位资源利用率、周转率,发挥最大效能。”松立集团副总经理兼技术研究院院长王永向记者介绍。

在王永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不是看得见的硬件与平台,而是看不见的数据与算法。松立集团是行业首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停车场景的企业,基于庞大的停车数据,慧停车从车主、车辆、车场、道路、城市等多个维度梳理行业指标130多个,对车主、车辆、车场及城市停车进行精准画像与数据分析,可以为政府交通空间规划、动静态交通一体化治理、交警违停治理、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决策支撑和数据支持。比如基于停车大数据绘制的城市停车热力图,直观地展示了当前城市每个区域、不同时段的停车资源占用状况,政府规划部门可以据此规划建设停车资源,并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各个路段、车场的利用率、周转率,使每一个停车泊位发挥最大效能。

车场路云一体化:动静协同,赋能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随着AI大模型、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新兴技术的爆发式应用,松立集团对市民出行场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技术的更新裂变、出行场景的复杂多元化,对我们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始终保持对新兴技术的敏锐嗅觉,坚持核心算法自主化,夯实AI底座,深化服务能力,拓展应用场景,实现城市车场路云一体化治理。”松立集团董事长刘寒松给出了答案。

2025年3月,松立集团推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衢九章”静态交通大模型。“云衢九章” 大模型深度整合企业深耕行业十余年积累的40余城停车运营数据资源,建立覆盖车主行为、车场效能、道路负荷等多维度的分析指标体系,实现“车辆-泊位-路网”多元素协同交互,将政府监管、市场运营、公众服务深度耦合,形成覆盖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的动态优化机制,构建基于智能体的静态交通治理新范式。

松立集团与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商建立合作,通过AI大模型、全息感知、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通车辆、车场、道路、云端数据链路,落地自动泊车、一键接驾智慧场景。具备无人驾驶能力的车辆进入车场后,车主可提前下车,通过慧停车平台与车机系统的数据交互联动,在全息感知体系的引导下,车辆可自动规划行驶路线,规避沿线车辆、行人,驶入空闲或预约的泊位。车主下达一键接驾指令后,车辆自动启动行驶到指定位置,接上车主,避开拥堵出口,选择空闲出口驶离车场。新兴技术的进步让“人找车”转变为“车找人”,在节约停车时长的同时,给车主带来颇具未来感的停车体验。

以停车为场景入口 松立集团用AI构造智慧城市新基建

云衢九章大模型生成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方案

在城市大交通治理维度,“云衢九章”建立动静态交通数据协同分析机制,部署在道路上的高位相机、鱼眼视频桩等智能感知设备,在对停车场景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在实时感知、采集道路上的车流量等动态交通数据,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通过云衢九章静态交通大模型进行分析研判,生成动静态交通一体化治理方案,为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在重大活动保障、高峰时段疏堵等场景中,可联动交管部门动态调整道路临时泊位设置,并通过诱导屏、手机App、车机系统等多渠道信息发布系统引导车辆分流,有效提升道路资源利用效率。王永总结说,企业前期部署的用于停车管理的前端感知设备可深度复用为“感知层基础设施”,通过技术升级与数据联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改造,成为城市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的数据入口。

智慧场景:1+3+N数字城市云脑

场景仍在延伸。早在2021年,松立集团即推出1+3+N的数字城市云脑体系,以AI底座为核心,以星光物联平台、大数据平台、数字孪生平台为支撑,数字赋能智慧停车、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景区等多个场景。自此,松立集团从一家智慧停车企业蝶变为全国领先的智慧场景综合运营与技术服务商。

以停车为场景入口 松立集团用AI构造智慧城市新基建

1+3+N数字城市云脑

AI时代,“云衢九章”大模型从更高维度上拓展了松立集团的业务边界,企业深度参与了市南区、崂山区老旧小区改造、北九水游览区、仙山路立交、官路水库等城市更新建设项目,AI、数字孪生、全息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城市多场景治理提供平台支撑与数据支持。

从停车到行车,从车场到城市。十多年来,松立集团从城市治理和市民生活需求出发,依托青岛研发中心、济南技术研究院、山东省静态交通大模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坚持核心算法自主化,产出90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外观设计专利等累累硕果,转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从庞大复杂的场景与数据中挖掘价值,持续赋能政府、企业和用户。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