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6 日消息,自任天堂 Switch 2 发售以来,围绕该平台上第三方实体游戏的钥匙卡问题一直争议不断,例如育碧旗下《星球大战:法外狂...
2025-09-06 0
打开手机订票软件,输入“厦门到台北”,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两地地图上量着就350公里,跟从北京到天津差不多远,可实际航班里程却硬生生飙到898公里,原本25分钟就能到的路程,飞机得飞一个多小时。
更让人疑惑的是,2025年不少乘客发现,部分航班突然快了40分钟,不用再绕大圈子,这绕与不绕之间,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有人猜是怕遇到台风,有人说跟军事管控有关,可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台湾海峡台风多在夏季,可绕行全年都存在;要是单纯军事原因,为啥金门又能跟厦门通航?
先看一组真实数据:厦门高崎机场到台北桃园机场,直线距离350公里,按波音737的速度,25分钟就能落地。
可在2024年之前,多数航班得先往南绕到广东上空,再往东飞台北,全程898公里,飞行时间1小时30分钟起步,光燃油就多烧不少。
这种绕行直接影响着普通人的出行。之前有经常往返两岸的商人算过账:绕行航班的票价比理论直飞贵15%,准点率还低。
2023年厦门飞台北的航班准点率只有78%,不少人因为绕飞时遇到空域管制延误,错过重要会议。
不过2025年有了变化,M503航线新增了W121衔接航线后,部分航班不用再绕广东,航程缩短到600多公里,时间也压到1小时10分钟,票价还降了200块左右。
这变化背后,其实是两岸航线十几年的演进史。
2008年之前更麻烦,大陆飞台湾的飞机得先绕到香港上空,把“空管接力棒”交给香港情报区,再转交给台北,全程得飞1200多公里。
2008年签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才有了福州飞台北的北线,不用绕香港;2009年又加了厦门飞台北的南线。
可即便如此,还是没实现真正的“直线飞”,问题到底出在“天上的规矩”上。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飞机在天上飞,跟汽车在地上开一样,也有“管辖区”,这就是“飞行情报区”。
全球的空域都是按这个划分的,不是按国家或省份,而是按地面管控中心的位置来定。
比如厦门虽然离上海很远,但它的空域归“上海飞行情报区”管;台北的空域则归“台北飞行情报区”管。
这俩情报区就像两个相邻的交警支队,得有“交接手续”才能让飞机过界。
可麻烦的是,大陆的飞行情报区和台北的飞行情报区,没有直接的“交接通道”。就像两个小区之间没有门,你要从A小区去B小区,得先绕到C小区再过去。
之前厦门飞台北的南线,就是先把飞机交给上海情报区,再转到广州情报区,最后才交给台北情报区;
还有些航班会绕到日本福冈情报区,再转台北——这一绕,路程自然就长了。
而且飞机跨情报区时,还得飞到特定高度,之前是6600米以上,现在有些航线降到6000米,这是为了避开低空的航班和气流,保证安全。
就像高速公路的“超车道”,得够速度才能上,避免跟慢车混在一起。
除了情报区,还有“禁航区”这个隐形障碍,台湾海峡中间有R8、R9、R11、R5四个禁航区,就在海峡中线以东,这些地方不让民航机飞,就像地上的“禁区”,只能绕着走。
其实这种禁航区很常见,北京故宫上空、上海迪士尼上空都有,主要是为了安全,毕竟飞机要是在这些敏感区域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有了“天上的规矩”,还得有“地上的政策”配合,大家常说的“大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现在还没完全实现,通航这块就卡在上空的“交接机制”上。
2009年虽然定了南北两条航线,但这两条航线都是“指定路线”,不是“自由直线”,飞机必须按这两条线飞,不能随便抄近路。
比如遇到台风天,南线没法飞,飞机也不能改直线,只能转北线绕温州上空走。
之前2023年南海台风时,厦门飞台北的航班全改了北线,全程飞950公里,比平时还多飞50公里。
不少乘客吐槽“绕得更远了”,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没有政策允许的直飞航线,只能走现有的指定路线。
不过也有例外,就是金门的“小三通”,2001年就开通了厦门到金门的海上航线,从厦门五通码头坐船到金门,再从金门飞台北,全程也就1个半小时,比厦门直飞台北的绕行航班只多20分钟,可票价却便宜300块左右。
为啥能这样?因为“小三通”是专门针对金门、马祖这些离岛的政策,空域和海域管理更灵活,不用走南北线的大绕路。
最近几年,航线优化一直在推进,最明显的就是M503航线。
这条航线2015年就获得国际民航组织批准了,属于上海飞行情报区的民用航线,之前主要走北线,2024年4月加了W122、W123衔接航线,2025年又加了W121衔接航线,相当于在上海和台北情报区之间开了“便捷通道”。
现在走这条优化航线的飞机,不用再绕广州或福冈,从厦门起飞后,直接往东北方向飞,到指定点交给台北情报区就行。
而且为了安全,新航线的高度定在9000米以上,跟金门、马祖的低空航线差了3000多米,不会有飞行冲突。
数据显示,优化后厦门飞台北的燃油成本降了50%,日均有65架次航班走这条线,其中80%是两岸航班,这也是2025年航班变快、变便宜的原因。
2024年冬天的航班计划也有大变化,福州机场到台北桃园、松山、高雄的航线,每天超过3班,比之前多了1班。
厦门机场还优化了中转流程,比如从厦门飞台北的乘客,不用再提前2小时到机场,1小时40分钟就能办完手续,地面保障效率提了20%。
最方便的是早高峰,厦门到台北每天有7班快线,用的是宽体飞机,能坐300多人,比之前的小飞机多载40%的人,早上赶去台北开会,中午就能飞回来,比之前方便多了。
之前民进党曾说这条航线“影响安全”,可事实是,M503航线是国际民航组织批准的民用航线,所有航班都按国际规则报备,2025年运行以来没出过一次安全问题。
台媒也报道过,这条航线“缓解了两岸航班拥堵”,说到底,优化航线是为了方便两岸人出行,跟安全没冲突。
现在不光是航线在优化,两岸的交通基建也在往“一体化”走。
大家都知道的京台高铁,大陆段已经基本完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也通了,从福州到平潭只要1小时。
平潭到台北就剩130公里,预计2035年全线通车,到时候坐高铁去台北,可能比坐飞机还方便,毕竟不用提前去机场,也不会受天气影响。
还有“小四通”工程,就是福建和金门、马祖的通水、通电、通气、通桥。
通水工程已经运行好几年了,到2023年底累计给金门送了3000多万吨水,解决了金门的缺水问题。
通电、通气的大陆侧基建也完工了,就等后续衔接;通桥的规划也在推进,要是金门到厦门的桥通了,从厦门开车就能到金门,再转车去台北,更方便。
厦金大桥正在修建中
这些基建其实都在为“空域更开放”打基础,现在M503航线的优化只是开始,随着两岸交通联系越来越密,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便捷航线”,甚至实现真正的“350公里直线飞”。
到时候厦门飞台北只要25分钟,跟坐高铁从北京到天津一样快,两岸人的往来也会更频繁,毕竟不管是天上的航线,还是地上的大桥,最终都是为了让两岸走得更近。
说到底,厦门飞台北绕不绕,不是简单的“想不想”,而是“能不能”,受限于空域规则和政策机制。
但从2008年绕香港,到2025年航线优化,再到未来的京台高铁,能明显看到“绕的路越来越短”。
相信再过几年,“350公里直线飞”不会再是难题,两岸人往来会像走亲戚一样方便。
相关文章
IT之家 9 月 6 日消息,自任天堂 Switch 2 发售以来,围绕该平台上第三方实体游戏的钥匙卡问题一直争议不断,例如育碧旗下《星球大战:法外狂...
2025-09-06 0
河北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壮丽自然风光,也有深厚历史文化。以下是按类型精选的必玩目的地,适合不同出行偏好:一、自然风光类1. 承德避暑山庄(5A)中国四大...
2025-09-06 0
微软支持的Lumenisity研究团队近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中空光纤电缆,并声称其信号损失为光纤历史上最低,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在《Na...
2025-09-06 0
相信每一个看完9.3阅兵的中国人,都会感到心潮澎湃!隔着屏幕就足够震撼,更别提在现场的观众了。一众名人也纷纷晒出自己的观礼邀请函。他们有战功赫赫的英雄...
2025-09-06 0
【本期导读】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城楼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025-09-06 0
近日,一批由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内某科研机构引进的非洲爪蟾,经海口海关所属三亚海关隔离检疫合格后顺利放行,该批非洲爪蟾将用于科学实验,是海南自由贸易港...
2025-09-06 1
打开手机订票软件,输入“厦门到台北”,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两地地图上量着就350公里,跟从北京到天津差不多远,可实际航班里程却硬生生飙到898公里...
2025-09-06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