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考古学家接下来应该挖哪里?人工智能说“往有水的地方挖”

健康生活 2025年09月02日 02:35 1 admin
考古学家接下来应该挖哪里?人工智能说“往有水的地方挖”

地球是一个奇迹

科技|全球

考古学家接下来应该挖哪里?人工智能说“往有水的地方挖”

2014 年,从拉巴斯飞往鲁雷纳瓦克 的航班上,俯瞰亚马孙丛林的航拍景象。OpenAI 近日公布了 “OpenAI to Z 挑战赛 ” 的获胜者,该赛事旨在帮助考古学家无需挥舞弯刀开辟道路,而是借助机器学习技术穿透茂密雨林。|国家地理图片集

考古学家接下来应该挖哪里?人工智能说“往有水的地方挖”

在数百万平方英里茂密的亚马孙雨林深处,或许埋藏着数以万计的隐秘考古遗址。遗址中出土的石器与岩画,正是可追溯至1.3万年前的古代文明留下的有力实证。

然而,这片雨林横跨9个国家,如今仍是数百个原住民群体的家园,其辽阔的面积让考古学家很难通过实地勘察找到这些隐藏的遗址。如今,研究人员正越来越多地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寻求突破。

也正因此,两位考古学家近期与OpenAI(ChatGPT的开发公司)展开合作,发起了一场公开竞赛——鼓励科技爱好者利用海量卫星图像和远程传感器数据,探寻未被发现的考古遗址踪迹。

周四公布的“OpenAI to Z挑战赛 ”结果显示,一支三人团队脱颖而出。他们在亚马孙地区发现了67块不同区域,每块区域面积约1平方英里。团队认为,这些区域可能藏有具备历史价值的古代遗址,也能为后续实地勘探提供潜在起点。此次竞赛的评委包括埃及古物学家萨拉·帕尔卡克(Egyptologist Sarah Parcak)与中美洲考古学家克里斯·费舍尔(Mesoamerican archaeologist Chris Fisher)。

这支自称为“黑豆”的获胜团队,以多个公开数据集为基础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这些数据集涵盖远程传感激光雷达(LiDAR)数据、来自谷歌地球引擎的卫星图像,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数字高程模型等。

团队表示,之后他们运用OpenAI的GPT-4o模型,学习亚马孙雨林中已知考古遗址的分布规律,并将其与亚马孙未勘探区域(主要位于巴西境内)进行对比,最终筛选出数十个可供未来勘探的坐标点。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识别出的多个区域,似乎都沿水体呈集群分布。

“从常识角度来看,我们的研究结果其实很合理,”获胜团队成员表示。毕竟,古代文明往往会在易获取水源的区域发展繁荣。

他补充道,若能在几周内快速处理数百万平方英里的地理数据,考古学家无需先依赖实地工作,就能更轻松地发现遗址分布规律。此次竞赛的冠军团队获得了25万美元现金奖励,以及使用OpenAI premium(高级版)产品的额度。

考古学家接下来应该挖哪里?人工智能说“往有水的地方挖”

这张激光雷达卫星图像显示的是内格罗河(Rio Negro)——亚马孙河最大的支流之一。OpenAI考古挑战赛的获胜团队已识别出67块面积各约1平方英里的独立区域,他们建议勘探人员对这些区域展开调查,以寻找潜在的古代遗址。其中不少区域都临近水源。|国家地理图片集

人工智能:考古学家的“新工具”

对研究古代文明的探索者而言,机器学习并非全新工具。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考古学家帕尔卡克,过去几十年在探索埃及、突尼斯等国时,就已使用过卫星图像、热成像技术以及激光雷达——这种技术通过飞机或无人机搭载传感器发射脉冲,并观测脉冲反射情况来获取数据。

她表示,这些成像工具与技术,结合经过训练、能在数据中识别规律的机器学习,已帮助她在已知考古遗址范围内发现了数千处此前未知的聚落与墓葬。

但更先进的AI模型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不再局限于已确认的考古目标,而是为考古学家发掘出全新的待探索区域。

如今,随着海平面上升、植被扩张或消退,再加上人类建设与迁徙过程中对珍贵历史遗迹的遗弃或破坏,全球范围内许多遗址正逐渐消失。“在地球及其现存一切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我们记录现状的时间非常有限,”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的考古学家费舍尔坦言。

帕尔卡克与费舍尔表示,评委们之所以选择“黑豆”团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方法易于复制,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分析中创新性地整合了多个公开数据集。

“他们的PDF概述几乎可以直接提交给《考古科学期刊》,”帕尔卡克评价道,“整个研究流程与遥感领域研究者的常规流程高度吻合。”

伦理挑战与原住民关切

尽管帕尔卡克和费舍尔认为,此类竞赛能推动考古学走向大众化,让全球非专业人士也能参与历史保护,但其他专家却警告,这类活动可能引发资源滥用问题。

今年早些时候OpenAI宣布这项挑战赛时,批评者就指出,该公司并未咨询亚马孙目标区域附近的原住民群体——对于如何对待当地考古遗址与文化遗产,这些群体或许持有不同意见。此外,这些原住民可能也反对未经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随意浏览涉及他们家园、社区与历史的详细地理数据。

同时,OpenAI还因推广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受到批评,这一技术也引发了行业内对伦理标准的广泛讨论。据诉讼文件显示,一名16岁男孩在自杀前曾向OpenAI的免费ChatGPT工具倾诉心声,其父母已对该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其“未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危及未成年人及其他弱势群体”。

据《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该竞赛宣布后,巴西原住民事务部要求OpenAI暂停竞赛,直至其明确竞赛目的。OpenAI的一位发言人向国家地理表示,公司始终遵守当地法律,并与当地机构保持沟通,确保竞赛参与者使用的所有数据均为公开数据。

帕尔卡克补充称,提供给参赛者的数据集,不包含任何已知存在“与世隔绝原住民群体”的区域。 获胜团队向国家地理透露,他们计划将研究成果分享给考古学家与地质学家,以完善其预测模型,但目前暂无计划实地探访这67处遗址。“在采取任何行动前,我们会仔细考量如何避免干扰当地人群的生活,”赵瑶强调。

帕尔卡克与费舍尔表示,随着联邦政府对考古学的资助逐渐减少,他们预计会有更多私营企业推出类似竞赛。“我们这个领域必须直面一些棘手的问题:为获得支持,愿意采取何种方式?”帕尔卡克说,即便这意味着要与硅谷科技巨头合作。

不过她也补充道,自己并不认为AI会取代考古学家。“它本质上是在拓展遥感科学家50年来一直使用的技术规模。”

撰文:Mohana Ravindranath

编译:Arvin

校对:钱思琦

版式设计:钱思琦

考古学家接下来应该挖哪里?人工智能说“往有水的地方挖”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考古学家接下来应该挖哪里?人工智能说“往有水的地方挖”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