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智博会前瞻·解锁新图景②丨一座“会思考”的城市加“数”前进

游戏天地 2025年09月01日 07:34 1 admin

当城市拥有了“会思考”的大脑,将展现出怎样的新面貌?从智能感知毫米级水位变化,到暴雨前夕精准推送预警信息;从桥梁隧道健康状态的数字孪生监测,到城市隐患的AI识别与秒级处置——重庆,正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城市建设,将数字城市的蓝图,转化为巴渝大地的日常现实。

2023年4月,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吹响了全市数字化建设的“冲锋号”。两年多来,在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下,重庆这座超大城市正不断加“数”前进。

智博会前瞻·解锁新图景②丨一座“会思考”的城市加“数”前进

重庆城市风光。第1眼TV-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当前,数字化不断向各行各业延伸覆盖,成为撬动改革、引领发展的“加速器”,重庆不仅构建起“一张网”“一块屏”的智慧治理方式,更在防汛减灾、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实现从“人防人控”到“智防智控”的跨越。

01

智慧防汛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


走进沙坪坝区气象局,大屏幕上跳动着嘉陵江流域的雨情数据,绿色代表小雨,黄色代表中雨,蓝色代表大雨,当监测站点降雨突破50毫米,红色预警便如信号灯般亮起。

智博会前瞻·解锁新图景②丨一座“会思考”的城市加“数”前进

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受访者供图

“你看这些橙黄色色块,正向着磁器口方向移动,3小时内大概率下中到大雨。”沙坪坝区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动态云图和雷达回波,这套系统将复杂的气象数据转化为一目了然的“风险地图”。

除了应对汛情等自然灾害,地下塌陷等风险也能用AI“算”出来。点开该系统的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应用,可以看到,小龙坎广场周边道路以不同的色块标注。工作人员介绍,“如果路段被标注为黄色,就代表该路段地下塌陷风险等级较高,需要立即前往查看。”

此外,这个地图,还集成了嘉陵江流域川渝等地区12个部门41类相关数据,汇聚了2800余个气象站、32个水文站的实时信息,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以前跨部门要数据得人工跑,现在鼠标一点,全流域情况清清楚楚。”沙坪坝区气象台副台长李黎表示,通过3D模型,系统能够提前72小时预测洪峰到达时间、淹没范围和水深情况,真正实现了“防患于未然”。

事实上,早在暴雨来临前,这些预警信息,就已经抵达市民终端。

“重庆市气象台提醒,您所在的地区已出现大暴雨,预计仍将持续,致灾风险高,请注意防范和及时避险。”今年夏天,重庆不少市民在暴雨来临前,都收到了一条精准推送的预警短信。

重庆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气象台判定某区域将出现特别极端天气时,可实时获取该区域内三大运营商基站识别到的所有手机号码,从而实现预警信息的精准推送,让市民提前做好避险准备。

从风险精准预警,到预警短信秒达,这些数智化手段不仅持续提升着城市综合效能,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更将安全感切实送到了每一位市民心中。

02

桥隧管家

数字孪生畅通城市“主动脉”


重庆拥有超过2万座桥梁,仅跨长江、嘉陵江的特大桥就达105座。桥隧设施是城市交通的“生命线”,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和城市秩序。然而,传统的人工巡查存在效率低、覆盖面窄、响应滞后的问题。

“去年底,江北区桥梁安全隐患整治工程(一期)项目建成投用,全区200余座桥隧设施共安装614个传感设备、208个可视化监控点位,智慧监管覆盖率提升至80%。”江北区城市管理局市政设施管理所主任贾迪斐介绍,这一项目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桥梁的应力、位移、振动等关键数据,结合AI算法分析,精准识别结构异常,实现“病害早发现、风险早预警”。

智博会前瞻·解锁新图景②丨一座“会思考”的城市加“数”前进

智能感应装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在智能监管系统的支撑下,江北区创新构建了“集—巡—管—处—治”全链条管理体系,这也是重庆市首个智能“监管—处置”一体化桥隧安全保障体系。

走进位于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的指挥大厅,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桥隧实时状态。据了解,“桥隧智慧管理”系统整合全市桥隧健康状态、巡检养护等数据,实现集中可视化监管。多部门协同事件可直报市级治理中心,指令跨区域、跨层级高效流转,彻底疏通管理堵点。

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已完成2295座城市桥梁和181座隧道的基础数据加载,中心城区24座跨江大桥实现结构状态在线监测,接入视频监控、传感器、巡检机器人等感知设备达8040个。系统运行以来,已闭环处置涉水桥梁桥墩冲击预警405件,为桥隧安全构筑起“智能防线”,数智赋能让安全防线延伸至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隧。

智博会前瞻·解锁新图景②丨一座“会思考”的城市加“数”前进

江北区桥隧健康监测平台。受访者供图

03

“数字大脑”

城市治理能级提升


数字重庆建设中,依托全市统一数字化平台搭建的三级治理中心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数字大脑”。

在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数智赋能城市治理处处可见。巨大的屏幕上光点跃动,实时映射城市运行态势。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一条实时告警信息弹出:“小龙坎广场公厕附近垃圾桶旁有乱堆物料,请及时处理。”

智博会前瞻·解锁新图景②丨一座“会思考”的城市加“数”前进

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当系统抓取到这一信息后,便发出预警,再形成工单,派发到相关人员的终端设备。从事发、上报到交办,几乎秒级完成。当负责的人员将事件办结后,上传图片到“数字大脑”,经核对后完结工单。

“一张网”就像是城市的“数字大脑”。在这张屏可以看到沙坪坝区城市运行情况,会进行全天候、全时段、无间隙实时监测。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沙坪坝区已在桥梁、化粪池、积水点、井盖等关键点位布设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降雨量、树木状态、垃圾满溢等状况。

同时,共享近3万路公安“雪亮工程”摄像头资源,借助AI视频分析,建立了68类智能识别场景,实现对各类隐患的自动抓拍和预警,完成从“人海巡逻”到智能巡检的跨越。

事实上,重庆三级治理中心已实现全域安全“一张网”。在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依靠汇集了1362万个感知设备的一体化数据底座,重庆市一体化数字平台具有更强的感知预警能力,形成全市事件隐患风险“一图掌控”能力和“看得见、呼得通、调得准、控得全、处得快”的城市治理新质战斗力。

三级治理中心在城市发展、服务、治理中发挥引擎驱动作用。到2025年底,重庆将全面建成贯通市、区、街镇三级的实战化治理中心,持续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从智能预警到自动派单,从无人巡查到闭环处置,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如今,数字化浪潮正奔腾在巴渝大地,一座数字化城市呼之欲出。

第1眼TV-华龙网 李舒/文 董进/审核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