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手机不香了?全球爆卖250%,这个赛道正悄悄造反!

热门资讯 2025年09月01日 02:29 1 admin

手腕上的微手势控制客厅灯光,耳机自动生成会议纪要,眼镜扫一眼就完成支付——这些曾属于科幻的场景,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静默革命:当智能手机出货量陷入停滞,智能眼镜市场却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高达110%,AI眼镜细分市场更是猛增250%。

手机不香了?全球爆卖250%,这个赛道正悄悄造反!

这场从“手持”到“穿戴”的转变,不仅仅是设备的更迭,更是人机交互方式的根本性重构。消费者的注意力正从手机屏幕分散到眼镜、耳机、手表等多元设备上,形成一个围绕个人感知的终端矩阵。

01 智能眼镜爆发:从极客玩具到日常工具

2025年成为智能眼镜的转折点。市场上平均每月发布3-5款新品,全年预计有30余款AI眼镜面世,被行业称为“AR眼镜产品大年”。

Meta凭借Ray-Ban系列保持领先地位,市场份额高达73%,其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00%。但更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品牌的快速崛起:小米AI眼镜仅上市一周就跻身全球销量第四,预计全年销量达30万台。

什么推动了这波增长? 答案在于产品从“追求酷炫”转向“解决刚需”。最新一代智能眼镜不再强调华丽的AR效果,而是聚焦实用功能:语音操控家电、实时翻译、快捷支付。这些场景化应用让智能眼镜从极客的玩具变成了大众的生产力工具。

技术突破同样关键:碳化硅材料应用于光学镜片,解决了不同光照环境下的视觉干扰问题,使AR显示更加清晰自然。硬件成本也在迅速下降,光波导模组等关键部件成本已降低40%,为普及铺平道路。


02 手机市场分化:存量博弈中的AI突围

与智能穿戴的火热形成对比,智能手机市场正面临挑战。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仅增长1%,中国市场甚至同比下降4%,延续了存量博弈的态势。

然而,一片红海中依然有亮点闪现。小米在东南亚市场时隔四年重登榜首,传音凭借入门机型组合获得17%的同比增长。这些成功案例揭示了一个趋势:在整体市场停滞时,精准定位特定市场和人群依然能够创造增长机会。

AI成为手机厂商的核心突破点。2025年全球三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将支持生成式AI功能,预计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40%以上。端侧AI算力的提升让手机能够本地运行大模型,提供更快速、更隐私的智能体验。

手机不香了?全球爆卖250%,这个赛道正悄悄造反!


手机的未来在哪里? 或许不再是追求性能参数的堆砌,而是如何更好地融入智能设备生态系统,成为个人终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而非唯一的中心。


03 生态协同:消费电子的下一场竞赛

智能眼镜的发展路径揭示出行业的演进逻辑:传统眼镜→音频眼镜→拍摄+音频眼镜→多模态AI眼镜→AR眼镜。这不仅是功能的叠加,更是生态协同能力的层级式提升。

苹果公司正在加速布局:宣布额外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AI发展,今年已收购约7家相关企业,明显在构建跨设备的智能体验。微软则通过Windows 11全面嵌入AI能力,让PC成为智能生态的重要组成。

生态协同的魅力在于创造锁定效应:一旦用户购买了某个品牌的多款设备,其换机成本将显著提高。华为智能眼镜2整合鸿蒙生态,与手机、手表等设备无缝连接,提供了跨终端的一致体验。

这场竞赛的关键不再是单一产品的性能,而是整体体验的流畅度。能够实现设备间无缝协作的企业,将在未来的消费电子市场获得更大话语权。

消费电子产业正在从“单一核心终端”模式向“多元场景设备”矩阵演进。投资机会不再局限于某个热门产品类别,而是分布在整个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从精密制造到柔性显示,从影像传感器到AI算法。

那些在多个细分领域布局、具备技术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更有可能在这波转型中获益。消费电子ETF(159732)覆盖了消费电子产业50家优质上市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智能终端多元化发展的便捷工具。

科技行业的迷人之处在于:真正的变革来临时,很少敲锣打鼓,而是静默地融入日常生活。当我们某天突然发现手机不再那么不可或缺时,一场终端革命已经悄然完成。


本文数据来源于Counterpoint、IDC、Canalys等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以及各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和财报披露。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等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3.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4.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5.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6.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7.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8、文章所提个股不做推荐。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