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2025数博会:专家学者共探 “数智赋能信用创新”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31日 16:59 2 admin

8月27日,第一届中国信用与数字经济交流活动在贵阳举行。作为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国家数据局、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中央党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政产学研用”的近200名嘉宾齐聚,就“数智赋能信用创新”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为贵州率先在全国建设“人工智能+信用经济”标杆积极建言献策。

2025数博会:专家学者共探 “数智赋能信用创新”

活动现场。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行业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充足、多元的数字化资源为信用行业发展提供了“数据矿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正深度融入信用行业,推动信用行业围绕新场景、新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催生了“信用+AI”“信用+大数据”等创新应用。

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各地也充分把握数据要素发展机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助力信用行业全面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省信息中心全力支撑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了贵州一体化综合信用平台,实现全省信用数据归集共享。通过政务大模型底座赋能信用场景建设,将信用数据服务于实体经济、政府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

在第一届中国信用与数字经济交流活动现场,专家与嘉宾聚焦信用经济议题,提出真知灼见。

2025数博会:专家学者共探 “数智赋能信用创新”

活动现场。

“数字信用、数字征信是数字金融乃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高明透露,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11.6亿自然人、1.4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已成为全球数据规模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他表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更加强调服务数字经济和促进数实融合的根本宗旨,更加倡导“金融为民、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更加重视前沿技术金融应用的安全自主可控,更加注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的融合创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教授王伟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出高度数字化驱动的特征、智慧化运行的趋势,数字经济与信用治理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效的信用治理,同时信用治理也高度依赖数字技术的支撑。在数智赋能信用创新方面,他提出了确立数字与信用的互动格局、数字赋能公共信用与信用监管、推动市场化信用信息的数字化利用等建议。

在主题演讲环节,钱塘征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来自业界的嘉宾分享了各自探索信用经济的生动实践和经验总结;在圆桌会议环节,北京信世界社会创新发展中心常务理事兼执行主任张子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上海市联合征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良贵、零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兰春嘉、商安信(上海)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翔等,就可信数据空间在信用领域的应用创新进行了对话论道。

2025数博会:专家学者共探 “数智赋能信用创新”

活动现场。

国家数据局发布的《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要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等五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的系统布局。

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全新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贵州面临什么机遇?可信数据空间在信用领域的又有什么创新应用场景?与会嘉宾认为,尽管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面临数据融合不足、应用场景缺乏、所有权与数据共享面临整合障碍等难点,但贵州应依托坚实的数据基础与先进技术,实现跨行业深度应用与创新发展。比如,以信用大模型为指引,借助AI创新平台与应用市场,探索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新路径,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信用动能”,更为数字经济治理贡献“贵州方案”。

2025数博会:专家学者共探 “数智赋能信用创新”

活动现场。

与会专家认为,信用经济的兴起为贵州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动能。结合国务院最新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建议贵州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构建“数据—信用—价值”新闭环,将人工智能作为信用经济的核心生产力和新型基础设施,围绕“聚数、用数、赋智、兴业、善治”五个维度,打造“数据驱动、信用赋能、场景牵引、产业集聚、治理现代化”的信用经济发展新模式。(文/图 陶陶)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