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中芯国际业绩爆发,市值近万亿预示半导体大国崛起?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30日 19:05 1 admin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中芯国际市值突破万亿大关,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里程碑式跃升!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爆破点。

中芯国际业绩爆发,市值近万亿预示半导体大国崛起?

2025年8月28日,中芯国际(688981.SH)披露半年报:营收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净利润达230亿元暴增39.8%。次日股价飙升至119.22元创历史新高,市值直逼万亿关口。此前在港股市场,其股价单日涨幅超10%,总市值突破4975亿港元。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博弈加剧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打破'中国芯'只能依赖进口的刻板印象,晶圆代工业务收入达242.1亿美元(约17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6%,14nm先进制程良率提升显著,28nm以上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超95%。而同期全球半导体行业平均增长率不足5%。

从最新财报看,14nm节点已成为中芯国际的重要增长点,贡献营收超过40亿元,良率表现已接近台积电同代水平。在外部设备受限的背景下,中芯国际通过国产蚀刻机和光刻胶的协同优化,逐步实现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构,中芯国际用成熟设备的深度挖掘替代对尖端设备的依赖,证明了自主研发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通过持续投入与工艺迭代逐步实现的。

中芯国际业绩爆发,市值近万亿预示半导体大国崛起?

双轨战略下,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与先进工艺之间找到了平衡点,40nm以上制程贡献了超过六成的营收,成为稳定发展的基石,而14nm等先进制程则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年营收增幅达到200%。面对台积电南京厂因政策限制难以扩大28nm产能的局势,中芯国际抓住机会,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在汽车芯片领域快速布局,为比亚迪等车企提供IGBT晶圆,上半年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7%。这种策略不仅强化了供应链的安全性,也推动了技术的持续突破。

国家大基金三期2500亿的注资中,中芯国际获得420亿用于北京亦庄厂建设,这一动作释放出强烈的信号。相比美国CHIPS法案中50%补贴的拖欠情况,中国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正在加快设备国产化的步伐。北方华创的28nm刻蚀机已经逐步导入中芯产线,这不仅提升了产业链的自主性,也加速了技术突破的进程。这种市场与政策的协同效应,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也让外界对“中国十年造不出高端芯片”的说法开始重新审视。

中芯国际业绩爆发,市值近万亿预示半导体大国崛起?

当格芯退出10nm以下研发,联电缩减28nm资本开支,中芯国际逆势扩产,深圳坪山工厂40nm产线Q3投产即获小米、OPPO百亿订单。这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棋局,正将成熟工艺的成本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近期晶圆代工报价普涨8%,中芯却通过客户绑定协议锁定25%产能的长单。市场低谷期的超前布局才是产业王者之道

中芯国际万亿市值不仅是资本市场的认可,更宣告中国半导体从“技术代工”到“规则制定”的质变。14nm自主可控将重塑全球产业链,长江存储已用中芯代工的控制器芯片取代三星供货。但警示犹在:设备国产化率仍不足40%,需警惕美国可能升级DUV光刻机限令。

中芯国际业绩爆发,市值近万亿预示半导体大国崛起?

中芯国际的崛起揭示一个被忽视的真相:西方技术封锁反而加速‘东方炼芯术’的成熟。当我们讨论万亿市值时,真正焦点应是其背后200家国产设备商、3.5万工程师构筑的产业生态。

中芯国际业绩爆发,市值近万亿预示半导体大国崛起?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