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美国光想着制裁中国,到最后却发现ai产业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30日 00:18 1 admin

前沿导读

根据我国中央广播电视台旗下新媒体账号玉渊谭天在个人作品中表示:

美国在今年7月份突然宣布说要大搞基建,投入大量资源去新建用以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数据中心。美国要聚集力量来保持自己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尤其是要对中国实现领先。

美国光想着制裁中国,到最后却发现ai产业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不过美国民众的反响却并不好,至少有24个州出现了反对新建数据中心的声音。在这些反对的声音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群体都提到了一个词,电力。

资源短缺

根据美国能源部所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美国数据中心的年度总耗电量已达到176太瓦时(TWh),占全国总用电量的4.4%,这一比例在短短五年前尚不足2%。耗电量的大头就是与ai相关的计算系统,其占据了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20%-50%。

将数据具象化,美国Open AI公司所开发的GPT-4大语言模型在持续14周的训练过程中,消耗了高达42.4吉瓦时的电力,日均耗电0.43吉瓦时,这个数据相当于2.85万户欧美家庭的日均用电量。

美国光想着制裁中国,到最后却发现ai产业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根据《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指出,GPT系统每天响应的请求数据在2亿个以上,这大约会消耗50万度电。这样的耗电量远高于传统数据处理的需求,ai处理任务的能耗已经达到了常规云服务的三倍以上,电力供应是美国ai产业急需要面对的难题。

玉渊谭天在个人作品中拉取了美国家庭电力传感器数据的分布信息,发现有超过100万个传感器分布在全美国94%的家庭中。这些传感器的作用是实时感知美国电网的状态,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叫做总谐波失真。

美国光想着制裁中国,到最后却发现ai产业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谐波失真简单来说就是电流中的不稳定噪音,噪音越大,电流就越不稳定。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用户家中的灯光不断闪烁,甚至是直接停止运行。如果该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所带来的问题就是直接影响美国群众的日常生活。

在谐波失真严重的地区,几乎都紧挨着美国的数据计算中心。

美国光想着制裁中国,到最后却发现ai产业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厂商都在ai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其建设的数据中心里面有电力保护措施,一旦发现可能造成影响的不稳定电流,这些数据中心可以瞬间切换到备用电源。

但是一旦出现电源切换的情况,美国的东部电网会面临着1500兆瓦的超大负荷切除,这会导致电网频率和电压数值瞬间上升,从而整个相关联的地区都会出现电力停滞的情况,这将会波及6500万美国居民的正常生活。

基础建设

美国的电网设施主要建设于1960年代和1970年代,美国电力研究所电网专家威尔逊表示,在过去几十年当中,美国的电力负荷增长基本停滞,而如今数据中心带来的需求激增,使得电网系统成本需要重新分摊到更多用电主体上。

根据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在去年6月份的一项分析发现,受数据中心影响,到2030年,美国电费平均将上涨8%,而在弗吉尼亚州等地,涨幅可能高达25%。

持续的电费增长,是美国群众反对美国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原因。

美国光想着制裁中国,到最后却发现ai产业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推动ai发展的美国大企业坚称没有将成本转嫁给居民或者小企业的想法,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美国企业游说监管机构,要求将部分升级成本分摊给所有用户,并且还辩解称发展数据中心可以带给当地就业机会,一切都是值得的。

根据麦肯锡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5至2030年间,全球企业为满足AI需求的投资总额预计将达6.7万亿美元。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这四家来自于美国的ai巨头在2025年的投入资本将创下364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这种巨量的技术扩产,所带来的电力需求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美国光想着制裁中国,到最后却发现ai产业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而中国在这些年的发展当中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更加注重利用绿色资源来发电。中国的ai技术与产业规模是同步发展的,ai技术的持续增长,也推动了中国在基础建设上面的不断完善。拥有不断完善的电力基础设施,中国ai技术的发展也会更加顺利方便。

中国在ai产业上面的发展思路清晰,并没有出现美国这种技术与资源互相打架的情况,这种清晰的发展思路,将会让中国企业在未来的ai竞争中脱颖而出。虽然中国企业的ai技术和芯片产业现在看来比美国略差一些,但是中国企业擅长打持久战,时间越长,中国企业的优势越明显。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