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中建研科技积极参与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9日 02:51 1 admin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两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中国主持的第二个大型中微子实验,首要科学目标是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振荡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对于人类了解物质微观的基本结构和宏观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微子极具“穿透性”——它能轻松穿过地球,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极低。想精准捕捉到它,就必须彻底隔绝地面的振动、温度变化、电磁干扰等一切“干扰项”。这也让实验建筑的设计逻辑变得尤为特殊,因此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建筑选址于广东江门开平市打石山地下700米处。核心探测器为有效质量达两万吨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中心探测器),安置于地下实验大厅44米深的水池中央。直径41.1米的不锈钢网壳作为主支撑结构,承载了包括35.4米直径的有机玻璃球、两万吨液体闪烁体、两万只20英寸光电倍增管、两万五千只3英寸光电倍增管以及前端电子学、电缆、防磁线圈和隔光板等众多关键部件。

中建研科技积极参与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

△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

中建研科技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委托,自2014年起,积极参与实验核心建筑——中心探测器的方案设计与全程技术咨询,以专业建筑技术为这一“大国重器”筑牢硬件根基。

十载耕耘助力“大国重器”

科技报国彰显央企担当

近十年来,中建研科技围绕中心探测器,紧跟项目推进节奏分阶段开展工作,每一步都力求精准高效。

2014年7月:锚定结构方向,提出可行的结构方案

接到“中心探测器结构方案咨询”任务后,团队首要工作是深度研判探测器的技术需求,最终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不锈钢单层网壳+有机玻璃球”复合结构体系——网壳承担承重功能,有机玻璃球罐用于储存液体闪烁体。团队反复细化网壳分格尺寸、有机玻璃球壁厚、支撑构件参数,完成方案图纸绘制与报告编制;同时开展模拟计算进行多维度验证,形成的计算报告为方案可行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建研科技积极参与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

△中心探测器采用“不锈钢单层网壳+有机玻璃球”结构体系

2015年12月:优化设计细节,适配实际需求

依据专项任务书,项目团队针对设计细节开展精细化优化。例如,结合探测器毫米级(mm)的安装精度要求,进一步严控网壳节点定位误差。每一项调整后,均通过专业软件验算结构应力与位移,确保性能安全可靠,最终形成结构优化方案报告,为后续设计深化奠定基础。

中建研科技积极参与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

△左图为中心探测器内部的有机玻璃球及光电倍增管,右图为位于水池内(尚未灌水)的中心探测器外部图

2016年9月:开展足尺节点试验,筑牢安全防线

有机玻璃球节点连接是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探测器整体稳定性。项目团队专门制作1:1节点试件,模拟实际工况施加轴向荷载与温度循环,借助精密仪器监测其受力与变形情况。试验不仅验证了节点设计的合理性,还提出密封胶条升级方案,进一步提升节点耐久性。

中建研科技积极参与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

△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有机玻璃球节点足尺试验

2017年4月至竣工:全程技术护航,保障项目落地

自此阶段起,中建研科技承担起项目“技术顾问”角色,持续服务至竣工。项目团队系统梳理了相关领域规范,分析其在地下深埋结构中的适用性;反复复核网壳、有机玻璃球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与位移,排查潜在风险;参与施工方案论证,对地下洞室开挖、有机玻璃球安装等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支持。期间输出的结构复核报告、技术咨询报告,为项目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国家建筑行业“智库”与“国家队”,中建研科技以近十年专业化服务,积极参与江门中微子实验核心建筑技术攻坚。未来,中建研科技将持续聚焦科学建筑创新,为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全周期、专业化”服务,以建筑技术赋能基础科学研究,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建研科技)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