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新型科研机构:“迷你曼哈顿工程”的FRO | 瀚海之因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28日 21:03 1 admin

聚焦型研究组织(FRO)是一种新型的专业化组织,旨在解决“需要规模和协调,但……不能立即盈利”的科学挑战。作为Day One Project的一部分,Adam Marblestone和Sam Rodriques于2020年9月发表了第一份FRO白皮书,但这个想法实际出现得更早,几年前,Marblestone和Rodriques在自己的研究中遇到了瓶颈,就开始构思FRO。

新型科研机构:“迷你曼哈顿工程”的FRO | 瀚海之因

Marblestone最初希望把FRO作为他神经科学研究的一部分。他当时的工作需要使用可扩展的高速大脑地图,这种工具对很多科学家而言,都将是有用的“元”工具。然而,这也是大团队型项目,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合作(因为它既是神经科学问题,也是系统工程问题),而且学术界缺乏动力(因为这种工作不会产生论文)。正如Marblestone和Rodriques所说,“学术界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个人荣誉,不鼓励系统性的团队合作。”

实际上,这类问题通常只会成为碰巧有足够动力的科学家的兼职工作,但Marblestone认为,这实际需要全职投入。想想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这是一项耗时13年的国际行动,可以被看作FRO的原型。而如果人类基因组计划拥有FRO式的治理架构和资助方式,那这个计划不仅可能更快完成,还可能结合HGP和其竞争对手Celera的优点:既享受集中化的私人资助带来的速度,又如HGP一样坚守对开放数据的承诺。

FRO的另一个例子来自Michael Todhunter,他的自动测试细胞培养基的项目获得ACX Grant的资助。这是同样是一个“元”问题:科学家们想要这种工具,但没人愿意真的花时间去解决,因为这只算是研究中的辅助工具。Todhunter本人是在他关于癌症预防的博士后研究中遇到这个问题的:他的实验室使用一种特殊的培养基培养乳腺细胞,这种培养基偶尔需要全部更换并重新开始,这个乏味的循环大大减缓了他们的研究。

第一组FRO——E11 Bio、Cultivarium和Rejuvenome——于2021年推出,同时还有更多FRO在筹备中。E11 Bio和Cultivarium由Schmidt Futures资助,Rejuvenome由Astera Institute资助,这是由早期加密货币创业者Jed McCaleb发起的慈善科学倡议。此外,Marblestone和Anastasia Gamick于2021年联合创立了Convergent Research,专注于孵化更多的FRO。

机构特征

FRO旨在解决既不适合工业界(无法在合理时间内商业化),也不适合学术界(研究人员没有动力,或是需要学术界不具备的技能,比如工程能力)的科学和技术挑战。

FRO通常涉及为科学家开发工具、平台技术、数据集、流程或其他类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如果被广泛采用,将大大加快研究速度;这类项目通常有公共品的典型遭遇——没人愿意全职投入。(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为这类工作提供了先例:CZ Biohub的技术平台团队致力于识别和建设生物医学研究技术,包括分析工具和生物信息学工具,以及高质量数据集。)

参加访谈的人普遍谨慎地澄清,大多数科学问题并不适合通过FRO解决。FRO适用于“已知的未知”,在这些领域中,团队有明确的目标;FRO不适用于基础性、探索性研究。例如,上述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适合FRO,因为这属于“可预测结果的研究,尽管不确定需要多长时间”。风险主要局限于速度和执行,以及项目将如何被接受或使用,而不是任务能否完成。

有几个人从另一角度强调,如果商业化的机会能解决这些问题,那应该优选考虑商业化。FRO的存在,是为了解决无法被其他资金满足的项目需求。

从结构上讲,FRO有几个关键特征:

1,时间限定:每个FRO都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运行,“以防止任务延迟、组织老化。”目前看来,FRO的预期运行范围似乎在5到10年之间。

2,目标明确具体:FRO的时间表应该被看作是一次冲刺,团队成员紧密合作,以实现明确的预期目标。这些目标应该可以量化跟踪。

3,独立身份:FRO属于“大学附属机构”,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与大学的研究人员或大学本身进行合作或互动,但FRO本身不隶属于学术机构。

4,面向瓶颈:解决学术界已确定的“瓶颈”问题,例如加速其工作的工具、平台技术或数据集。

一位受访者将“FRO”与“初创企业”相提并论,因为这两个概念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又都填补了各自所在领域的空白。从理论上讲,初创企业是盈利性企业,但人们普遍认为,初创企业的运营方式与其他企业不同。初创企业以高增长为目标;更适合风险容忍型资金(风险资本,而不是贷款);它们通常期望以收购或首次公开募股的形式“退出”。

同样,虽然FRO可能与科学实验室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FRO是有时间限制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需要紧密协调和多种技能。

“FRO”和“初创企业”的相同之处还在于可以解决多样化的问题。正如有金融科技和医疗保健初创企业一样,同样也可以有解决神经科学或气候技术等广泛问题的FRO。

最后,FRO在组织文化方面也类似于初创企业。Marblestone和Rodriques在2020年的白皮书中,将这点视为FRO的关键:“每个FRO都将由CEO/CTO领导,并由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高水平专业人士组成集中化的初创团队。这种结构将有助于对齐团队激励结构和工作重点。”

与初创公司一样,FRO团队通常规模不大(10至30名员工或更多),协调紧密,跨学科(利用科学家、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的技能集),行动迅速(因为时间有限),看重势头和实际成果(因为它们通常的产品是公共品,价值必须在使用中才能体现)

几位受访者认为,初创企业式的环境是FRO的主要优势。FRO提供了一种“两全其美”的工作方式,对具有学术背景的科学家来说颇具吸引力,因为FRO让他们既可以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又可以享受工业界快节奏、以结果为导向的环境。FRO提供的薪酬通常也具有竞争力,这使它们更容易招聘到人才。在FRO工作的人既有学术背景,也有非学术背景,求职者可能也考虑过从工业界到终身教职等一系列选项。

一位受访者认为,团队建设是FRO的最大亮点。团队因解决问题的共同努力而受到激励,这创造了协作和支持的环境。他们设想,在FRO结束后,团队成员可以继续共同创办公司或研究实验室:FRO的限时体验可以被视为新科学人才群体的“播种”,就像成功创业公司的校友可能在其他地方共同寻求新的机会一样。

项目分析

与其他新型科研机构相比,FRO需要的资金体量比较大,通常单个FRO需要数千万美元。另一方面,FRO风险比较低,因为目标是确定的。

由于FRO是新型组织,其终局尚不明朗。一些受访者表示还不确定该如何衡量FRO的影响力,但似乎只是因为这是新生事物,而不是内生挑战。受访者普遍乐观地认为,几年后就能更好地评估FRO的影响力。

从某些方面来说,FRO的影响将非常直接。团队是否实现了他们设定的目标?是否开发了平台技术、数据集或工具,科学家们是否在使用它?

另一方面,正如之前所说,在执行方面仍然存在重大风险。FRO的运行时间可能不足以实现这些目标。从公共品和初创企业的经验教训来看,成果不一定能被科学界用户接受,而且可能需要时间。FRO旨在在科学领域创建公共品,但这些新工具在FRO结束后如何维护还有待讨论。

最后,仍有一些未知因素与FRO完成任务后的处置有关,包括商业化、启动非营利组织或建立研究实验室。Marblestone和Rodriques在他们的白皮书中列出了几个想法:

当一个FRO进入“日落条款”,利益相关者……应该被召集起来,以最大限度地部署和吸收产出。知识产权应该被授权或公开发布,出于类似的原因。应向即将离任的FRO员工提供过渡支持。FRO的后续行动可能包括成立或孵化新公司,由公共部门接管,或成立托管和维护FRO产出(数据集或工具)的机构。

(……)更常见的是,我们期望以FRO作为很多项目的概念验证,然后通过国会法案或公私合作进行正式立项。

围绕“FRO之后会发生什么”的不确定性也适用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这可能会给人才招聘带来挑战。虽然与在学术界或工业界工作相比,FRO能提供大量的物质利益,但如果候选人不接受这个想法,就很难证明FRO真的适合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为FRO建立招聘管道,找到并招聘那些热衷于追求这种职业道路的科学和技术人才,则是有系统性机会的

——节选自《早期科研市场分析》,2023年1月;由Schmidt Futures资助的智库出品。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