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平新而论④|AI入局基层调解,湛江如何打通法治“最后一公里”?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28日 23:16 1 admin

湛江市司法局与科技企业携手,将AI引入全市95个司法所,这一举措不仅是一次技术赋能,更是一场基层治理方式的结构性变革。它直面当前调解资源分布不均、传统解纷效率有限的真问题,试图以数字力量推动“诉源治理”,真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平新而论④|AI入局基层调解,湛江如何打通法治“最后一公里”?

AI能否真正理解人情与法理之间的复杂张力?从技术路径来看,湛江所引入的AI调解系统,并非替代调解员,而是通过事实梳理、风险提示和法律建议提供辅助,大幅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尤其在乡镇和社区一级,专业法律资源稀缺,AI的快速生成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可成为基层调解员的“外脑”,提升调解的成功率与规范性。

更重要的是,此次合作着眼于“系统共建”——不仅开放技术接口,更配套推出适农适社区的单机设备,推动智能服务下沉。这意味着湛江不是在简单采购技术服务,而是意图构建一套符合本地司法需求、可持续运营的智能调解生态系统。从市级统筹到镇街落地,从数据整合到终端支持,三级联动的设计显示出整体治理思维的提升。

但也需警惕,技术落地往往伴随挑战。AI的判断依赖于数据质量和算法公正性,在多元复杂的民间纠纷中,如何避免“算法偏见”?调解不仅是法律问题的研判,更涉及情感沟通、社会关系修复,AI能否妥善处理这类“软性”要素?此外,数据隐私与信息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都需要湛江在推进过程中不断调试与回应。

湛江此次的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先行意义。它展示了一条可能的路径:通过公共部门与科技企业协同创新,以合理成本实现基层司法服务的提质增效。如果湛江能蹚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数字调解新模式,其意义将远超95个司法所的服务升级——它或许将重新定义“法治最后一公里”的抵达方式。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的,不仅是AI生成了多少份调解报告,更是多少矛盾纠纷真正被化解于无声,多少公众的法治获得感因此提升。技术终需回归人文,效率必须匹配公平,这才是智慧法治的根本方向。

文|记者 余胜容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