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谷歌手机芯片真的“弱鸡”吗?新一代Tensor G5性能深入解析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28日 20:11 1 admin

Tensor已经历经5代,作为谷歌Pixel系列手机的专用芯片,它为Pixel量身打造了AI功能,更赋予了足够扎实续航能力,足以支撑手机全天使用(为数不多的优点)。然而,尽管一直采用先进的制程工艺——过去是三星4纳米,如今换了台积电3纳米(N3P),Tensor的综合性能却无法摆上台面,仅仅是“够用”而已,与高通、联发科和苹果拉开了巨大差距。

谷歌手机芯片真的“弱鸡”吗?新一代Tensor G5性能深入解析

对于新一代Pixel 10系列搭载的Tensor G5芯片,谷歌今年的宣传力度远不及往年。这种“沉默”并非好兆头:通常而言,手机厂商即便有微小的升级,也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小米早在两个月前就大肆宣扬将首发高通骁龙8 Elite 2了。既然谷歌闭口不言,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Tensor G5的亮点与短板吧。

CPU:熟悉的架构,工艺与频率成主要升级点

Tensor G5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谷歌将芯片代工方从三星晶圆厂(Samsung Foundry)换成了台积电(TSMC)。过去大部分人一致认为Tensor的“弱鸡”是三星的锅,那么,基于台积电最先进的3纳米工艺打造的这颗芯片,理论上能效会大幅提升,足以媲美苹果A18、高通骁龙8 Elite等高端芯片了吧。

谷歌手机芯片真的“弱鸡”吗?新一代Tensor G5性能深入解析

尽管前代Tensor G4的续航表现已算不错,但代工工艺的迭代能进一步优化续航,还能缓解发热问题——至少理论上如此。例如,谷歌官方宣称,Pixel 10系列的续航可达“30小时以上”,而Pixel 9系列发布时仅宣称为“24小时以上”。

具体到CPU架构,谷歌仅透露Tensor G5采用“1个超大核+5个中核+2个小核”的设计,未提及具体核心型号与主频。众所周知,谷歌在Arm最新CPU核心的采用上,通常会落后1-2代,这一代也不例外:实际上,Tensor G5使用的核心与去年基本一致,只是借助3纳米工艺的优势,将主频大幅提升。具体参数为:1个Cortex-X4超大核(主频高达3.78GHz)、5个Cortex-A725中核(主频3.05GHz),以及2个高能效Cortex-A520小核(主频2.25GHz)。

谷歌手机芯片真的“弱鸡”吗?新一代Tensor G5性能深入解析

相较于Tensor G4,单核性能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新工艺带来的主频上升。同时,中核数量增加至5个、小核减少至2个的设计,也能为游戏与日常多任务处理提供更强的多核性能。谷歌声称,该CPU的平均性能比Pixel 9的芯片提升34%,基准测试也验证了这一说法。

测试结果与谷歌的宣称基本吻合,但存在细微差异:Pixel 10的单核性能比Pixel9提升了30%,但Pixel 10 XL相较Pixel 9 XL仅提升18%(前代Pixel 9标准版的性能明显弱于Pro机型,而这一代的差距基本消失)。多核性能的提升则更为显著:相较于Pixel 9与Pixel 9 Pro XL,Pixel 10系列的多核性能分别提升34%~39%。综合考虑负载波动与测试误差,谷歌宣称的性能提升,在多数使用场景下都相当准确。

谷歌手机芯片真的“弱鸡”吗?新一代Tensor G5性能深入解析

不过,核心架构的滞后也让Tensor G5的性能难以追上行业顶级水平:在单核性能上,它仍远不及苹果与高通的旗舰芯片。例如,在Geekbench 6单核测试中,Pixel 10 Pro XL比三星Galaxy S25 Ultra慢28%;多核测试中差距更大,Pixel仅为Galaxy S25 Ultra的约2/3(慢37%)——双方的性能差距依然明显。尽管Tensor G5的多核性能已足以流畅运行各类应用(和麒麟9020一样“够用”),但Pixel作为谷歌为Android 16打造的标杆样机,如果谷歌希望Android手机能承担高性能任务,Tensor芯片的性能还远未达到顶尖水准。

GPU:性能提升微小,发热与差距也是隐忧

若说Tensor G5的参数中有哪一项最令人担忧,那无疑是图形处理器(GPU)。谷歌对其仅含糊表示“相较前代有提升”,未透露更多细节。长期以来,Pixel手机的游戏性能始终与行业顶尖水平有差距,而此次谷歌还将GPU架构从Arm的Mali换成了Imagination的PowerVR,同小米自研玄戒O1芯片搭载了同一系列GPU,但极致性能明显落后。

此前关于Tensor G5的爆料最终得到验证:它搭载的是PowerVRD系列DXT-48-1536GPU。根据具体配置与测试场景不同,其性能可能比上代提升25%~40%。即便如此,它仍难追上市场顶级(甚至上代、上上代)产品——测试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测试中,Tensor G5的峰值性能比G4提升约27%。但问题在于:性能有显著提升,谷歌为何不愿大肆宣传?

谷歌手机芯片真的“弱鸡”吗?新一代Tensor G5性能深入解析

答案或许藏在兼容性隐患和性能稳定性之中——大多数手机玩家也许没忘记,十几年前高通还未一家独大时,德仪、英伟达等SoC分别使用不同的GPU,安装大型手游往往需要针对手机GPU是Adreno、PowerVR还是Tegra,下载不同的驱动包。如今PowerVR GPU远离主流市场许久,从理论上来说,大型手游针对其优化难免不足。

但业界推测,发热问题才是关键——毕竟,性能提升的同时,温度也在攀升。压力测试,结果显示:Tensor G5的新GPU虽初期性能提升明显,但发热速度比去年的Mali GPU快得多。Pixel 10与10 XL的平均温度和峰值温度均有所上升(Pixel 10峰值达46.1℃,前代为44.7℃;Pixel 10 XL峰值44.4℃,前代为42.9℃)。更关键的是,测试结束时,两款新机的GPU性能已因发热降频导致与前代Pixel 9系列基本持平。

尽管压力测试的负载通常比多数现代游戏更严苛,但“仅6~7分钟后性能就与前代持平”这一现象表明:若长时间运行高负载游戏,或在炎热环境下使用,Tensor G5的性能优势将难以维持。

此外,它与高通骁龙8 Elite的GPU差距仍十分显著:在相同测试中,Galaxy S25 Ultra的得分是Pixel 10 Pro XL的两倍多,且测试结束时仍能保持更高性能(尽管三星旗舰也扛不住长期高负载导致降频)。

谷歌手机芯片真的“弱鸡”吗?新一代Tensor G5性能深入解析

值得庆幸的是,GPU架构切换未引发兼容性问题:测试的《原神》《暗黑破坏神:不朽》《使命召唤手游》《绝地求生手游》均能正常运行。但是,尚不能保证所有游戏和主机模拟器都能像在历代Pixel上那样流畅运行(这或许是谷歌对GPU升级措辞谨慎的原因),但从现有测试来看,此次GPU升级仍算得上合格,只是不足以追上行业领导者。

另外,与Arm的Mali/Immortalis架构类似,Power VRD XT GPU也支持光线追踪,但谷歌选择不开启这一功能(至少未在驱动层面激活)。谷歌直接确认Tensor G5不支持光线追踪,甚至无法运行需要该技术的基准测试。虽然高资源消耗的光线追踪对移动游戏而言并非刚需,但这也从侧面说明:Tensor G5的游戏定位更偏向中高端,而非真正的旗舰级。

AI与影像:TPU性能暴涨,影像架构再优化

若论Tensor G5提升幅度最大的部分,无疑是用于AI任务的张量处理单元(TPU)。谷歌宣称,第四代TPU的性能比前代提升高达60%,可支持更高质量的AI体验;这一提升源于新增计算模块与主频提升的双重作用。

不过,移动平台的AI性能测试难度较大——开发的专有性、API支持的不稳定性,以及对比模型的差异性,都可能影响结果。而且使用GeekBenchAI(基于NNAPI后端)与AI Benchmark应用测试后发现,Pixel 10的AI性能反而比Pixel 9 ProXL慢(也许是优化的锅?)。

谷歌手机芯片真的“弱鸡”吗?新一代Tensor G5性能深入解析

尽管如此,谷歌表示,新TPU在手机发布时已支持20项本地AI功能,其中截图与屏幕录制中的Nano模型性能提升达2.6倍。核心技术在于新的Matformer模型架构:它在大型模型中嵌入了一个小型子模型,让应用可根据场景在速度与质量间灵活选择。此外,逐层嵌入技术通过从闪存中调用参数,既提升了模型响应质量,又确保模型能适配DRAM(内存)容量限制。例如,最新的Nano模型全模式含80亿参数,但仅40亿需加载到内存;子模型含50亿参数,仅20亿需占用内存——无需将全部参数加载到内存,剩余参数可在需要时从闪存中逐段调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AI架构变化,是图像信号处理器(ISP)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内存集成度更高。这使得ISP能更精准地识别场景细节,实现更精细的物体分割;而TPU性能的提升与模块间的紧密协作,也为Pixel 10 Pro的“100倍超级分辨率变焦”(基于AI扩散技术)提供了支撑。同时,Pixel 10也是谷歌首款在相机应用中原生支持C2PA标准的手机,可确保AI生成的图像被正确标记。

显然,Tensor G5更擅长支撑文本与图像优化应用——这些功能正是近年Pixel手机的核心亮点。但对于第三方应用而言,Tensor G5能否带来实质性提升,仍需时间检验。

Tensor G5是一次合格的升级吗?

谷歌Tensor G5仍是一枚争议不小的芯片:它虽在前代基础上有显著提升(尤其是AI与CPU多核性能),但在游戏等场景的原始性能上,与行业顶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对于起售价超7000块的Pro机型,大部分用户可能会认为性能配不上价格——这种质疑并非没有道理。

谷歌手机芯片真的“弱鸡”吗?新一代Tensor G5性能深入解析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Tensor G5恰恰满足了谷歌最看重的需求:AI与影像能力是此次升级的最大亮点,而这些提升直接转化为Pixel 10系列的实用功能,能被用户切实感知。日常应用与中度游戏的运行体验依然流畅,且全新功能的价值,或许比日益抽象的基准测试排名更重要。

因此大家也不要忙着吐槽谷歌“弱鸡”,至少谷歌自己对此次升级的同比提升感到满意;但对消费者来说,仍有不少因素需要权衡如何克服近万元手机打不过骁龙8gen 3的心理阴影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