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东和运营商希望在不影响船舶可靠性和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船舶运营成本,然而,当前船舶维护成本却居高不下。六大要点速览:• 非计划性维护的成本可能比计划性维...
2025-08-29 0
近期,国产芯片引发市场热议。
“当美国对中国的芯片产业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制裁、打压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倒逼中国国产芯片产业发展。虽然在研制高端芯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对于中高端芯片,几乎可以说,这一领域以后就是中国的天下了。这是头部国产芯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这段话出自时寒冰的新作《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经济趋势研究专家时寒冰,早在2014年出版的《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一书中准确预判未来的投资趋势。
十年磨一剑,近日时寒冰的新作面世,再次聚焦未来投什么、怎么投、为什么投等关键问题,直接给出他的答案。并且,他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捕捉信号,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在书中抽丝剥茧,清晰地呈现全球经济格局下的投资脉络,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投资逻辑巨变
从长期趋势来看,人口是增长还是下降(决定需求),经济是增长还是衰退(决定购买力),房地产供应是增长还是下降(决定供给),是决定房价涨跌的关键,也是我们判断未来房价走势的关键。其中,人口因素尤其重要。
在人口结构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人的投资决策必须随之改变。
即便是古人基于自身经验所说的“一铺养三代”的商铺,在电子商务深入每个角落的情况下,其价值也在发生着巨变。你到街上走走就知道了:除了闹市区,除了某些黄金地段,很多商铺的租户在不断换人,有的甚至已经空置起来,无人问津。
为什么?生意不好做,亏损在加大。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蚕食了商铺的价值,让商铺的投资价值变得越来越弱。
人们的购物习惯从真实的空间转向了虚拟空间,这意味着,空间悄然发生了转换:原来是实空间的商铺,越来越被冷落,变成了虚空间;而位于虚空间的电子商务,由于人们购物习惯的改变,由于大量购买力的支撑,反而转换成了实空间。如果人们无视这种巨变,继续沿着旧的思维观念去投资,就容易亏损。
固有观念是投资者的敌人,也是投资者最大的心魔之一。想获取高额利润,规避风险,我们做投资决策时必须足够迅速和果断。
“地利”重要,时间更重要。
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当中,火云邪神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当你发现一个别人没有意识到的好的商机时,应该迅速行动。等别人意识到,想追上来,而你因缺乏独家技术从而无法享有垄断优势的时候,你就要果断将机会转让出去。
因为,在中国投资的特点就是,人多、机会少、资源少、市场不足,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市场“脱钩”之后,国内市场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
无论哪个领域,只要刚开始赚钱,人们就会一窝蜂地冲上去,用不了多久就会供应过剩,投资者只有赶在供应过剩之前出手才能卖出好价钱,才能体面而安稳地退出。这就是“快”的意义所在。
我们必须记住,在中国,很多行业的盈利黄金期都在早期阶段,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制造产能和数量众多的市场追随者,以及大量的寻找工作、寻找生存机会的人。你如果先知先觉、抢占市场先机,就能享受红利。
一旦这个阶段过去,就会涌入庞大的过剩的产能。无论多么强悍的企业和投资者,都会很快被淹没在这种过剩之中。关于“内卷”的残酷,你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深刻体会。比如,新冠疫情初期做口罩是暴利,而这一暴利阶段过去,就是过剩产能之下的疯狂“内卷”,就是价值的垂直落体,就是亏损。
适时退出,也是优秀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的时候,某些领域看似风险很大,却需要投资者坚定地往前走。
比如,发达国家市场与中国的“脱钩”,对很多行业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利空影响,但对芯片行业来说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之一。
当美国对中国的芯片产业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制裁、打压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倒逼中国国产芯片产业发展。虽然在研制高端芯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对于中高端芯片,几乎可以说,这一领域以后就是中国的天下了。这是头部国产芯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这个逻辑是非常清晰的。
“脱钩”使中国芯片产业高速发展。
2024年12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1.03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20.3%。
这表明,美国持续的打压并未阻止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壮大。而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破除技术封锁、加速自主替代提供了契机。国产零部件产业将迎来高速、高质量发展,由点及面逐渐完善,并对设备环节形成全面有效支撑。
在中国国产芯片替代外国芯片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会深深受益并迅速崛起。在低端芯片领域残酷“内卷”的企业,则由于饱受供应过剩的困扰而苦不堪言,无法享受这种红利—这是我们选择股票的时候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02
判断未来的财富趋势,这几点很直接
趋势判断猛地一听好像非常复杂,其实,如果懂得了大道至简的道理,人们就会发现,判断趋势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不是缺乏判断力,而是不愿意相信,或者不愿意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趋势。
对普通人来说,要判断趋势,不需要看非常专业和烦琐的数据,只需要关注消费、就业和人口,这些是最能直接反映经济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硬性指标。
当你身边的人,带着饱满的热情,为了休闲娱乐去购买奢侈品的时候,这种现象给出的明确信号就是,经济是快速向前发展的,人们的信心是充足的,人们的心中是充满希望的。
借用参照物,我们可以最直观而准确地判断趋势。
过去,你经常会看到类似下面的这种报道:
2011年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蓝皮书显示,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达107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额的1/4。这一数据意味着,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尽管全球社会和经济挑战日益严峻,但中国奢侈品市场在2021年仍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部分品牌的增幅超过70%。
然而,202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上半年各大品类的同比增幅达到40%~100%,而2021年下半年部分品牌同比增幅为0%~25%。
2021年下半年,奢侈品的增长已经是强弩之末,增幅大幅下降。
2022年则成为转折点。而几乎与此同时,房价开始明显下跌。这跟我在《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所划分的时间节点竟然重叠在了一起。
贝恩公司在2023年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个人奢侈品销售额同比萎缩10%,结束了5年的指数增长……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失业率的上升以及对新冠疫情的焦虑削弱了消费者的信心。”
消费是最直接反映经济现状和未来前景的指标。
当一个国家的人满世界抢购奢侈品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国家处于明确的上升周期,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房价也将因获得强大的支持而猛烈上涨。休闲消费、奢侈品消费是反映经济热度的很好的“体温计”,它们代表着消费的两端。
但当消费不断降级,人们对商品价格斤斤计较,甚至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都开始缩减的时候,这说明整个经济处于收缩阶段——这种趋势不需要根据专业数据判断,每个人都能感知到。此时房价、股市、汇率等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投资很容易出现亏损。因此,这时当然不是投资的好时机。
人口也是判断投资趋势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围绕着人进行的,生产的东西要卖给人消费,建造的房子要卖给人住,人口如果是增长的,经济上行的动力就更足,反之亦然。
我是国内比较早关注到人口变化,并在10多年前就呼吁调整计生政策的研究者之一。因为当人口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质变。
1995—2012年全国小学数量与招生人数。数据来源:1995—2012年各年度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汇总
我当时关注的是历年全国小学数量与招生人数——这是研究人口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瞻性指标。
即使是当时政策下“超生”的孩子,也终归要上小学。因此,全国小学数量和小学招生人数是非常直观的指标。要想看懂趋势,需要尽可能用简洁的指标,因为越简洁越直观。
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披露的数字来看,全国小学的数量从1995年的66.87万所,锐减到2012年的22.86万所,减少了65.8%。
与此相对应的是小学招生人数的锐减,从1995年的2531.8万,减至2012年的1714.66万,减少了32.28%。而这一期间的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一直在上升,2012年的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5%。
这说明用这个数字来观察中国人口的变化,是准确和直观的,也是误差最小、最值得信赖的。
人口的趋势一旦转变,就难以逆转。
人口的变化是房价的一个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在独生子女为主的社会,人口下降之后,未来的相当一部分人结婚以后,将分别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配偶父母那里继承房产,这些房产不仅转手有难度,就连出租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大量建造房屋,使存量庞大、供应过剩的情况下。
2000—2023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积达到241.76亿平方米,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累积达到211.95亿平方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超9.3亿。那么,平均下来不难发现,城镇平均每人买了22.79平方米的住宅商品房。
这些商品房当中的一部分被人囤积起来,没有形成有效的供应。一旦炒房者的预期发生改变,这些囤积的住房就会倾注到市场中。
2000—2023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待售商品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7295万平方米,也就是6.7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2.2%。
而新的商品房还在建造。
2024年1—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159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01051万平方米。房屋新开工面积5605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074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681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6871万平方米。
人口的下降,让房地产的供应显而易见地过剩,而这种趋势会日益明显。
因此,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走不通了,必须改变;需要采用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以民富路线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必须强调的是,很多人做投资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们总是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决策。其实,投资交易的是未来,确切地说,应该基于对未来的判断在当下做交易。
房地产投资尤其如此。
年轻人按揭买房,抵押的并不是现在,而是自己未来几十年可能实现的收入。这是基于未来希望而在当下交易的行为。房地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最核心的群体—年轻群体进行的。
只要经济发展,只要就业机会好,希望就在。希望在,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就能维持。反之,这种交易就会停止。所以,判断房价的走势非常简单,看看年轻群体对未来的希望和激情,看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之下,就一目了然了。
03
财富的密码,藏在这个字里
获取尽可能多的财富,是很多人的梦想。而要获取财富,我们必须首先知道高盈利源自何时、何地,用一句有点儿故弄玄虚的话说就是要洞悉财富密码。看清这一点极为重要。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一些阶段,遍地是机会,赚钱很容易;而在另一些阶段,无论多么辛苦,无论付出多少,总是面临亏损的结局。
小钱是辛苦挣来的,大钱则是靠超前的眼光投资赚得的。对于这个常识,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然而,参与追逐暴利的投资往往也面临着巨亏的风险,为什么有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有的人穷其一生,除了累累伤痕、心力交瘁,一无所获?
原因可归纳为一个字:“势”。
人迎着天时、地利、人和,顺势而为,不想赚钱都难。反之,不想亏钱也难。那么,这个“势”在哪里?如何洞悉它并与之同行?
这个“势”并不复杂,普通人都能看见,它就是资本、资源、人口等流动的方向。
中国经济的真正腾飞始于2001年,这一年,中国加入了WTO,正式“入群”,全世界的资本从此开始流向中国,中国随处可见外国人的身影,到处是新创立的企业,到处是在建的工程,到处是招聘的广告。中国经济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2001年,中国GDP还只有95933亿元,20年后的2021年,中国GDP增长到惊人的1149237亿元。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的价格疯狂上涨。
中国原本应该借助这种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全面提升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水平,然而,房地产的过度投机犹如黑洞,将不计其数的宝贵资源吸入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产业的技术升级。这也改变了大趋势。
2016年9月,我写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时寒冰:第五次产业大转移与未来30年国运》,在当时甚至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影响我们未来30年命运的巨变正在到来。
即便你今天才读到这篇文章,也会迅速看透近年来的趋势变化。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之后,逆全球化浪潮逐渐兴起,“脱钩断链”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高端产业回流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转移。
2020年的新冠疫情强化了这一趋势。随着资本和产业回流,美国、欧洲、日本的股市开始持续大幅上涨。作为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的直接受益者,印度等国的股市也持续大幅上涨。墨西哥的股市在新冠疫情之后也有不错的表现。
这与资本的流向其实是完全吻合的。
提起产业大转移的受益者,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越南、印度等国,其实,日本也是非常直接的受益者。与越南、印度等国相比,日本的制造业体系更为完整,供应链也极为完整,而且,日本在技术、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日本的这些优势是越南、印度等国远不能相比的。
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痛感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之大,急需重塑新的产业链体系,而越南等国在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等诸多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差距,难以在短期内担当大任,这个时候,日本的重要性凸显。
这意味着,在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日本成为更大的受益者。相应地,日本的房地产和股市都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股神”巴菲特也看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2020年开始,巴菲特持续不断地加码投资日本股市。2020年8月,巴菲特在90岁生日时披露其拥有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住友商事株式会社这5家公司各5%的股份,当时的投资价值超过60亿美元。
2024年2月22日,东京股市日经平均指数收盘上涨836.52点,至39098.68点,首次站上39000点大关,这也是其时隔34年零两个月后再创新高。
从日本股市的表现来看,巴菲特在日本的投资获取了丰厚的回报。随着资本的流入,日本房价也摆脱多年来的低迷,开始快速上涨。
2024年8月,东京23区的二手住宅楼平均出售价格为77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79万元),创17年来的最大涨幅。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势”如此分明,而从一国之内的情况来看,亦是如此。
为什么鹤岗一套房子的价格,还不及深圳一平方米房子的价格?原因就在于:鹤岗是人口流出地,而深圳是人口流入地。常言说,人往高处走,人口的主动流向,往往也是资本的流向,只有资本的流入地才能给人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人们才愿意去“淘金”。
这个原理在全世界都是适用的。
最近几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房价涨得特别猛,原因就在于,佛罗里达州是美国的一个高净值人口净流入地区。佛罗里达州是共和党执政,共和党执政的州的税率一般比较低,社会治安更好;而同期,民主党执政的州税率高,社会治安差。相比之下,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等共和党执政的州的吸引力就大大增加了。
研究机构智能资产(SmartAsset)根据美国国税局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868万份纳税申报表,研究了全美国2020—2021年每个州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的纳税申报人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结果发现,佛罗里达州出现最大规模高收入居民净流入,超过4万个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家庭搬到这个“阳光之州”。即使考虑到流出人数,佛罗里达州的高收入纳税申报人仍增加了约2.75万名。
2022年,佛罗里达州的净流入人口增幅在美国所有州中最高。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738969名居民迁入该州,而489905名居民迁出,这意味着,佛罗里达州当年净流入人口为249064。人口流入的同时,该州新企业数量也在增加。佛罗里达州2023年新企业数量净增幅高达86%。
如果你在资本和人口开始大量流入的时候到流入地投资,就会有很多机会。相反,如果你在资本和人口流出之时做投资,就会亏得血本无归。
从行业角度来看,资本的流动方向同样是具有决定性的主导力量。2022年11月30日,美国新兴企业OpenAI公司推出ChatGPT,引发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我在我所讲授的课程中,开专题讲了英伟达、微软、谷歌、直觉外科、博通等高科技企业,也提到过Palantir等新崛起的企业,因为这类企业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一个大趋势到来后,绝不会短短几个月就结束。很难想象,当英国刚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去做空英国工业会有何等悲惨的结局。
人工智能时代才刚进入初始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一定要陪着行业中的王者慢慢前行,不离不弃,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带着盈利的满足感信心百倍地迎接新的时代,而不是因为愚昧或者过于急躁而被抛弃在路上,与这个时代最好的机会擦肩而过。
人们对大趋势总是缺乏概念。
2001年开启的长上涨周期,如果不是因为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还会继续下去。即便因中美贸易战而步入转折点,其也走过了近20年的时间。
相应地,当房价刚开始调整的时候,有人就试着抄底。很多人缺乏长周期的概念:一个长调整,往往需要10年甚至20年或更久的时间才能完成。无论是上行阶段,还是下行阶段,从周期的角度来看,往往都是漫长的。
尤其是在人口开始减少的大趋势之下,力量更需要在漫长岁月中释放,最后调整才会真正结束。
顺势而为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有些大趋势已经开始转换,但很多人浑然不觉,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2年底以后,人工智能开始飞速发展,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人类正在悄然告别石油驱动经济发展的时代,而逐步步入电力驱动经济发展的时代。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石油有多重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电力就有多重要。这不仅仅体现在燃油车逐步被电动汽车取代,也体现在人工智能的普及、机器人的大范围应用等方方面面。
机器人的发展尤其值得重视。未来,随着机器人像过去的电视机那样走进千家万户,生产机器人的原材料将供不应求。
制造机器人的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那些质量轻、强度和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的需求量尤其大。像聚醚醚酮(PEEK)、镁合金、钛合金、铝合金、碳纤维、钕铁硼磁材等,需求量将激增。这些因素将推动相关材料及资源价格的上涨。
在趋势的转换过程中,原有的力量还在延续,新的力量在慢慢崛起,两者有重叠,这种重叠使得趋势的转换过程显得有些模糊,但只要有趋势的概念,我们就会明白,这一切都在飞速进行中。
只有看清趋势,我们才能看清在趋势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的投资机会。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文章
船东和运营商希望在不影响船舶可靠性和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船舶运营成本,然而,当前船舶维护成本却居高不下。六大要点速览:• 非计划性维护的成本可能比计划性维...
2025-08-29 0
据东方网报道,近日,网传两架无人机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00多米的顶部风洞处对撞,随后坠落在大厦96层平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管理运营部负责人称,事发时间...
2025-08-29 0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揭晓了“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京东集团以11588亿元的营收蝉联榜首,成为该年度唯一一家跨入“万亿俱乐部”的企业,...
2025-08-29 0
8月28日消息,正值品牌成立七周年之际,今日,真我举办"自在做真我"828真粉节盛典,宣布全球销量正式突破3亿台,同时发布多项颠覆性黑科技,为数码爱好...
2025-08-29 0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句词在2025年七夕被玩出了新花样。当商家忙着叫卖“一生只送一人”的钻戒时,成都95后程序员阿杰却用代码写了...
2025-08-2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