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中方刚公布访华名单,特朗普就对华有了动作,冯德莱恩也出来捣乱,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28日 00:04 1 admin

中方刚把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访华名单贴出来,天津要迎来二十多位外国领导人和十个国际组织大佬,全球目光都盯着中国外交场。名单一亮相,普京、卢卡申科、莫迪、佩泽希齐扬,还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东盟秘书长高金洪等重量级人物都赫然在列。

这份名单,分量十足,气场拉满。就在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的“朋友圈”多大、外交号召力多强的时候,美国那边的特朗普政府,坐不住了。

中方刚公布访华名单,特朗普就对华有了动作,冯德莱恩也出来捣乱,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刚公布名单,特朗普就给中国“送大礼包”。8月21日,美国财政部直接把13家实体和8艘船只拉进制裁名单,说这些企业帮伊朗出口石油,协助伊朗“逃避国际制裁”。里面两家是中国大陆公司,两家是香港公司,美国的制裁手法一点不手软,冻结在美资产,禁止一切生意往来。

紧接着,8月22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又以“防止数据安全风险”为理由,出台新规,把中国、俄罗斯等国企业直接排除出美国海底电缆供应链,无论设备还是技术服务,通通不让中企沾边。看得出来,美国是在用实际行动“欢迎”中方的外交盛会,生怕中国风头太劲,不给点颜色瞧瞧。

美国这波操作,跟以往的小打小闹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特朗普政府这次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伊朗、俄罗斯,三线开火,目标明确,就是要在全球科技、贸易和地缘政治领域死死压制中国。制裁清单里是石油、船运,背后其实还是对中国能源、科技和全球产业链布局的精准狙击。

美方不但要让中国在中东能源合作上寸步难行,还要彻底把中国企业挡在关键技术与通信基础设施之外。美国的算盘很简单,凭借自己在全球规则、金融体系和科技标准上的优势,想把中国牢牢摁在“外围”,哪怕是用带有惩罚性的手段,也要让中国的朋友圈“热闹但无力”,让中国难以真正撬动全球大棋盘。

但美方的动作还没落地,欧盟那边的“鸽王”冯德莱恩立马出来“添油加醋”。8月23日,她在西班牙《世界报》发了一篇署名文章,专门为美欧签下的新贸易协议“洗地”,一边极力辩护,一边点名中俄,说如果欧盟不签协议,中俄会是最大赢家。

她说得倒是轻巧,意思很明白:欧盟之所以低头,是为了“稳定局势”,不是“投降”,还特意强调这份协议给了欧盟一个“独特成果”,15%的单一关税上限,制药、半导体、木材等行业都获得了独家关税保护。听起来好像欧盟捡了大便宜,但细看条款,欧盟的让步其实相当大。

冯德莱恩的说辞,在欧洲内部没少挨批。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金融时报》都点名批评,认为这份协议“明显带有投降意味”,欧盟被迫接受了比原来高得多的关税,还得承诺三年内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采购至少400亿美元的美国AI芯片用于欧洲数据中心。

把欧洲企业绑在美国高科技产业链上,附带还要对美国战略性领域投资6000亿美元。说白了,美国开出的是“城下之盟”,欧盟只能硬着头皮咽下去。冯德莱恩嘴里说着“独特成果”,实际上欧盟在美欧关系里已经沦为陪跑。

中方刚公布访华名单,特朗普就对华有了动作,冯德莱恩也出来捣乱,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文章亮点在于她极力渲染“如果欧盟不签协议,中俄会偷着乐”,还把中俄描绘成“美欧团结”的最大受益者。欧盟外部的压力、内部的不满,冯德莱恩选择了最传统的“甩锅”方式,把锅甩给中国和俄罗斯,借此把欧盟内部的矛盾引向外部,好让大家不要再纠结协议本身的失衡和不公平。

这种老掉牙的套路,欧洲人自己都看不下去。WTO前总干事拉米、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都公开表示担忧,认为这份协议不仅损害了欧盟的贸易信誉,更让欧盟作为“基于规则的贸易捍卫者”的形象大打折扣。

德拉吉更是直言,欧盟今年在重大国际冲突中毫无存在感,面对美国关税压力只能被动接受,欧盟幻想靠4.5亿消费者的市场规模换来全球影响力的时代已经结束。

两边的“骚操作”搞得沸沸扬扬,中方的态度却始终如一。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直接“怼”回去:坚决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非法单边制裁,敦促美方摒弃动辄制裁的错误做法。

中国与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合作是在国际法框架内进行,理直气壮。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郭嘉昆也在记者会上强调,中方一直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下推进中美关系,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希望美方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要动辄搞制裁、拉清单那一套。

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欧盟轮番出招的时候,很多“吃瓜群众”都在问:中方到底怕不怕,美国、欧盟这套组合拳能不能真的把中国压住?先来看美国的操作。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欧盟的钢铝产品维持50%关税,这一税率在新协议里根本没削减。

欧盟钢企早就叫苦不迭,2018年以来对美出口量从每年460万吨降到380万吨。美方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更是多点开花,从能源到芯片,从海底电缆到跨境金融,几乎没有死角。

可问题是,美国的强硬手段有没有用?短期来看,确实能制造麻烦,增加中国企业的海外风险和业务不确定性,但想靠一纸制裁让中国企业“集体趴下”,那是痴人说梦。中国的产业链韧性、市场规模和全球合作能力,是美国靠单边霸凌难以撼动的。

中方刚公布访华名单,特朗普就对华有了动作,冯德莱恩也出来捣乱,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再看欧盟。美欧贸易协议公布后,欧洲内部一片哗然。德拉吉的“幻想破灭论”其实说到了点子上。欧盟嘴上强调“原则”,实际行动上却只能被动挨打。

冯德莱恩努力强调欧盟没有丧失独立性、贸易谈判有“独特成果”,可事实明摆着:美国让步有限,欧盟大幅开放市场和采购承诺,外加投资巨额资金,换来的只是关税上限和某些零关税产品。表面上是“稳定局势”,实际上是变相接受美国的贸易规则和技术标准。

欧洲人心里明白,美国随时能用“国家安全”打牌,把盟友当成对手,欧洲的所谓“自主性”只剩下嘴上功夫。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