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中国航天大事件!长征十二号首飞、登月发动机亮相,首秀太燃了!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7日 18:26 1 admin

我国航天领域再传捷报!运载能力排名第三的长征十二号火箭首飞成功,载人登月火箭发动机同步登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也迎来首飞任务。新火箭、新发动机、新发射场究竟有哪些亮点?今天就带大家一一解读。

中国航天大事件!长征十二号首飞、登月发动机亮相,首秀太燃了!

长征十二号:我国最强单芯级火箭,运载能力稳居前三

长征十二号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是新一代中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两级串联构型和4米级单芯级设计,没有助推器,看起来就像“光杆火箭”。

它全长约62米,相当于20层楼高,起飞质量约430吨。一级配备4台推力1250千牛的液发100K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装有2台180千牛的液发115液氧煤油发动机,凭借大直径、大推力、高面推比,成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单芯级运载火箭

在运载能力上,长征十二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2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吨,仅次于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稳居我国运载能力第三。它还有一大创新——首创3.8米箭体直径,是长征系列火箭中仅此一款的存在。

中国航天大事件!长征十二号首飞、登月发动机亮相,首秀太燃了!

此前铁路运输火箭最大直径为3.35米,而长征十二号放大直径后仍可通过铁路运输,能容纳更多发动机,单位面积推力大幅提升。

同时,它采用“三平模式”(水平转运、水平组装、水平测试),具备一箭多星能力,支持单星及多星不同轨道发射,特别适合大规模、超大规模星座组网,堪称商业航天市场的“香饽饽”

值得一提的是,长征十二号B回收型号已在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一级可通过支架腿在海上或陆地回收平台着陆,不过具体参数和首飞时间尚未公布。

中国航天大事件!长征十二号首飞、登月发动机亮相,首秀太燃了!

登月发动机提前登场:液发100K实力过硬,助力长征十号加速研制

长征十二号的发动机堪称“明星装备”,其中一级的液发100K液氧煤油发动机意义重大——它是未来我国载人登月火箭长征十号的主发动机,此次首飞相当于提前登场检验实际飞行工况,将推动长征十号研制进度。

原计划2027年首飞的长征十号,目前已明确提前至2026年首飞,值得期待。

液发100K是我国自主研制的YF100系列液氧煤油发动机改进优化版,采用泵后摆设计,可支持双向摇摆±8度,还大幅缩小了发动机尺寸,让长征十二号一子级能装下4台并联发动机

它单台海平面推力约128吨,海平面比冲301.84秒,推力可在65%-105%快速调节,今年4月28日已完成点火试验,并首次验证四级并联方案。

中国航天大事件!长征十二号首飞、登月发动机亮相,首秀太燃了!

二级的液发115同样采用富氧分级燃烧循环,支持双向摇摆±4度,推力调节范围80%-100%,真空推力约18吨,真空比冲约342秒,具备二次启动能力

相比YF100,液发100K摇摆力矩减少50%,摇摆四杆机构小型化,质量偏心小、摇摆包络小,还采用机电伺服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可靠性,实现大范围高精度快速连续工况调节,还为火箭动力重构、可重复使用奠定基础

除了长征十二号B,长征十号也有回收型号,航展上展示的网系回收平台就可用于其回收版本,2026年或许就能看到它的身影。

作为2030年前载人登月和探月工程的关键火箭,长征十号采用三级半构型,直径5米,捆绑两个通用芯级模块作助推器,5米直径箭体可容纳7台发动机(4台不摇摆的液发100L+3台液发100K),相当于3个芯级捆绑,总发动机数量达21台。

中国航天大事件!长征十二号首飞、登月发动机亮相,首秀太燃了!

海南商发场首秀:我国商业航天迈入新阶段,未来发射将像看飞机一样频繁

此次长征十二号首飞,还有一个特殊意义——它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次火箭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

该发射场位于文昌发射场旁,总面积130多公顷,2022年7月6日开工建设,2024年6月30日就具备发射能力,基建速度令人惊叹。

发射场的硬件配置同样亮眼,此次使用的二号发射工位,是我国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可兼容多家公司的19型火箭发射。

中国航天大事件!长征十二号首飞、登月发动机亮相,首秀太燃了!

不过目前两个发射台已显紧张,后续还将建设更多工位,其中3号工位专门用于小型固体火箭发射。

未来随着工位增多,发射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或许以后大家蹲守文昌,一周能看到好几发火箭发射,看火箭就像看飞机一样频繁。

中国航天大事件!长征十二号首飞、登月发动机亮相,首秀太燃了!

中国航天开启新纪元,未来值得无限期待

长征十二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运输体系进入新纪元。这款火箭构型简单可靠,组装高效,未来实现重复使用后,卫星发射成本将大幅降低,逐步实现更大规模、更高频次、更低成本的航天发射,为我国大型卫星星座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从新火箭首飞到新发动机验证,再到新发射场投用,中国航天正以稳健的步伐不断突破,让我们共同期待2026年长征十号首飞,以及更多航天奇迹的诞生!

#热点##航天##科技#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