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二手平台"清华碗.北大湖水"热卖:学历符号商业化引争议,谁在消费"名校光环"?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6日 19:13 1 admin

近日,二手交易平台上"清华紫荆色饭碗+绿色餐勺"(88元)、"北大未名湖湖水"(20-99元/500ml)等商品的售卖信息引发热议。从"清华食堂餐具"到"北大湖水",这些带有名校标签的物品被明码标价挂网,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二手交易的活跃,更是"学历符号"被商业化的争议——当"清华""北大"的字样成为商品卖点,当"名校光环"被包装成"提神醒脑"的玄学,公众不禁追问:这些商品究竟是在贩卖实用功能,还是在消费人们对名校的集体想象?

二手平台"清华碗.北大湖水"热卖:学历符号商业化引争议,谁在消费"名校光环"?

二手平台"清华碗.北大湖水"热卖:学历符号商业化引争议,谁在消费"名校光环"?

从"清华碗"到"北大湖水",名校符号成二手商品卖点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一套带有"轻微使用痕迹"的清华食堂紫荆色饭碗与绿色餐勺组合被定价88元。卖家在商品详情中强调:"清华大学的紫荆色饭碗,买都买不到的,能用它吃饭感觉是不是会不一样。"并自称"清华学生",支持"西门自取或快递配送",还可提供多套购买选项。

二手平台"清华碗.北大湖水"热卖:学历符号商业化引争议,谁在消费"名校光环"?

无独有偶,另一商家以20-99元/500ml的价格售卖"北大未名湖湖水",商品描述中宣称"带拍摄视频,包邮",并暗示"将水摆放在房间内可以提神醒脑、增益脑力、IQ爆表"。更有商家同步售卖"未名湖土",声称可找"多名北大教授签名"。

这些商品的共性在于:将"清华""北大"的物理符号(餐具、湖水、土)与"名校身份"绑定,通过"稀缺性""纪念意义"甚至"玄学功效"吸引消费者而它们的来源,均指向校园内部——清华餐具为食堂正规用具,北大湖水则直接取自未名湖。

二手平台"清华碗.北大湖水"热卖:学历符号商业化引争议,谁在消费"名校光环"?

学校明确禁止,商家"身份"存疑

面对舆论质疑,涉事学校迅速作出回应:

清华大学:食堂值班人员证实,二手平台所售餐具确为清华食堂使用的正规餐具,但食堂明文规定"餐具不能带出食堂",将餐具带离后售卖的行为"肯定不允许"。目前,食堂已将情况反馈至上级领导及保卫处,后续将跟进处理。

北京大学:保卫部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明确规定"禁止取用未名湖水售卖",已联系相关商家要求下架商品,并提醒师生如发现类似情况可向学校举报。

二手平台"清华碗.北大湖水"热卖:学历符号商业化引争议,谁在消费"名校光环"?

然而,卖家的"身份"却难以验证。自称"清华学生"的卖家未提供任何学生证件或校园卡信息;售卖"北大湖水"的商家虽宣称"是北大的",但未说明具体身份(如学生、教职工或合作方)。这种模糊的"身份包装",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商品真实性的怀疑。

是"情怀消费"还是"违规牟利"?

这起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校园物品"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冲突,以及商家行为的合法性与道德性。

校园物品的"来源合法性"存疑

清华、北大均明确禁止将食堂餐具、湖水等校园物品带出售卖。清华大学食堂规定"餐具不能带离",北大《校园秩序管理规定》也禁止"破坏校园环境"及"未经授权取用公共资源"。卖家自称"清华学生",但未提供任何证明文件(如学生证、校方授权),其"自取"说法缺乏依据。若餐具确为食堂遗失或被盗,卖家可能涉嫌侵占他人财物;若为"仿制",则可能侵犯学校知识产权。

二手平台"清华碗.北大湖水"热卖:学历符号商业化引争议,谁在消费"名校光环"?

"功能宣称"涉嫌虚假宣传

商家对"未名湖湖水"的描述("提神醒脑、增益脑力、IQ爆表"),本质是将自然水体包装成"智商神器",利用公众对"北大"的崇拜心理制造噱头。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指出,此类宣传缺乏科学依据,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虚假宣传"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商品性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学历焦虑"的隐性收割

买家购买"清华碗""北大湖水"的动机,多为"沾染名校气息""满足学历幻想"。有消费者直言:"花88元买个碗,就当买个‘清华纪念品’,图个心理安慰。"这种将"名校符号"与"实用价值"绑定的消费行为,本质是商家利用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将"文化情怀"转化为"商业利润"。

平台与监管:二手交易的"灰色地带"

二手交易平台对这类商品的审核机制存在明显漏洞。尽管平台宣称"禁止违规商品上架",但"清华碗""北大湖水"等商品仍能通过关键词搜索找到,说明平台对"校园物品"的特殊性缺乏针对性监管。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电商平台需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对违规行为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若平台未履行审核义务,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需承担连带责任。目前,清华、北大已介入处理,但平台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仍需进一步观察。

文化无价,莫让"情怀"沦为"商品"

清华的紫荆色饭碗、北大的未名湖水,本是校园生活的普通物件,却因"名校标签"被赋予特殊意义。当它们被明码标价摆上二手平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别商家的逐利行为,更是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体向往与焦虑。


来源:上游新闻、中国青年报、极目新闻、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