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17个做电商的宝妈被判刑,底层宝妈的生活困境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6日 12:54 1 admin

18个卖有毒有害食品的被告里,17个都是生过孩子的妈妈,就一个90后小伙儿。法院重审判决下来,6个人判了五年以上,最高12年,剩下12个给了缓刑。这事儿乍一听挺魔幻,细琢磨全是生活压出来的褶子,咱得掰开了看看背后的门道。

17个做电商的宝妈被判刑,底层宝妈的生活困境

一、为啥妈妈们扎堆卖“毒食”?先看看她们踩的坑

先说这帮被告卖的是啥——多半是号称“特效减肥”“排毒养颜”的保健品,里头偷偷加了西布曲明、酚酞这些禁药。懂行的都知道,西布曲明能让人心慌失眠,酚酞吃多了肠子都能黑掉,妥妥的“赚黑心钱害人性命”。但关键是,这17个当妈的咋就走上这条路了?

核心就俩字:缺钱。 好多人生完孩子后没法上班,要么婆家催生多生,要么老公收入不高,在家带娃没经济来源,看朋友圈有人晒“轻松赚大钱”的路子,就跟着入伙了。有个被告庭审时说:“看别人发图晒车晒房,说卖这个月入过万,想着给孩子买奶粉、交学费,就没细想是不是犯法。”这场景像不像现在好多宝妈群里的“创业广告”?打着“宝妈逆袭”的旗号,实则拉人头赚提成,跟传销套路差不多。

更魔幻的是,她们中间好多人自己都信了“产品有效”。有个被告交代,自己先吃了半个月,发现确实拉肚子瘦了两斤,就觉得“东西好”,开始跟亲戚朋友推。这就跟当年权健传销里那些大妈似的,先把自己洗脑,再去坑熟人——不是坏透了,是真被“快速致富”的幻觉骗傻了。

17个做电商的宝妈被判刑,底层宝妈的生活困境

二、为啥判罚差距这么大?法律里藏着“人情账”

重审判决里,6个人判了五年以上,最高12年,剩下12个却能缓刑,这差距咋来的?看判决书就知道,判得重的基本都是“头目”:比如牵头找厂家定制有毒产品的、发展下线最多的、销售额超过百万的。有个主犯光账本就记了三大本,底下拉了几十层代理,妥妥的犯罪网络核心。

而判缓刑的12个人,多数是“底层代理”:有的只在小区群里卖过几盒,有的销售额没超过五万,还有的主动退赃、认罪态度好。更关键的是,好多人家里真有难处——有个被告老公瘫痪在床,孩子还在上小学,她卖货赚的钱一半给老公买药;还有个单亲妈妈,带着俩娃住廉租房,被上线忽悠说“卖这个能让孩子上补习班”。法院判缓刑时,特意提到“考虑其家庭实际困难及悔罪表现”。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主犯赚大头、害人事,必须重判立威;底层小代理虽然也犯法,但确实有生活所迫的因素,判太狠容易把家庭彻底毁了。就像扫黄打非时,抓老鸨子往死里判,抓失足女可能给个改过机会——不是纵容犯罪,是算准了“首恶必办,胁从可恕”的账。

三、这事儿撕开的,是底层宝妈的生存焦虑

现在网上老说“宝妈创业”“女性独立”,但现实是,好多生完孩子的女性面临“三重困境”:

1. 职场歧视:好多公司一看简历写着“哺乳期”,直接pass;

2. 经济压力:奶粉尿不湿早教班哪样不要钱?老公要是不给力,只能自己想歪招;

3. 信息茧房:天天刷到“宝妈月入十万”的广告,被成功学洗脑,觉得“别人能我也能”。

济宁这案子里,有个被告以前是超市收银员,月薪三千,生完二胎后婆家嫌她赚得少,逼她“搞副业”。她在朋友圈看有人卖“特效减肥药”,说“卖一盒赚五十,卖十盒抵一个月工资”,就跟着干了——这哪是创业,分明是被生活逼得踩钢丝。就像现在好多农村宝妈搞“微商代理”,交了加盟费才发现货全砸手里,为了回本只能硬着头皮骗熟人,最后要么亏光要么犯法。

17个做电商的宝妈被判刑,底层宝妈的生活困境

四、从毒食品到传销:为啥宝妈总成“韭菜”?

这事儿跟之前的“宝妈传销案”“月子中心跑路”本质一样,都是抓住了宝妈的痛点:

想赚钱又没门路:工厂流水线太累,送外卖又脱不开身,只能信“坐在家里赚钱”的鬼话;

社交圈窄易轻信:天天围着孩子转,朋友圈里最信的就是“宝妈姐妹”,结果被熟人坑熟人;

法律意识淡薄:好多人觉得“卖东西赚钱天经地义”,根本不知道加禁药就是犯罪,跟以前农村老太太卖假保健品一个道理。

有个被告在庭上说:“我以为跟卖面膜一样,就是赚点差价,没想到加了药就是犯罪。”这话说得让人心酸又生气——无知不是犯法的理由,但也说明咱们对底层群体的普法太欠缺了。就像九边说的“底层人踩的坑,往往是信息差挖的坟”,你跟她说“西布曲明致癌”,她可能还问“那是啥牌子的药”。

17个做电商的宝妈被判刑,底层宝妈的生活困境

五、最后唠唠:法律要有牙齿,社会得给活路

这案子判完,最该想的不是“这些妈妈真坏”,而是为啥她们会走到这一步:

对犯罪团伙必须往死里打:那些造毒、贩毒的头目,赚着带血的钱,必须重判到不敢再犯;

对底层小喽啰得给条出路:判缓刑不是放了,是要逼着她们学技能、找正经工作,社区得跟进帮扶,别让她们出狱后又走老路;

社会得给宝妈们更多选择:能不能搞点“宝妈友好型”岗位?比如社区公益岗、线上兼职审核员,让她们不用靠歪门邪道也能养家。

现在网上有种歪风,看见宝妈犯罪就骂“为了钱连良心都不要”,但没几个人想过:如果她有正经工作能月入五千,还会去卖有毒减肥药吗?就像鲁迅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一个妈妈连孩子奶粉钱都凑不齐时,道德说教往往抵不过“赚快钱”的诱惑。

最后说句扎心的:

咱们骂这些被告的时候,不妨想想身边有没有“宝妈创业群”“特效产品代理”,看见就赶紧劝一句——赚钱重要,但别拿自由和良心换。真要是为了孩子,更得守住法律底线,不然蹲监狱了,孩子谁来管?

得嘞,今儿就唠到这儿。觉得有道理的老铁,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更多人知道:底层生存不易,但犯法绝不是出路!咱下期接着聊。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