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湘女李朝:从讲台17年到AI工作室,她如何用科技守护人文温度?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5日 21:20 1 admin

湘女李朝:从讲台17年到AI工作室,她如何用科技守护人文温度?

周忠应

湘女李朝:从讲台17年到AI工作室,她如何用科技守护人文温度?

大概是在四个月前的一个午后,微信突然跳出一条好友申请。头像是位眉眼弯弯的女子,备注里写着:“常在《栗皱传播》读您的文章,十分喜爱”。我手指一动便通过了验证。说来惭愧,男人对才女加美女的组合,总是缺乏免疫力。

她的微信用的是真名:李朝。这个名字像初春的嫩叶,简单却透着生机。

翻开她的朋友圈,俨然一部多彩的生活图鉴。临湘江畔长大的湘妹子,岳阳电大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后,竟在讲台上一站便有了十七年。照片里的她总是笑着,有时捧着英语课本站在晨光里,有时握着毛笔在宣纸上行走,最动人的是那张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的背影,马尾辫飞扬成青春的模样。

“教育是最大的善事”,这是她常说的话。2023年她毅然专升本攻读汉语言文学,同年邂逅了“AI待你学”项目。说起教育转型,她的语音消息里带着热忱:“科技是舟,文化是桨,我们要划向教育的未来。”今年四月,她在荣家湾开出岳阳县第一家AI教育工作室,连微信名都改成了“人工智能教育李朝”。

真正见她,是在盛夏的午后。我开车到天鹅路一小区旁接她,然后去参观她的AI托管工作室。她的托管基地位于民中路,离交警队不远。她穿着白色棉麻衫配黛青色长裙,不像科技创业者,倒像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美人。见面第一句竟是:“您上周那篇关于乡愁的散文,让我想起老家的临湘老家青石板路。”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着整个洞庭湖的水光。

湘女李朝:从讲台17年到AI工作室,她如何用科技守护人文温度?


后来,我们在“凌云碎影”文友会谋面。东家县教育局党委李智勇先生来了,县作协主席的李响球先生来了,还有我的好朋友李十全、李细田等等。她穿梭其间斟茶,竟能同时与响球先生聊《楚辞》,又转头和李十全的爱人讨论AI写诗的可能性。那天她泡的君山银针,每一片茶叶都立在水中如群笋破土,有人说这是吉兆,她笑着说:是水温刚好八十度,是人最容易感染与接受的热情。

午餐后的歌厅里,我们才见识到她另一面。《小城故事》前奏响起时,她握着话筒微微颔首,开口竟是邓丽君般的温婉声线。唱到“人生境界真善美“时,她望向在场每个人,目光如春风拂过柳梢。有人小声说:“李老师该去参加‘中国好声音’”,她噗嗤笑出声:“我的舞台在教室呀。”

最让我触动的是月田镇留守儿童之行的照片。她蹲在田埂上和孩子们玩泥巴,辫梢沾了苍耳子也浑然不觉。那张她教孩子写毛笔字的侧影,窗外青山如黛,她握着孩子的小手,一笔一画写下“人”字。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她说这话时,正在整理捐赠的图书,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她说:“AI再智能,也替代不了手把手的温度。”

第三次见面时,她刚结束周末书法课。教室墙上是孩子们的涂鸦,其中一张画着扎马尾的老师,旁边写着:“李老师笑起来像妈妈”。她不好意思地快速收起画,耳尖微微发红。那天我们聊起湘北的秋天,她说最喜欢带学生捡银杏叶做书签,“要让孩子触摸到知识的温度与色彩”。

我们经常聊天,她喜欢把一些正能量的好文章,或者她喜欢的好句子摘抄下来发给我。我写的文章她几乎每篇必评,专先我喜欢听的话讲。忽然觉得她像极了湘江边的芦苇,柔韧地迎着新时代的风,根却深深扎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科技与人文在她身上交融得如此自然,就像她既擅长英语语法,又能写一手好的毛笔字,还能写写文章。

有一次,她给我发来《古诗十九首》的一些批注,她清秀的字迹像清风拂过山冈:“用生活感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忽然明白为何她能快速融入荣家湾的文化圈,她本就是带着书香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开出一片花园。就像那次文友会后大家的感慨:李朝啊,就像一束突然开在草丛里的花,不突兀,反而让整片草地都生动了起来。

如今回荣家湾,总会想起李朝。虽然不能次次见面,但这个湘女的身影,正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用最温柔的姿势,推开教育的未来之门,也推开我们这些所谓的臭文人的心扉。

湘女李朝:从讲台17年到AI工作室,她如何用科技守护人文温度?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