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3万亿成交额背后,99%的人都忽略了这两个真正的“印钞机”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6日 00:18 1 admin

今天,A股成交额突破3万亿,整个朋友圈都在狂欢。

但我想跟你聊聊另外两个数字:1835元和4万亿美元。

前者是高盛给寒武纪开出的天价目标价,后者是英伟达的最新市值。一个中国芯片新星,一个美国算力巨头,看似毫无关联,实则都指向同一个残酷现实——

未来十年,真正的硬通货不是茅台,不是房子,而是算力和电力。

3万亿成交额背后,99%的人都忽略了这两个真正的“印钞机”

1. 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恐怖数据

先说个让人睡不着觉的预测。

国际能源署算了一笔账: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达到945太瓦时。什么概念?整个日本一年的用电量。

换句话说,六年后光是AI和数据中心,就要吃掉一个发达国家的全部电力。

摩根士丹利更激进:生成式AI的电力需求年增长70%。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负荷到2027年直接翻倍。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电,正在从成本变成瓶颈。

硅谷那帮科技巨头已经急眼了。微软直接包了核电站的长期供电合同,谷歌开始考虑自建太阳能电站。在国内,阿里腾讯把数据中心往贵州搬,表面上说是因为气候凉爽,实际上是奔着水电去的。

没有算力,你就是数字时代的文盲。没有电力,算力就是一堆废铁。

3万亿成交额背后,99%的人都忽略了这两个真正的“印钞机”

2. 一场100年前就注定的财富转移

这让我想起一个老故事。

1908年福特T型车下线,所有人都在赌哪家汽车公司会成为赢家。通用?福特?还是克莱斯勒?

结果最后发大财的既不是汽车制造商,也不是经销商,而是控制石油的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让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没有之一。

今天的算力,就是100年前的石油。今天的电力基础设施,就是100年前的加油站网络。

高盛为什么把寒武纪的目标价定在1835元?不是因为它的芯片性能超过了英伟达,而是因为在中国市场,它是为数不多的“石油供应商”。

英伟达市值4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全年GDP,华尔街直接把它叫做“AI时代的沙特阿美”。这个比喻太准确了——它垄断了AI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3万亿成交额背后,99%的人都忽略了这两个真正的“印钞机”

3. 中国正在下的这盘大棋

表面上看,中国在AI芯片领域落后了。英伟达不卖给我们最先进的GPU,我们只能用“乞丐版”。

但换个角度想,这可能是好事。

限制反而刺激了自主可控的紧迫感。寒武纪、海光信息、华为昇腾,这些本土算力供应商开始分食蛋糕。虽然技术上还有差距,但在特定应用场景已经够用了。

更重要的是电力这张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力生产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特高压、储能、核电,这些看似分散的投资,其实都在为一个目标服务——给算力中心供电。

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政策信号:电改在提速,统一电力市场在建设,就近消纳机制在完善。

什么意思?谁的算力中心旁边有便宜电源,谁就有成本优势。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算力+电力的一体化布局。

3万亿成交额背后,99%的人都忽略了这两个真正的“印钞机”

4. 两个被忽视的投资逻辑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波行情怎么把握?

第一,别只看股价涨跌,要看产业逻辑。

算力和电力是长周期的基础设施投资,不是短线题材炒作。今天涨停明天跌停很正常,关键是看谁有真正的产能和技术壁垒。

第二,看产业链而不是个股。

算力不只是GPU这一个环节,还包括服务器、光模块、液冷系统、数据中心建设。电力也不只是发电厂,输电网、储能设备、智能电网都是机会。

真正的稀缺性在于:谁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算力产能,谁能保证持续充足的电力供应。

3万亿成交额背后,99%的人都忽略了这两个真正的“印钞机”


5. 十年后的分水岭

2025年可能会被历史记住。

这一年AI从实验室的玩具变成工厂里的生产工具,算力从科技公司的奢侈品变成各行各业的必需品。

那些今天看起来疯狂的投资——动辄几千亿建算力中心,几万亿改造电网——十年后可能会被证明是远见卓识。

那些今天看起来离谱的估值——目标价1835元的寒武纪,市值4万亿美元的英伟达——也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AI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而革命需要燃料。

不管股市是牛是熊,算力和电力都将是未来十年最硬的硬通货。谁提前布局,谁就能在新时代占据先机。

毕竟,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重新定义财富分配的规则。这一次,轮到算力和电力登场了。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