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用AI为服装业按下“快进”键青岛这家企业紧盯产业链痛点,建立首个服装AI项目让生产周期缩短近一半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5日 09:58 1 admin
用AI为服装业按下“快进”键青岛这家企业紧盯产业链痛点,建立首个服装AI项目让生产周期缩短近一半

今夏,广东省中山市一家外贸服装公司内,一批“卡乐鼠”原创设计童装刚下线,便被机器臂敏捷地打包发往海外仓。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家公司还只是定牌加工工厂,如今已是在亚马逊跨境平台崭露头角的头部商家。这场“出海”革命的驱动者,正在千里之外的青岛。位于市北区敦化路136号西王大厦的青岛三态比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态比特”)内,技术人员一遍遍验证着“轻链服装AI”模型的实际效果。这个模型便是打开中山市卡乐鼠服饰公司外销新路的主推手。

从产业链的痛点出发

传统服装生产周期复杂、漫长,包括设计、采购面料、裁剪、缝制等十几个环节。产业链的痛点就藏在每个环节的“浪费”里——每年设计费要花几十万元,真正能量产的款式不到10%;设计师画稿慢,工厂打板频改,商拍预算高。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双重内耗,构成了服装业发展的沉重负担。

“过去的设计环节,从手绘初稿到工厂打样要一周,现在AI生成的设计图精准对接工厂生产标准,出图后直接传去车间,马上就能看到样衣。生产周期缩短近一半。”公司总经理薛婷说。

“轻链服装AI”改写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命运,它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服装行业“多快好省”的新大门——设计师从重复绘图中解放,专注创意;工厂从繁琐沟通中解脱,专注生产;商家从高额成本中突围,专注市场。

“轻链服装AI”横空出世

“当时AI行业大多在追逐通用大模型,极少有人专注到服装这个垂直领域。”三态比特副总裁王叶秋介绍,一次,几名年轻的设计师在“吐槽”产业痛点时,一名AI算法工程师灵光一现:既然服装产业链70%的成本耗在人工环节,而这些环节的核心载体都是图像,如果用AI等先进技术快速高效生成这些图像,不就能解开这个结了吗?

而AI已有萌发的土壤——几年前,团队已探索建立了如视觉理解、服装工艺检测、关键点识别以及基于传统VAE、GAN技术的服装图像生成等服装视觉任务路径,这为服装产业大模型转型奠定了基础。

终于,在2023年,“轻链服装AI”横空出世,通过了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成为首个服装AI项目。

但在AI赛道,算力是“硬通货”,这成了横亘在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2023年,市北区工信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企业难题后,主动给予帮助。在市北区工信局的撮合下,“轻链服装AI”成为中国移动集团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唯一指定合作伙伴。眼下,依托中国移动在青岛布局的超强算力,一个高效稳定的“AI算力资源池”正在成型,大模型训练、推理效率“噌噌”往上涨。

“未来,我们将整合全球合作伙伴的算力资源,构建海量且多元的云计算及边缘算力‘资源池’,满足不同市场和场景的需求。”王叶秋说。

用AI改变服装产业链

目前,“轻链服装AI”模型覆盖了企划、设计、生产、营销四大核心,算力、数据、模型三大架构层严丝合缝,50多个专项模型各司其职,60多项专项能力可解决产业链上的大多数难题。

截至目前,三态比特市场开拓的成绩单亮眼:在国内市场,申洲国际、即发集团、迪尚集团、绮丽集团、上海丝绸集团、杭州丝绸集团等中国服装供应商领军企业,已成为三态比特的稳定客户;在国际市场,“轻链服装AI”在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在其他地区也居于领先地位。

“三态比特目前正与青纺联等众多行业领军企业一同搭建AI产业交易平台,将实现产业上中下游的协同衔接,让生意越做越大。”王叶秋介绍,这始于“轻链服装AI”最初简单的理念:用AI让服装生意增长无压力。它不仅改变着一个3万亿元规模的产业,更在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内涵。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栾丕炜 通讯员 黄岚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