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AI 语音赋能护理升级 银川经开区企业让医疗记录 “开口即得”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5日 08:58 1 admin
AI 语音赋能护理升级 银川经开区企业让医疗记录 “开口即得”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心率78次/分,血压 125/85mmHg,伤口敷料干燥无渗血。” 清晨的病房里,某三甲医院护士李娟一边为患者检查,一边轻声说出护理记录。话音刚落,随身携带的移动护理终端已自动完成文字转录,屏幕上清晰呈现出规范的护理文书。这高效便捷的一幕,正是银川经开区企业英炜智慧研发的AI语言临床护理数据采集系统的日常应用场景。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推动护理工作规范化、精准化发展,明确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护理流程,减少护理人员非护理工作时间。然而,传统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每日需耗费大量精力手工记录护理数据,不仅效率低下,还易出现记录错误、字迹潦草等问题,严重制约护理质量提升。银川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人工智能生态社区内的英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敏锐捕捉行业痛点,自主研发的AI语言临床护理数据采集系统为破解行业难题提供了“经开方案”。

作为园区重点培育的人工智能企业,英炜智慧研发的AI 语言临床护理数据采集系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护理数据采集的范式革新。该系统融合AI智能语音识别(ASR)、自然语言处理(NLP)、声纹识别等前沿技术,在半径9米范围内可精准识别护理人员的自然语言,并实时转化为规范医疗记录,全面覆盖 126个临床专业医疗语言。其西医领域识别准确率超95%,有效规避了人为记录误差,为医疗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

为了增加患者护理时长,真正实现“让护士回归患者” 的核心目标。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展现出强大的场景适配能力。“我们通过声纹识别技术,可支持多名医护人员同时进行不同医疗记录的智能填报。护士站里,几名护士围着终端可以同步录入不同患者的护理信息,系统凭借声纹特征精准区分每个人的记录内容;病房巡视时,无需携带纸笔,边走边说就能完成数据采集;抢救患者时,紧张忙碌中随口说出的诊疗措施也能被实时记录,确保护理文书的完整性;针对不同医院、科室的诊疗差异,系统可定制个性化表单,并根据护理人员语言习惯驯化语言模型,降低使用门槛。同时,系统能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满足政策对医疗数据可追溯性的要求。”英炜智慧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从园区培育到行业认可,英炜智慧的发展轨迹正是银川经开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园区将持续完善培育体系,吸引更多顶尖技术人才与创新团队落户,通过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与场景试验基地,推动AI技术在医疗、制造、政务等多领域的深度应用,打造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END

本文由银川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赵月婷


编辑:李 飞

校审:祁 雪

终审:郭 扬

AI 语音赋能护理升级 银川经开区企业让医疗记录 “开口即得”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