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4日 16:34 1 admin

8月15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吸引了全球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领域的顶尖力量,三天时间共有来自16个国家、280支队伍的500多个机器人同台竞技。

当科技遇上体育,人形机器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有哪些实验室中的技术突破,会被搬上竞技舞台?竞技“试炼场”将让科研人员们发现机器人哪些方面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路径?机器人们在赛场上有哪些“名场面”?本期《近观中国》特邀英国观察员大牛,深入赛场,一探究竟!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田径场上“名场面”

机器人奔向观众席?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运动会设置了竞技、表演、场景三个比赛类别,26个赛项,涵盖了从田径、体操到自由搏击,从机器舞蹈到场景服务的全方位挑战,机器人运动员们将围绕这些赛项,展开487场对决。

来观看比赛的观众很多,涵盖各个年龄层和行业,他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赛事,看看人形机器人如今到底发展到哪一步了,我们的未来又会因此有哪些新变化?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田径赛场的比赛一触即发,高低不同、形态各异的选手们陆续到位,大牛很好奇它们如何完成同场竞技。

比如眼前这个参加1500米赛跑的小不点,在大牛看来完全是儿童误入成人场,毫无胜算,但研发人员告诉大牛,来参加比赛就是对机器人性能的一次测试,到了场上,坚持就是胜利,走完一圈没有倒,就能证明背后算法的稳定性。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跑步对于人类来说很简单,但机器人想完成这件事,却对其背后的众多技术和数据有很高的要求。其中涉及到动态平衡控制、步态管理、能量管理以及散热管理、环境适应、算法稳定等诸多问题。

机器人的表现怎么样呢?当然不会都很顺利~

“出糗名场面”频出,犹豫不动、跑错道、原地打转、各种摔跤......400米的赛场上,甚至有机器人直接快速冲向观众席,吓得观众原地起跳。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大牛还想更近一步感受机器人的速度与能力,于是他下场加入到比赛中,和机器人同台较量。最终,他气喘吁吁地表示,“这场比赛我最大的感触是机器人不会累,但我会!”

比赛中,大牛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比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机器人以及松延动力的“小顽童”等等。在1500米的比拼中,来自宇树北京灵翌科技队的机器人,以6分34秒的成绩摘得冠军。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此前,在机器人半马比赛中表现亮眼的松延动力的“小顽童”和“旋风小子”也参加了1500米的比赛,但最终“旋风小子”未能完赛,而“小顽童”也没能进入比赛的前三名。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姜哲源(松延动力创始人):“这次比赛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比较大的认知上的更迭。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确实跑得很快,它的关节转速一般能达到200rpm以上峰值,我们的机器人大概在100多。我们之前觉得这些对于行走和小步奔跑可能不是那么重要,但从今天的比赛来看,一些极限性能对于机器人还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收获是,我们进一步意识到硬件产品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对于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来说,马拉松是耐久性挑战,而这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一个极限性能的挑战。”

各家技术人员在这次运动会中带着机器人们完成一次次试炼,并从中找出更多不足与完善方向,让我们期待未来他们的新突破!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除了基础的跑步项目外,此次运动会还设置了障碍赛、跳高、跳远、自由体操等多个赛项,以检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平衡保持、视觉识别、动力系统等多方面的能力。


机器人“拳王争霸”

从“展示”走向“实践”


自由搏击是此次运动会的一大亮点,共有八支队伍参加,由不同的选手操控机器人来进行对决,既考验机器人硬件的精准与稳定,也是对人机协同能力的极限测试。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大牛发现,操控机器人的选手很多都是极为知名的运动员,比如北京奥运会女排季军薛明,她的操作十分娴熟。其所在队伍的团队成员还包括,北京奥运会柔道冠军杨秀丽、伦敦奥运会花样游泳项目亚军常思、泰王杯世界拳击冠军李洋以及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季军刘哮波。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大牛:“你在操作机器人打拳击的时候表现很优异,是不是因为自己本身是跆拳道运动员的原因?”

刘哮波(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季军):“对,我本来对空间感、机器人腿部出击时机等把握得还可以。机器人的对战技术、战术、战略,其实和我们在赛场上都是一样的。它们和我们共遇在这个运动会中,实际上是引领着我们的科技一起走向未来。”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过去一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仅2025年以来就举办了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苏州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等多场重量级活动,集中展示了最新的机器人成果。

这次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则把这些成果搬上了赛场,使机器人从“展示”走向了“实践”,运动会设置了6个项目,围绕工厂、酒店及医院三大场景,来全面考察具身智能的实际应用。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赵东伟(北奥集团董事长、组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我们知道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应用场景有三大类。第一,它会在一些危险的环境中从事功能性活动,比如说矿山、深海、核电站等。第二是它会在一些肮脏的环境,比如下水道工作。第三,它会从事很多重复的单一劳动。我们在设置比赛的时候,也要看到哪些比赛是能够促进未来机器人的落地和应用的。”

大牛来到了一处场景中,此处场景模拟酒店房间被客人弄得乱七八糟,机器人需要在20分钟内从起点出发,开门进入房间,将房间内的垃圾尽可能多地放入垃圾桶,并在完成清洁后,关门离开,最终按照任务完成情况,积分或扣分。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共有20支队伍参与其中其中大部分都是高校学生,在酒店场景项目的控制室里,有一面墙挡住操控人员的视线,这样他们只能看到机器人所看到的画面。在比赛中,很多队伍都感觉困难重重,不少队伍甚至半途就失败了。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黄思远(北京通用智能研究院具身机器人中心主任):“我们参加这次比赛最主要的目的是去体现我们的技术,通过比赛作为试金石。现在我们发现研究中的一些结果,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凝练,把它真正转化为能够赋能的技术。机器人在实际场地下面临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其中还面临很多干扰,比如动态场景,我们实验的地形其实远没有真实世界复杂。未来,在做机器人的算法和研究时,我们就要更好地考虑到不同形式的干扰以及对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能力和大脑的这些要求。之后我们再去做相关系统开发的时候,需要做更综合的考虑。

人形机器人还有怎样的进阶?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的教育体系正在掀起一股“机器人热潮”,在运动会的280支参赛队伍中,有192支都是来自高校的学生,甚至还有三支中学队伍参与其中,也许技术不算成熟,但学生们也在用自己的技术,赋予机器人新的可能。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很多小学生都在现场观看,大牛也拿起了遥控器,尝试自己操作功夫搏击的机器人。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如果说,赛场中的其他项目是“基础体能测试”,那么足球比赛就是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阶挑战”。除了3v3足球赛外,这次运动会还设置了全球首创的5v5全自主足球赛,整个比赛过程没有任何人工干预,全靠机器人自己的AI大脑来决策。

在足球场上,机器人们的表现如何?节目中找答案吧~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大牛还见到了哪些科技与体育的融合以及新惊喜?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期《近观中国》~

奥运冠军上场操作,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惊喜有多大?


制片人:张小玲

编导:谢怡

编辑:于二丫 张智博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