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垃圾、废柴要“上天”?这项“眉山智造”把废物变航油,正在探索产业化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4日 14:54 1 admin

川观新闻记者 底伊乐

秸秆等生物质废料摇身一变,成为助力飞机翱翔天际的燃料,支撑航班完成跨洋远航。这科幻电影般的情节,或将在眉山变为现实。

8月22日,记者从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金象”)获悉,全球首套千吨级绿氢中和二氧化碳生产全组份航煤“催化剂以及工艺验证”中试装置,日前已在眉山完成“心脏设备”——STA(合成气制芳烃)反应器吊装,标志着“垃圾变航油”的技术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川金象首次揭开了其与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张晨曦博士团队联合攻关数年的创新技术面纱。该技术的核心是以“绿氢”和碳氧化物为原料,通过特制催化剂和工艺,一步合成可直接使用的全组份航空煤油。

“这本质上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川金象技术部部长莫玉馨解释,“我们的目标就是将‘各种有机物垃圾’和二氧化碳,通过清洁能源,彻底转化为‘能飞上天的绿色燃油’。”

垃圾、废柴要“上天”?这项“眉山智造”把废物变航油,正在探索产业化

中试装置(受访者供图)

要理解这项“眉山智造”的含金量,首先要了解航空业的“碳困局”。

一直以来,航空业是实现碳减排的“老大难”。传统航空燃油排放量极大。据统计,全球航空业年均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的2.8%,但航空器对动力燃料的能量密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电池能量密度远低于传统航煤,无法满足大型航空器的飞行需求,航空燃油难以被替代。

因此,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成为近年来全球学界、产业界孜孜以求的目标。其本质就是变废为宝——用废弃油脂、农林废弃物、绿氢+二氧化碳等可再生资源制成航空燃料。它能直接替代传统燃油,无需改装发动机,但生命周期内可减少高达80%的碳排放。

与此前其他技术路线相比,这一“眉山智造”有很大不同,核心就在——全组份。

据悉,当前市场上普遍采用“地沟油”炼化而成的生物质航油,按2%-3%的比例与传统航煤掺混使用,依然是“小配角”。川金象这项技术生产的燃油,则可以直接使用,担当“主力”,而非仅作为添加剂,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变废为宝的“魔术”如何实现?关键就在于吊装就位的“心脏”设备——STA反应器。

莫玉馨将其比喻为一个“碳池中和器”。从化学结构来说,航煤就是碳氢化合物,要形成航煤,本质上就是对碳、氢元素的重新组合。核心技术就是造一个“碳池炼丹炉”,把碳氧化合物和绿氢结合炼成航煤需要的碳氢化合物。

在高温作用下,动植物等有机垃圾被汽化为绿氢和绿色碳氧化物,通过一系列催化反应和创新工艺,最终合成出符合航空标准的全组份煤油。“全过程耗能均使用绿色能源。”莫玉馨补充道。

她表示,该技术已突破三大核心瓶颈:高效催化剂解决二氧化碳活化难题,创新工艺实现“绿氢+二氧化碳”到液态航煤的一步转化,产品性能完全匹配航空燃料标准。

垃圾、废柴要“上天”?这项“眉山智造”把废物变航油,正在探索产业化

中试装置(受访者供图)

“合作团队在多次数十公斤级的小试中已取得成功,眼下正计划进行千吨级中试。”莫玉馨说,根据此前小试成品检测数据,其二氧化碳单程转化率可达65%,所产航空燃油油品含量可达90%-95%。

“每吨航煤可消耗3.5吨二氧化碳,按全球航空煤油年需求3.5亿吨计算,全面应用这一技术每年可减碳超12亿吨。”莫玉馨算了一笔账。中试成功,这项技术将为全球提供一套“绿电高价值利用+化石替代”综合性解决方案,让绿氢全组份航煤直接替代传统航空燃料,推动航空业从“减碳”走向“无碳”。

展望未来,川金象已制定了清晰的“三步走”计划:2026年完成千吨级中试和燃油台架试验,2027年启动5万吨到10万吨级产业示范,2030年前实现规模化量产。各阶段装置设计和关键催化剂均由川金象自主完成,关键设备和材料均可国产化。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曾经的垃圾废弃物和二氧化碳废气将不再是负担,而是“飞”上万米高空,成为驱动飞机翱翔蓝天的绿色能源。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