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4日 10:41 1 admin

【QMG青岛广电·回澜听涛出品】

聚焦人工智能,青岛持续向深探索。

8月21日,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联盟成立暨首批标杆场景发布会举行。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等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共200余人参会,共同见证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迈入“场景驱动”新阶段。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图源:青岛地铁

在现场,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联盟成立,132家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凝聚共识,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交流平台。会上,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市大数据局联合发布《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清单》,涵盖智慧海洋、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领域、近350个机会场景和能力场景集中发布。地铁集团、机场集团、城运控股集团、极视角、中航信、云天励飞达成交通大模型共研签约,地铁集团、水务集团、能源集团达成市政大模型共研签约,标志着联盟“场景共研”机制正式落地。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走过学习互联网“存量知识”的“上半场”,正进入通过与物理世界交互来创造“增量知识”的“下半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认为,随着大模型技术更新逐渐放缓,产业重心加速向落地应用迁移,2025年成为智能体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节点。

要跟进产业迭代,回应技术落地的发展趋势,更需要链上企业紧密地协作,共同进行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城市之一,青岛已经将人工智能纳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作为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重点培养。如今跟进发展的浪潮再进一步,青岛要凝聚主体力量、加强场景应用,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中不断“加速”。

01

企业“成群”,再造生态价值

产业链的壮大,不是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多个企业的合作共赢。

企业联盟的成立可以以更低成本实现资源的流通和技术的协同,减少供需对接成本,在这其中,企业也可以借助集体优势增加抗风险能力,在产业链上进一步扎根成长。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联盟由青岛地铁集团联合国实集团、机场集团、山东大学、海尔集团、中科曙光等132家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共同发起成立,下设智慧交通、智慧海洋、低空经济等7个产业场景组,旨在打通“需求—技术—产品—应用”全链条。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从成员名单来看,联盟的阵容堪称“重量级”:既有海尔、海信、城运控股等龙头企业,也有东华云都、极视角、中科曙光等新锐力量。这其中,城运控股、机场集团等企业能够在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深挖人工智能的场景需求。海尔、海信等企业,则在“产出”场景的同时,又有能力通过掌握的人工智能技术回应场景需求。而山东大学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作为创新的策源地,也在持续为城市的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供需的齿轮在此“咬合”,形成一个共生共进的产业生态。而这份联盟企业之间的“契合度”,实际上来源于城市的产业积累。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目前,青岛共拥有超过300家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720亿元。标贝、极视角、创新奇智等一批新锐企业纷纷选择在青岛深耕。

进一步将这些企业凝聚成链,青岛还在今年7月公布62家“链主”企业,凝聚“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力量,并举办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人工智能产业链专场对接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专场对接会等行动,让城市产业“抱团”成长。

02

打造场景,发力“下半程”

以场景为牵引,已经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大会发布的智慧交通与智慧海洋两大标杆场景,正是以场景牵引产业动能、释放城市潜能的微观范本。

由青岛地铁研发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让智慧城轨建设迈入“类人化”主动思考阶段,以供电设备跳闸为例,供电智能体可以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精准定位,人工操作流程由27步缩减至7步,处置效率提升70%;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图源:山东交通运输厅、大众新闻

国实集团打造的“问海”“海星”“灵龙”等多场景大模型,为海洋生物医药的临床应用以及海洋管理带来了革命性效率提升与决策支持。比如,“问海”可在90秒内预测出未来15天的全球海洋环境,计算性能较传统方式提升3000倍。

可以看到,这些已经落地的应用场景,已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业化转化。尤其是在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场景便成了开辟增长新轨的关键所在。就这一点来说,青岛具有充分优势。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图源:极视角

青岛工业门类齐全,又有海尔、海信、青啤等龙头企业,多个产业链条实现了全覆盖,因此城市本身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开创人工智能算法商城、在此大会上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之一的极视角,正是因为看好青岛丰富应用场景,将总部从深圳搬到青岛,在青岛地铁“垂域大模型研发”工作中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

而青岛近年来也一直锚定场景应用,密集部署了一项又一项活动。

发布《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场景应用“赋能”列入7大行动之一,加大场景开放力度,开展多样化赋能应用;自2019年起,青岛连续举办六届“百企百景”对接洽谈会,发布需求清单1200余项、促成合作300余项,累计7个场景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典型场景,18个场景入选山东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而本次发布,又是一场深度链接供需的媒介会。《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清单》涵盖智慧海洋、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领域,包含113个人工智能产业场景机会、136个人工智能产业场景能力,以及100个人工智能政务领域场景机会。

不难看出,这些领域均为青岛优势产业领域以及重点发力的未来产业方向。可以预想,未来,将有更多可知、可感、可复制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青岛方案”落地。

03

AI加速,城市向上

聚焦人工智能,青岛已经积累了一些产业力量。

目前,青岛市人工智能集群已获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涌现出以歌尔、海尔、海信网络科技、创新奇智科技为代表的“硬科技军团”。人工智能产业园加速崛起,更多企业纷纷落户……

而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也走进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千行百业进行赋能。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工业领域,卡奥斯COSMOPlat自主研发的“轻量级”工业大模型COSMO-GPT,为给工业领域提供更普适的智能服务,为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树立标杆;

政务方面,青岛市城市管理局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建立了“主动发现+互动发现+自动发现”模式,将采集员、市民及感知设备纳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日均流转处置城市管理事件1万件左右,推动了政府服务模式转型,提升市民幸福感;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图源:乐聚

康养领域,乐聚人形机器人目前已可以做到做打招呼、语音交互、取水等动作,实现陪伴照顾老人的简单功能,未来三到五年将有望普及到家庭端……

如今城市产业动能正劲,如何在未来接续乘势而上?答案在政策部署和强链补链中。

“干字当头 勇挑大梁 青岛走在前”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信息显示,青岛要重点发展海洋领域大模型、垂直领域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拓展人工智能赋能应用领域,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集聚区。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

青岛百家企业“成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位”:城市合力,场景掘金!

根据“数字青岛2.0”工程的部署,今年,青岛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农业、生态环境、文旅、医保等领域的应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显示,青岛到2026年要培育推广200个“人工智能+”典型示范应用场景,争创国家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示范基地……

新一轮产业浪潮中,人工智能,正从深层驱动城市向上。而青岛,也将以场景为媒,为产业实践提供更多更明确的样本方案。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