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远在大洋彼岸的巴西市场上,外卖大战的戏码同样在上演。可竞争主角并不是当地的外卖霸主,而是两家中国企业——滴滴99food和美团Keeta。滴滴豪...
2025-08-22 0
德国新任外长约翰·瓦德富尔上任没多久,亚洲首站挑了日本,在东京跟日本外相岩屋毅开了所谓“日德外长战略对话”。会还没开多久,人已经先把话甩出来了:台海、南海、东海,中方“越来越具攻击性”,欧洲安全也会被“波及”,要跟日本拉起安全合作的栅栏“应对中国”。
这趟话术并不新,时机倒是挑得非常挑衅——9月3日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前夕。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很干脆,用“挑动矛盾、渲染紧张”八个字,给这场造势定了性。
瓦德富尔试图不许中国做三件事:不许在对俄关系上按自身利益行事,不许在关键资源与供应链上坚持国家安全与技术管制,不许在台海与近海维权行动上维护既有权利。
换个直白的说法,就是要中国在能源、产业、安全三条线同时让步。看上去气势汹汹,内里却经不起推敲。把这三根线抽出来,一根一根拎一拎,就知道谁在讲规则,谁在玩双标。
先说第一根线,俄乌议题被强行塞进对华话术。瓦德富尔在柏林登机前开记者会,把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能源贸易扣上“支持俄罗斯”的帽子,话里话外在暗示:德国和日本在乌克兰问题上站队很坚定,中国也该照着做。
问题来了,材料里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中国提供了军事援助,属不属实,读者心里有数。中方在乌克兰议题上的口径早就讲得很清楚:不是当事方,也不是冲突制造者,推动劝和促谈,这些话在公开场合反复讲过。
把正常的能源往来硬说成“战争燃料”,这套逻辑要是成立,全球一堆买俄油气的国家都得被拉上台背锅。更别提欧洲自己在危机之初的能源替代有多狼狈,谁在市场上四处抢货,那些合约签得多着急,大家不会忘。把别人正常贸易污名化,是政治表演,不是政策方案。
第二根线,供应链与关键资源。瓦德富尔在东京把矛头转到稀土、镓、锗这类关键材料,说中国的出口管制影响德日的芯片与高端制造,鼓吹“去风险”“去中国化”。得把事实摆正:中国对稀土等实施的是有条件的出口管制,而且重点集中在军民两用敏感环节,民用口子并非一刀切。
反倒是德方本身对乌援助规模不小,军工产业的稀土消耗不低,如今卡在瓶颈口,拎起中国当替罪羊,这就有点把内部产业转型和安全负担甩锅给外部。更关键的一点,供应链这个词好用也好糊弄。企业界看重的是成本、稳定性、交付节奏。德国汽车、机械设备对中国市场和配套体系的依赖,是真金白银的账——材料里给了方向性信息,贸易体量大,产业贴合深。
要在政治口号下一夜切走链条,买单的不是政客,是工厂、工人和消费者。难点不在“去”不去,而在你要拿什么替代,以及代价多大。拿现实跟口号对表,天平怎么倾,企业最清楚。
第三根线,海上与台湾。瓦德富尔把“越来越具攻击性”四个字盖到台海、东海、南海上,还把欧洲安全往上挂,说这影响“全球共存原则”。这个说法听起来宏大,拆开看经不起数据和事实。
先看立场,台湾问题在国际法与国际政治实践上有着清晰的基线,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各国建交的政治基础,也是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德方官员之前在与中方沟通时承诺坚持一个中国,这回到东京转头就把“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帽子扣回来,这不止是双标,还是外交信号的自我打脸。
再看东海、南海,局势总体稳定,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在管控分歧。真正把战舰往别国家门口开、拿“航行自由”当幌子刷存在的是个别域外力量。德国离亚太有多远,地图量一量就知道。非要在中国近海指挥若定,既不合地缘逻辑,也不合国际现实。
更有意思的是,德国自己在冷战后完成统一,对“国家统一”四个字最该有切肤之感。轮到台湾问题上,立刻换了剧本,这种选择性记忆,解释权也许留给历史更合适。
这三根线之外,还得把时机因素摆出来。9月3日阅兵,主题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国防现代化的展示是点睛。公开的信息显示,时长约70分钟,编45个方队,空地一体,展示的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重点突出联合作战能力与新质作战力量。放在这样的时间窗口,德国外长在日本高声喊话,是巧合还是刻意增压,读者心里有杆秤。
政治上叫“塑造舆论场”,军事上叫“战略叙事夺势”。既然要在叙事上抢头条,那就得接受叙事被校准。外交部的回应简洁,但火力集中,一个中国原则不能碰,台海和平要靠反“台独”,东海南海稳定不是话术,是现状。说到这份上,德方想装听不见不太现实。
有人会问,德国为什么要走到这一步?答案不难想。德国的对华方针在默克尔时代更偏务实,讲平衡与经贸。如今政府更强调“去风险”,政治表达更靠拢华盛顿。国内安全与产业话语占了上风,外交风格也随之变得激进。瓦德富尔本人出身基民盟,干过国防政策发言人,对安全议题敏感,到了位子上就想在“印太”这块展示肌肉。
问题在于,展示归展示,政策要落地得对着现实的墙撞一撞才知道疼。德国企业界早就给出过提醒,供应链哪怕轻微的扰动,都可能牵动制造业的节拍。欧盟内部对华认知也并非铁板一块,大家对如何“去风险”与如何保持合作,各有盘算。在这样的结构性拉扯里,政治口号越冲,经济反作用力就越大。
再把日本的角色放进来。东京对“经济安全”的叙事已经滚动多年,从半导体到关键材料,从海上态势到军事同盟,工具箱是齐的。如今多一个德国站台,当然愿意。问题是,日德在历史上属于另一种“轴心”的记忆载体,这段历史在东亚语境里并不好听。
德国被称赞在战后有深刻反思,日本至今在若干节点上的暧昧态度众所周知。德国外长到东京去谈“如何应对中国”,如果把历史维度轻飘飘掠过,舆论场的反讽味道就会自己涌出来。这不是情绪化,而是现实世界里叙事张力的一部分。你想在别人家门口讲秩序,起码得对那段秩序的来源保持敬畏。
有人会把问题抛过来:那中国是不是要对德日更强硬一点?答案在材料里已经给过提示。外交上讲的是“对话协商、维护稳定、反对渲染紧张”,立场坚定,方法稳健。工具箱也不空,关键材料的出口管制就是明牌。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取决于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方的话术。
德国外长这次高调挑衅,短线看是舆论战的火力展示,长线看,如果德方政策真往对抗滑,反作用也会体现在供应链、市场准入与技术合作多个维度。这种对撞会不会发生、程度多深,取决于柏林愿不愿意让经济理性拉一把政治冲动。
时间点还带来另一个意义。9·3阅兵不是为了对谁“示威”,而是纪念与告慰,也是在告诉世界: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不是为了扩张,而是为了把“不生战、不惧战、能止战”这三件事做扎实。
联合作战能力的展示,是在传递一个技术信号:体系联通、感知贯通、指挥协同、火力到位。这些能力对任何域外施压的“远距离威慑”都有自然的克制作用。你想在舆论上压,别人会在能力上稳。这种博弈并不喧闹,却很有效。
说到这儿,该把毛宁那八个字再拿出来压一压题:挑动矛盾、渲染紧张。这八个字的力度,恰到好处。没有把德国点名为对手,没有拉高到不可回头的高度,但把行为性质点透了。外长出访前后的发言,其实是对国内政治的一次交待,对外也想挣一波存在感。
对这种“舞台动作”,回应要稳,底线要牢,工具要亮但不乱挥,给对方留台阶,也得把台阶铺在规矩上。这种分寸感,才是成熟大国的手腕。
讲故事可以,别拿故事当现实。德国要在亚洲讲“安全”,就先把欧洲的安全困局里那本账算清;要在供应链上讲“风险”,就先问问斯图加特和沃尔夫斯堡愿不愿意为政治口号削订单;要在台海讲“现状”,就先把一个中国的承诺写进你的行动清单。谁在挑动矛盾、谁在渲染紧张,历史会记账,市场也会记账。读到这儿,答案已经明明白白。
相关文章
最近,远在大洋彼岸的巴西市场上,外卖大战的戏码同样在上演。可竞争主角并不是当地的外卖霸主,而是两家中国企业——滴滴99food和美团Keeta。滴滴豪...
2025-08-22 0
现今,AI技术正加速渗透于各行各业,为助力更多领域客户提升创新与运营效率,HCR慧辰股份依托多年技术积累,推出AI数字员工定制服务平台——“数字员工平...
2025-08-22 0
在前几期的MCP系列教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MCP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核心组件。本期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将Model Context Protocol...
2025-08-22 0
单轴测径仪是用于测量圆柱形、棒状、线状等物体直径的精密仪器,其应用场景广泛覆盖工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尤其适用于需要对连续生产的“长条形”产品进行实时直径...
2025-08-22 0
Keychron近日推出了一款设计独特的Big Kitty Paw Key猫爪巨轴单键键盘。这款产品将传统轴体尺寸放大数倍,不仅保留了基本的输入功能,...
2025-08-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