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22日 18:01 1 admin
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

近期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重出江湖

骗子会冒充互联网公司

或快递公司拨打电话

以受害者的快递在

运输途中损坏或丢失

要进行理赔为理由

实施诈骗

本周发案类型

本周(8月14—21日)刷单返利类5起、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4起;贷款、办卡类3起。

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

经典案例

1、梁某(女,53岁)在网上买了一台扫地机器人。没几天,接到来电页面显示是“中国香港”的电话,对方称梁某在购买扫地机器人时,误开通了百万医疗项目,不取消则要“扣取年费”。梁某便同意配合,在对方的引导下,梁某下载了“某会议”APP,并通过该软件与对方开启了屏幕共享。对方以“验证资金”为由要求梁某分别打开了多家银行软件来确认余额,同时声称只要将款项转入其指定账户,即可取消百万医疗项目,钱也会原路退回。梁某转账后,发现钱并未退回,才觉不对,遂报警。共计损失53万余元。

警方提醒

作案手法

第一步:主动来电。非法获取包括姓名、手机号码以及所购商品、购物订单号等用户信息,寻找作案目标,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试探用户态度。

第二步:骗取信任。假冒快递员、快递客服等与受骗对象联系,利用非法获取的用户信息、订单信息骗取信任,以赔付货款为由降低受骗对象戒心,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第三步:盗取资金。向受骗对象发送链接,称在链接里将货款退回,让受骗对象将银行卡号、密码以及验证码等相关信息输入,称信息填完后货款会自动退回到银行卡上。部分以发送木马链接、添加好友等实施进一步诈骗。最后,通过获取的银行卡号、密码以及短信验证码完成账号支付交易,成功盗取资金。

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

另外还有一种骗子伪装成客服的诈骗类型:虚假征信类,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银行或网络贷款平台客服人员与受害人建立联系,谎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账号未及时注销,需要注销相关账号;或谎称受害人信用卡、花呗、京东白条/金条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要消除相关记录,否则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

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

在这里要提醒下大家:

果断拒绝以影响征信为由关闭或注销账户的要求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删除修改。审慎回应添加好友共享屏幕的请求,不轻易下载视频聊天或屏幕共享软件与陌生人聊天,不在共享屏幕中进行银行账户操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

官方反诈渠道:

1、电话报警:直接拨打110或当地的反诈专线,如96110,向警方提供诈骗相关信息。

2、网络平台举报:可通过公安部推出的“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举报,在APP内按指引填写相关信息提交即可。

3、政务平台反馈:利用各地政务服务热线,如12345进行反诈咨询或反馈线索。还可以通过当地政府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官方账号留言反馈。

4、银行求助:如果发现涉及银行账户的诈骗情况,可及时联系银行客服热线或到银行网点,寻求帮助和建议。

5、运营商举报:当收到诈骗短信时,还可以将短信内容及发送号码通过运营商进行举报,比如中国移动用户可发送至10086999,中国联通用户发送至10010999,中国电信用户发送至10000999,这样能助力运营商对诈骗号码进行处理,减少更多人受骗的可能。

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前后对照表

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每周反诈|警惕!电商物流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前奏

来源:新华社

来源: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反诈中心

责编、美编:马海文

主编:陈宇航 包俊 监审:塔娜 王丹

监制:付惺 张轩

总监制:苏都毕力格 陈永庆

呼伦贝尔市公安局 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