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专打海外“同胞”,这波外卖大战让人看傻眼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21日 10:20 1 admin

文丨余寒


不出海,就出局。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在全球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内卷外化”。


最近发生在巴西外卖市场的商战,就是一个典型缩影。

专打海外“同胞”,这波外卖大战让人看傻眼

交战双方大家不陌生,滴滴和美团。滴滴旗下的外卖平台99Food不惜砸下重金,通过排他性收买,以及搜索平台恶意截流等手段,对美团旗下的Keeta进行定向狙击。


这种“只打同胞,不碰洋商”的策略,将出海竞争异化成内斗游戏,让中国企业的脸面丢到了国外。


01


巴西的外卖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本土品牌iFood所垄断,市场份额达到80%左右。


滴滴算得上是巴西外卖市场的老玩家了,在2019年就推出过99Food的外卖品牌,但2023年左右,在本土霸主iFood强硬的“二选一”策略下,被挤出了巴西外卖市场。


如今,iFood 因反垄断协议,不能再与大型连锁商户签订独家合作协议,这给中国企业提供了进入巴西市场的机遇。今年5月起,美团宣布旗下外卖品牌Keeta即将进入巴西市场,一个月后,滴滴紧随其后,宣布重启其在巴西的外卖业务99Food。


中国两大互联网企业先后进军巴西,本该是联手开拓海外市场的积极信号,万万没想到,却变成了同室操戈的内耗。


根据相关报道,滴滴旗下的99Food,在巴西针对美团Keeta展开了一系列排他性行为。它通过向商户支付巨额现金奖励,签订排他性协议,试图将美团排除在巴西市场之外。


专打海外“同胞”,这波外卖大战让人看傻眼


专打海外“同胞”,这波外卖大战让人看傻眼


滴滴和美团拓展海外市场时,出现竞争关系,在情理之中。但从商业逻辑角度看,滴滴的竞争策略着实令人费解。


滴滴和美团都是新进入者,它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分明是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的巴西本土霸主iFood。按照正常逻辑,二者应该先联手“一致对外”,而不是去封锁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品牌。


然而,滴滴却将主要精力用于狙击美团——要求商家针对美团Keeta进行“二选一”,却不限制商家和iFood合作。这一行为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专打海外“同胞”,这波外卖大战让人看傻眼


再者,滴滴在巴西外卖市场累计投入10亿雷亚尔(约13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9亿雷亚尔(约12亿元人民币)投入,用于收买商家,定向“打击”美团。滴滴的这一操作实在让人费解,十几亿的资金,没有用在提升产品、技术、服务,没有用在提升自身竞争力,没有用在和iFood竞争,全用在阻止美团进入巴西市场了。


这种烧钱打同胞的做法,既不符合商业规律,也难以持续。


摩根大通发布的《Global Online Takeaway (2024)》报告显示,全球主流外卖平台的平均净利润率只有2.2%左右。在这样一个利润微薄的领域,滴滴不计成本,只为狙击同胞企业,不啻于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02


滴滴和美团在巴西市场的交锋,远不止排他性协议这一桩。


此前,滴滴还曾高价竞购Google搜索中的“Keeta”关键词,使用户搜索“Keeta”时,优先展示99Food的广告,这一行为已经被巴西圣保罗法院认定为不正当竞争。


专打海外“同胞”,这波外卖大战让人看傻眼


此外,滴滴还起诉美团Keeta品牌标识侵权,称其使用的品牌颜色、图形和字体与99Food高度相似,主要理由是Keeta的“ee”字母在反光镜中看起来像“99”。但事实上,相关的标识和配色,美团已经使用了多年。


滴滴99Food不惜代价,不计一切手段的狙击行为,表面看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实质上是一种“内卷外化”的典型表现。


所谓“内卷外化”,简单来说,就是将国内那套烧钱消耗对手、零和博弈的策略转移到海外,在全球市场上自相残杀,彼此削弱。


滴滴99Food对美团Keeta的针对性狙击,显然无法用正常商业逻辑解释,它似乎更在意不能输给中国同行,而非如何赢得海外市场。


抱着“把中国同行卷死”的心态出海,搞烧钱消耗的排他性策略,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强化了倾轧、内斗的负面标签,也无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当企业将主要资源用于内斗时,哪还有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工作中?如此战略短视之举,只会让自己在海外更早地出局。


而且,滴滴将枪口对准同胞企业,不仅未能撼动iFood的市场地位,反而让后者成为最大赢家。


今年8月,iFood宣布将在2026年前投资17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220亿元),以应对包括Keeta和99Food在内的国际竞争者,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面对滴滴和美团的同室操戈,iFood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03


对于内卷式竞争,国内市场苦其久矣。


官媒《求是》此前曾专门发文,呼吁要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并指出,“卷”价格、“卷”同行的,结果却是多败俱伤,严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打海外“同胞”,这波外卖大战让人看傻眼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曾因iFood的“二选一”政策,在2023年被迫退出巴西外卖市场,如今它非但没有反思排他性策略的危害,反而变本加厉地,用同样的手段对待同胞企业,无异于“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撕掉别人的伞”。


在国内持续反垄断,整治“二选一”不规范竞争的背景下,在海外市场对同胞企业的倾轧,将国内的恶性竞争模式复制到海外,是否是在规避国内监管压力?


20多年前,中国摩托车企业在东南亚市场为了争夺份额,曾展开疯狂的价格战,甚至不惜亏本销售。


最终,这种自相残杀的竞争,不仅导致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停滞,更让中国摩托车的国际声誉一落千丈,市场份额被日本品牌全面反超。这一惨痛教训,至今仍值得中国企业深刻反思。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应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唯有停止彼此拆台、短视内耗,才能走得更远。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