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特约记者 吴嘉敏 图片来源:京东黑板报 内地电商巨头京东在香港掀起了一阵平价风暴。8月15日,内地电商巨头京东宣布完成对香港...
2025-08-19 0
晚清有一位“奇人”,他白天是思想家、翻译家、报刊主笔,晚上却泡在烟花巷里,与名妓谈诗论道、醉卧花间。
他就是王韬——一个被后人称为“风流书生”的传奇人物。他的生活轨迹像一部现实版《红楼梦》,一边是救国图存的宏大理想,一边是红尘万丈的感官享受。
19世纪中叶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的巨变。鸦片战争的炮火撕裂了封建社会的外壳,西方思想如潮水般涌入。而王韬,正是这场变革中的“弄潮儿”。他早年在上海墨海书馆工作,翻译《圣经》,接触西方文化,眼界大开。可与此同时,上海滩的花街柳巷也成了他“充电”的场所。
“食色,性也。”王韬曾在日记里写道,“若无风月,何以解忧?”他的风流并非单纯的寻欢作乐,而是对传统礼教的“叛逆式反抗”。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他敢于把“青楼文化”写进书里,甚至用“大尺度”记录下与名妓的互动。这种行为,放在今天,大概能上热搜榜前三。
1860年,太平军攻占上海,王韬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投奔太平天国。他带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成为太平军的“智囊”。
可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李秀成不采纳他的战略建议,清军反扑后,他因“通敌”罪名被通缉,被迫逃亡香港。
这段经历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流亡期间,他创办《华字日报》,用笔锋批判清廷腐败,却也把更多时间花在“风月场”。
据《花国剧谈》记载,他在上海期间“几乎踏遍所有青楼”,与数十位名妓有“深厚交情”。有人质疑他“玩物丧志”,可王韬却认为:“名妓懂诗词,通音律,与她们交流,胜读十年书。”
1874年,王韬51岁,远渡日本。这次旅行,他带着“考察维新”的任务,却意外开启了人生最疯狂的“风流岁月”。
日本明治天皇
王韬到日本时,正值明治维新如火如荼。他受到日本维新派热烈欢迎,被称作“东方的伏尔泰”。可这位“思想家”并没有像政客那样谈改革,而是钻进了东京、京都的烟花巷,亲身体验“上百名妓”。
据《扶桑游记》记载,王韬每天清晨写政论,午后考察工厂,傍晚便换上和服,带着酒壶去“拜访”艺伎。他曾在日记里调侃:“日本艺伎的茶道,比中国的八股文有趣多了。”他不仅记录艺伎的舞姿、琴声,还详细描写她们的生活状态。
日本艺伎
“她们并非人们想象的‘风尘女子’。”王韬写道,“许多艺伎出身书香门第,精通汉学,甚至能背诵《红楼梦》。”这种观察,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堪称“大逆不道”。毕竟,在儒家文化中,青楼女子是“伤风败俗”的代名词,而王韬却把她们当作“研究对象”。
更让人咋舌的是,王韬在日记里直言:“与艺伎相处,能感受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他甚至提出一个“大胆假设”——“若让艺伎参与政治,日本或许能更快走向现代化。”这种观点,放在今天也算得上是“超前思维”。
王韬的《扶桑游记》出版后,引发轩然大波。有人称赞他“打破传统桎梏”,有人指责他“道德沦丧”。就连他的朋友梁启超也说:“王韬之风流,实为时代之痛。”
但王韬并不在乎。他曾在一封信里写道:“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他认为,自己的风流轶事,恰恰反映了晚清知识分子的困境——他们既想救国图存,又无法摆脱传统价值观的束缚。
有趣的是,王韬的日记在21世纪意外走红。2023年,一本名为《王韬:风月与思想》的畅销书,把他的“百名妓”经历包装成“古代性学研究”,引发热议。网友调侃:“原来古人也有‘约会软件’,只不过是个叫‘烟花巷’的线下版本。”
今天的学者对王韬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认为他是“晚清启蒙思想的先驱”,有人则觉得他“用风流掩盖政治理想的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王韬的“双面人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他的日记不仅是对青楼文化的记录,更是一本“晚清社会的百科全书”。他在《艳史丛抄》中提到,上海青楼的收入远超普通商人,这揭示了晚清经济结构的复杂性。
耐人寻味的是,王韬的“风流”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性格中的矛盾。他一边批判清廷腐败,一边享受封建社会的“特权”;一边主张男女平等,一边把女性视为“灵感来源”。这种矛盾,或许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
那假如王韬穿越到现代,他会是什么样的“网红”?
他大概会是“知识型博主”+“生活家”的混合体。白天在B站讲《论语》与西方哲学的碰撞,晚上在抖音直播“品酒论道”,背景音乐是古琴版《夜空中最亮的星》。他的微博话题#风流书生的日常#可能登上热搜,引发“古代性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激烈讨论。
当然,他也可能被“打假”。有网友翻出他的“百名妓”经历,质疑他“虚荣心爆棚”,而另一派则高呼:“这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骨!”
王韬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晚清社会的光怪陆离。他的“风流”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个人性格的体现。他用40年时间,把“烟花巷”变成“思想实验室”,最终留下了一部“大尺度日记”。
如今,当我们翻开他的作品,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浪荡书生”的生活,更是一个民族在变革中的挣扎与探索。这就是王韬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在风月与思想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
参考资料:
东南网:2023-08-29:王韬对闽人后进的思想影响
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特约记者 吴嘉敏 图片来源:京东黑板报 内地电商巨头京东在香港掀起了一阵平价风暴。8月15日,内地电商巨头京东宣布完成对香港...
2025-08-19 0
你听说过吗?长江“掰直”计划吗?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发展经济命脉中的核心。然而其蜿蜒曲折的河道,也降低了航运效率,无法充分...
2025-08-19 0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柴枫桔“您早来一会儿,说不定能看见‘溥仪’呢!”北京故宫的红墙下,常有导游笑着对游客调侃。“溥仪”不是景区的NPC,而是一位身着中...
2025-08-19 0
现在人们打棋牌麻将谁不想赢?手机微乐麻将必赢神器但是手机棋牌麻将是这么好赢的吗?在手机上打棋牌麻将想赢,不仅需要运气,也需要技巧。掌握的棋牌麻将技巧就...
2025-08-19 0
10月份买手机更划算?老用户的真实经验告诉你答案有时候换手机这件事,就像买衣服一样,时机真的很重要。你可能觉得新款刚出就立刻入手最爽,但其实,真懂行的...
2025-08-19 0
潮新闻 共享联盟·丽水 吴琪琪 王亚成 殷诗怡日前,在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由浙江晶陶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600吨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生产线技改项目...
2025-08-19 0
发表评论